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让幼小衔接识字教学“水到渠成”
作者:苗露娜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17年第11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的任务明显落在了低年级,可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对枯燥的识字教学缺乏兴趣,学得不扎实,错字、别字出现频率较高,回生现象严重。究其原因在于幼儿识字教学与小学识字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无法较快地适应识字学习。如何顺应幼儿识字教学,与小学教学自然衔接,使小学识字教学扎实、有效地开展,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区分异同,明确识字教学方向
幼儿识字与小学识字两者的教学差异,导致一年级新生无法跟上识字教学的节奏。教师只有认清这些差异,才能明确教学方向,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转变导向。 1.目标差异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标明确提出了各个学段的识字目标,将识字清晰地划分为两类:只认不写,即读准音、认清形、辨析义;会认会写,在“只认不写”的基础上学会书写、默写。每个学生都需在学习中按一定的进程达到统一要求,学生的识字学习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压力。幼儿识字则截然不同,只是生活游戏的一部分,没有依托的教材,没有任何目标、要求,同年龄的孩子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幼儿在识字教学中能识多少字,具备怎样的识字能力并不重要,培养幼儿识字阅读的兴趣才是目标。可以说幼儿识字无任务意识,识字呈自然状态。 2.方式差异
小学生识字依托统一教材,在教师引导下有序进行。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安排教学进度,选择教学方法。一般情况下,先学拼音,以拼音为拐杖帮助识字,集中识字与随文分散识字相结合,逐步达到“四会”要求。小学识字活动通常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外识字只是作为补充或延伸。相比之下,幼儿识字则显得随意、自由。教师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自主选择识字内容,主要以游戏的方式展开教学,注重无意识字。幼儿识字提倡在生活环境中进行,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面对这些差异,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材,适度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关注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逐步引导学生从无意识字向有意识字转变,实现幼小顺利銜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