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中用较大篇幅写“第二天”青文胜领着焦巡抚视察的情况,有何作用?
3)青文胜被龙阳百姓誉为“青天大老爷”,联系全文,请说说文章是用怎样的表现手法塑造他这一形象特点的。
二、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佑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①磨勘是古代政府通过勘察官员政绩,任命和使用官员的一种考核方式。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比冠,博通经史。比:等到 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诣:下令 C.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庐:建房 D.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狱:刑罚
2)(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苏轼“才学高”的一组是( )(3分) ①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②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③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④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
⑤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 ⑥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听完母亲讲的故事,就能复述出大意来,很小就表现出了才能。
B.苏轼写信给欧阳修,欧阳修看到信后,说他自己应该避开,从而让苏轼出人头地,表达了对苏轼的赞美。
C.苏轼路过金陵,拜见王安石,劝说王安石要敢于进谏,来报答皇上对他不一般的待遇,很让王安石生气。
D.苏轼的才学受到欧阳修称颂,文章得到宋仁宗、宋神宗夸赞,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 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3分)
(2)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4分)
①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徙杜陵。翁归少孤,与季父居。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诸霍在平阳,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吏不能禁,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 .后去吏居家。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功曹以为此吏倨敖不逊,延年曰“何伤?”遂召上辞问,甚奇其对,除补卒史,便从归府。案事发奸,穷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署督邮。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闳孺部汾北,翁归部汾南。所举应法,得其罪辜,属县长.
吏虽中伤,莫有怨者。举廉为缑氏尉,历守郡中,所居治理,迁补都内令,举廉为弘农都尉。 征拜东海太守,过辞廷尉于定国。定国家在东海,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坐后堂待见。定国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既去,定国乃谓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翁归治东海明察,郡中吏民贤不肖,及奸邪罪名尽知之,县县各有记籍。自听其政,有急名则少缓之,吏民小解,辄披籍,县县收取黠吏豪民,案致其罪,高至于死。收取人必于秋冬课吏大会中,及出行..
县,不以无事时。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东海大豪郯许仲孙为奸猾,乱吏治,郡中苦之。二千石欲捕者,辄以力势变诈自解,终莫能制。翁归至,论弃仲孙市,一郡怖栗,莫敢犯禁,东海大治。
(节选自《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莫能当 当:相抵,相当 .B.徒署餐邮 署:代理 .C.案致其罪 案:调查,考查 .D.收取人必于秋冬课吏大会中 课:征收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及翁归为市吏/今日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百贾畏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C.自听其政/则或咎其欲出者 ..D.以一警百/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B.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C.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D.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 (2)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3)翁归至,论弃仲孙市,一郡怖栗,莫敢犯禁,东海大治。
三、选择题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人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B.“世界水日”活动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和水安全意识,以及爱水、节水、护水的良好风尚,营造厉行节约的浓厚氛围。
C.这群平均年龄还不到35岁的年轻人,在工作中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用青春和智慧推动了航天事业的
新发展,为我国航天事业争得了话语权。
D.地球是一个家,无论哪一种生命灭绝,对地球都是伤害,一旦生态被人类破坏,所有的不好的恶果最后也将由人类承担。
7.提取句子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对于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 主干:马克思主义是分析。
B.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献身于中国革命。 主干:毛泽东同志献身于革命。
C.为了寻找侵略的根据,艾奇逊重复地说了一大堆“友谊”,加上一大堆“原则”。 主干:艾奇逊重复“友谊”“原则”。
D.交通局派来的一辆由最好的司机驾驶的最好的汽车,早已等候在县委会门口。 主干:汽车等候。
8.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登上达州凤凰山的凤凰楼后,游客们十分兴奋,他们居高临下,指点江山,赞美着眼前的大好风光。 ....
②我们到景点游览时,对身边的环境要秋毫无犯,要做一个爱护环境、乐于分享的有素质的人。 ③从事科学探险的志愿者要有殒身不恤的精神,但领导者和组织者要尽全力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 ....
④面对半期考试优异的成绩单,他欢欣鼓舞,切齿拊心,下决心要在期末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⑤欧美以查核武器为名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但在伊拉克重建时图穷匕见——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资源。 ....
⑥除了朋友圈里的微商推销外,张老师还常被各种名目的诸如“最萌宝贝”之类投票刷屏搞得不胜其...烦。 .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9.下面对于文学名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秦风·无衣》生动地再现了秦国兵士们同仇敌忾、慷慨从军的情景,表达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
B.?橘颂?堪称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咏物诗,全诗以物写人,借物言志,将橘树的生态和习性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以热烈赞美。
C.?殽之战?以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为背景,详细描写了战前、战中和战后秦晋两国君臣的种种活动,充分体现了?左传?善于剪裁、布局谋篇的文学特色。
D.?荆轲刺秦王?通过一系列情节和对人物语言、行动、神态等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表现了荆轲勇于反抗、重义轻生的精神。 10.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四、名句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现屈原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尾联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送”的主题,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岁暮 白居易
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膏明自爇①缘多事,雁默先烹②为不才。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注)① 爇:焚烧。② 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 于故人之家。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 人曰:‘杀不能鸣者。’”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冬尽年终之时”为“穷 阴”。 B.“雁默先烹”引用了典故,不鸣叫者先被杀,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嫉妒而先被淘汰。 C.“不如且进手中杯”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都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D.平实易懂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本诗语浅意深,言近旨远,体现了白诗一贯的风格。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六、语言表达
13.下面是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的昆明大观楼楹联,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问题。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襄就风鬟雾鬓。更频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①______,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何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一枕清霜,两行秋雁。 (1)在下联①处对一个句子。
(2)根据对联规则,修改下联划线句子。 七、作文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我们搭乘公交地铁,坐进网约车或者骑上共享单车,似乎已经不太能想起,曾经主要靠自行车代步的时光;当我们打开电脑和手机随时随地接收海量的信息和知识,可能已经淡忘了,我们的祖辈父辈曾经只能靠纸和笔学习的经历…这是我们共同经历的变迁,是我们一起走过的改革开放四十年。
在我们的身边,改变无处不在。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受益者,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感受?请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C 解析:1)C 2)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