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水库改造项目施工设计方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15:30: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各有关土层的临时开挖边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参数建议值见下表。

表2 各土层有关参数建议值一览表 临时性开挖 基础与地基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地层 边坡建议值 间摩擦系数f fak 岩性 - - kPa 1:1.75 1:0.75 1:0.75 0.25 0.40 0.65 90 300 1000 分层 编号 ① 壤土夹碎石 ② ③ 页岩 灰岩 (三)持力层及基础方案选择

场区②页岩、③石灰岩力学性质较好,均可做为桥、泵站、闸的基础持力层。

(四)渠道沿线山体稳定性分析

渠道沿线山体岩层倾角为20~25度,地层稳定,结构单一,坡形中间呈舒缓坡地,两端坡形则较陡,下游无深切沟谷,岩质地层,强度较高,一般不会滑坡、崩塌现象,山坡较为稳定。

(五)渠道评价

渠道两岸己采用水泥砂浆浆砌石护砌,但渠底未采取防渗措施,由于多年的运行,渠道沿线衬砌老化、开裂,边墙倾斜、失稳,造成渠道渗漏严重,渠堤多处出现塌方。由于渠道部分坡面垮方及灌溉水冲刷带来的大量泥砂等造成了渠道的淤积。据实地坑探,渠道的淤积厚度一般在0.45~0.65m之间,最大淤积厚度达1.35m,严重的影响了渠道的过流能力,制约着灌渠灌溉效益的发挥,应对侧墙进行衬砌防渗处理,对渠底进行防渗和清淤处理。渠道有8处(总长度229.00m)存在渠道内外坡不同程度的滑坡、垮坍现象,渠道内、外坡滑坡垮坍范围较小,内坡边坡也较缓,建议采用挡土墙进行阻脚处理。考虑到该灌区傍山而建,山上的碎石、土经雨水冲刷后进入渠道,树枝、树叶等杂物经风吹后也容易淤积到渠道。该渠道的特殊位置决定了渠道清淤必须依靠人工来完成,且清淤较困难。为防止地面的杂物,造成渠道的积淤,对桩号2+780~6+000段应采取加盖盖板或建暗渠等工程措施进行防治。

(六)结论及建议

(1)渠道沿线衬砌老化、开裂,边墙倾斜、失稳,渠底未采取防渗措施,淤积严重,造成渠道渗漏严重,建议对侧墙进行衬砌防渗处理:对边墙失稳、部分,建议采用挡土墙进行阻脚处理,对渠底进行防渗和清淤处理:建议对桩号2+780~6+000段采取加盖盖板或建暗渠等工程措施进行防治。

(2)建筑场地稳定性较好,未发现有滑坡、泥石流及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活动断裂,无不良地质作用,可以实施生产桥、泵站、闸的施工建设。

(3)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及荷载要求,桥、泵站、闸可以选择基础浅埋,②页岩、③石灰岩均可作为桥、泵站、闸的基础持力层。

(4)该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地震为第二组,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O.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

(5)地下水为HC03-Ca?Mg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2.3.3.4 0+000~2+800段东干渠 (一)地层分布规律

0+000~2+800东干渠新建、重建的建筑物规模较小,依设计要求,本次勘探在已有勘探资料基础上,布置了钻孔6个,孔深5.00~8.OOm.坑探6个,坑探深1.00~2.50m,取原状样6件,标贯试验6次。钻探过程中未见地下水。揭露地层主要自上而下主要有如下3层:

①层壤土夹碎石(Q4al+pl):土黄色,可塑~硬塑,中干强度,稍有光泽,中压缩性,含碎石20~30%,粒径φ5~40mm。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40~0.60m。平均0.55m;层底标高191.98~192.67m,平均192.32m;层底埋深O.40~0.60m,平均O.55m,渗透系数为O.08~0.12m/d,具弱~中等透水性。

②层壤土(Q4al +pl):土黄色,可塑~硬塑,中干强度,稍有光泽,中压缩性,含碎石5~10%,粒径φ3~30mm。场区普遍分布,厚度O. 70~3.10m,平均1.85m;层底标高:187.82~191.28m,平均189.25m;层底埋深:1.30~3.70m。平均2.46m。渗透系数为0.01~0.06m/d,具弱透水性。根据土工试验结果含水率ω=23.3~24.4%,重度γ=19.2~19.4kN/m3,孔隙比e=O.675~0.704,塑性指数Ip=13.7~14.6,液性指

数IL=O.18~0.24,压缩系数al-2=0.186~0.228Mpa-1。内聚力c(q) =31.2~38.5kPa,内摩擦角φ=17.3~19.6°,标贯击数5~6击。渗透系数为O.02~0.4m/d,具弱透水性。

③(Ar)强风化黑云花岗闪长岩:黄褐色、灰绿色,中粗粒,强风化,结构大部分被破坏,主要矿物为角闪石、长石,少量石英,矿物成份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干钻不易钻进。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最大揭露厚度为5.5m,透水率为20.6~29.4Lu,具中等透水性。

(二)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该场地未发现活动断裂构造,无不良地质作用,属于相对稳定区,地层结构简单,为中软场地,适宜生产桥工程的实施。

(2)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评价

①层壤土夹碎石工程力学性质一般,压缩性中等,中等透水性,抗滑稳定性较差。

②壤土具承载力一般,压缩性较小,透水性差,抗j骨稳定性较好,可做为生产桥的天然基础持力层。

③黑云花岗闪长岩工程力学性质较好,是良好的基础持力层。 (三)岩土的工程地质参数的选择

根据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现场标准贯入试验,结合工程类比,提出各有关土层的临时开挖边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参数建议值见下表:

表3 各土层有关参数建议值一览表 临时性开挖 基础与地基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地层 边坡建议值 间摩擦系数f fak 岩性 - - kPa 1:1.75 1:1.50 1:0.75 0.25 0.30 0.65 90 120 500 分层 编号 ① 壤土夹碎石 ② ③ 壤土 黑云花岗闪长岩 (四)持力层及基础方案选择

场区②粘土工程地质性质均较好,没有软弱下卧层,可作为生产桥的基础持力层,③强风化黑云花岗闪长岩力学性质较好,可做为生产桥的基础持力层。

(五)渠道沿线山体稳定性分析

渠道沿线山体岩层倾角为20~25度,地层稳定,结构单一,坡形中间呈舒缓坡地,两端坡形则较陡,下游无深切沟谷,岩质地层,强度较高,一般不会滑坡、崩塌现象,山坡较为稳定。

(六)渠道评价

渠道渠底未采取防渗措施,由于多年的运行,渠道部分坡面垮方及灌溉水冲刷带来的大量泥砂等造成了渠道的淤积。据实地坑探,渠道的淤积厚度一般在0.45~0.65m之间,最大淤积厚度达1.35m,严重的影响了渠道的过流能力,制约着灌渠灌溉效益的发挥,应对渠底进行防渗和清淤处理。

(七)结论及建议

(1)渠底未采取防渗措施,淤积严重,造成渠道渗漏严重,建议对渠底进行防渗和清淤处理。

(2)建筑场地稳定性较好,未发现有滑坡、泥石流及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活动断裂,无不良地质作用,可以实施生产桥建设。

(3)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及荷载要求,可以选择基础浅埋,③强风化黑云花岗闪长岩均可作为生产桥的基础持力层。

(4)该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地震为第二组,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O.40s。

(5)地下水为HC03-Ca?Mg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2.3.3.5 2+800~4+050段东干渠 (一)地层分布规律

2+800~4+050新建、重建的建筑物规模较小,依设计要求,本次勘探在己有勘探资料基础上,布置了钻孔3个,孔深5.00~8.O0m。坑探3个,坑探深O.50~1.OOm。钻探过程中未见地下水。揭露地层主要自上而下主要有如下3层:

①层壤土夹碎石(Q4al+pl):土黄色,可塑~硬塑,中干强度,稍有光泽,中压缩性,含碎石20~30%,粒径φ5~40mm。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0.20~0.60m。平均0.46m;层底标高190.26~192.70m,平均191.36m;层底埋深O.20~0.60m,平均O.46m,渗透系数为O.06~0.13m/d,具弱~中等透水性。

②(£)中风化石灰岩:浅灰~青灰色、薄层状~厚层状,层理清晰,化学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具有针孔状溶隙,主硬岩,岩芯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Ⅱ级。区内普遍分布,最大揭露厚度为7.80m,透水率为6.7~27.3Lu,具弱~中等透水性。

(二)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该场地未发现活动断裂构造,无不良地质作用,属于相对稳定区,地层结构简单,为中软场地,适宜生产桥工程的实施。

(2)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评价

①层壤土夹碎石工程力学性质一般,压缩性中等,中等透水性,抗滑稳定性较差。

②石灰岩工程力学性质较好,是良好的基础持力层。 (三)岩土的工程地质参数的选择

根据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现场标准贯入试验,结合工程类比,提出各有关土层的临时开挖边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参数建议值见下表。

表4 各土层有关参数建议值一览表 临时性开挖 基础与地基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地层 边坡建议值 间摩擦系数f fak 岩性 - - kPa 1:1.75 1:0.75 0.25 0.65 90 1000 分层 编号 ① 壤土夹碎石 ② 灰岩 (四)持力层及基础方案选择

场区③石灰岩力学性质较好,可做为生产桥的基础持力层。 (五)渠道沿线山体稳定性分析

渠道沿线山体岩层倾角为20~25度,地层稳定,结构单一,坡形中间呈舒缓坡地,两端坡形则较陡,下游无深切沟谷,岩质地层,强度较

搜索更多关于: 水库改造项目施工设计方案 的文档
水库改造项目施工设计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nd4p718cz8jj329nz0t2wkqq4mj6h00m11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