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资料, 仅供交流学习, 勿作商业用途
3.5、仿真波形 3.5.1信号源的波形
3.5.2信号源经压缩后的波形
3.5.3 PCM编码的波形
3.5.4PCM译码时经过D/A转化并用A律扩张后的输出波形
13 / 16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 仅供交流学习, 勿作商业用途
3.5.5译码后恢复源信号的输出波形
由以上数据波形可以看出在PCM编码的过程中,译码输出的波形具有一定的延迟现象,其波形基本上不失真的在接收端得到恢复,传输的过程中实现了数字化的传输过程。 4 设计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设计采样频率和抽样脉冲的参数,以防波形的失真,由于在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合理设置采样频率的参数,出现了在译码时恢复波形的失真,最后根据采样频率fs大于等于2fH条件,通过不断调试,最终可以合理地恢复源信号波形。但由于在信道传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译码波形有一定的延时现象。
14 / 16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 仅供交流学习, 勿作商业用途
其次,在调试带使能端的8路数据选择器在实现PCM编码输出的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输出时,起初由于没有合理应用选择控制端,而导致数据输出毫无规律,即八路数据当中随机地从哪一路输出,最后通过设置频率不同的三路脉冲方波作用于选择控制端,去控制每一路的数据输出,然后经过调试完成了PCM编码的正确输出。
最后,在设计滤波器时,首先要看系统信号源输出信号频率到底是处于在哪个频率范围,再根据其他参考参数和系统各项技术要求,决定是要设计哪种类型的滤波器,是低通型还是带通型滤波器。 5心得体会
本次课程设计在刚开始的过程中无从下手,手忙脚乱,时间又紧,最终决定用软件仿真来实现PCM的编码过程。通过这次设计,掌握了PCM编码的工作原理及PCM系统的工作过程,学会了使用仿真软件 SystemView<通信系统的动态仿真软件),并学会通过应用软件仿真来实现各种通信系统的设计,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加强了动手能力和学业技能。总体来说,这次实习我受益匪浅。在摸索该如何设计电路使之实现所需功能的过程中,特别有趣,培养了我的设计思维,增加了实际操作能力。在让我体会到了设计电路的艰辛的同时,更让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15 / 16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 仅供交流学习, 勿作商业用途
16 /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