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管理
第一章 餐饮管理概述
餐饮的业态:
西餐;火锅;快餐;团膳(食堂) 餐馆酒楼;休闲餐饮(甜品店等);酒店餐饮
餐饮业:是指利用餐饮设备、场所和餐饮原料为社会生活提供餐饮产品的生产经营性的服务行业。主要是指商业性餐饮服务机构。
餐饮业的性质: 【经济属性】: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性质。是餐饮企业经营的本质属性。 【社会属性】:为社会公众提供外出就餐服务的性质。餐饮管理必须以客源为中心。
【文化属性】:是餐饮文化最典型、最集中的展现场所。 【生产服务属性】:前者指餐饮经营时利用食品原材料,经过加工切配、烹饪制作生产出不同的餐饮产品。后者指生产出的产品必须提供现场服务供客人就地消费。
最早的聚餐形成——筵席
何为筵席?唐朝以前的古人席地而坐,“筵”和“席”都是铺在地上的坐具。《周礼》上有记载,“筵席”两字是坐具的总称,酒食菜肴置于筵席之前。筵席又含有进行隆重,正规的宴饮的意思。
夏商周时期餐饮已发展为一个独立的行业
夏朝宫廷里已设有“庖正”职位。周朝有“膳夫”专门负责制作菜肴;“酒人”专门负责酒水饮料服务;“浆人”负责提供调味品;“幂人”专管餐具卫生。
西方餐饮业发展 1、【古埃及的餐饮概况】
崇尚节制和俭朴,吃得较简单,但十分好客
等级观念较强,在餐厅的装修和家具上可以得到充分的反映。 2、【古希腊的餐饮概况】 发明了填鹅方法。
约在公元前三世纪,雅典人发明了冷盘手推车。 3、【古罗马的餐饮概况】
创造了西餐的雏形,意大利为西餐的起源地 在提供餐食服务时,早引入餐巾
首创在餐桌上放置玫瑰花,重大宴会报菜名
1295年马可波罗将面条等面食从中国带回意大利,导入了调味香料。
发明叉子的也是意大利人,但现今西餐的主流是法国菜,意大利菜反而居次。
中世纪时期及之后的法国餐饮概况
法国人使得西餐发展达到顶级程度,当今法式西餐选料、烹饪、甚至服务都
1
全世界盖世无双。
路易王朝国王对西餐、烹饪的重视和讲究,使得法式西餐带有王宫的华贵、高雅的气度和风格。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
法国餐饮文化
选料广泛 Material widely 用料新鲜 Materials fresh 品种繁多 Variety
口味肥浓、鲜嫩但较忌辣。
烧得比较生,还有吃生菜的习惯。在调味上面喜欢用酒,并且讲究什么原料用什么酒。
法国菜的菜名别有风趣,许多菜肴往往是用地名或人名来命名的。如“马赛鱼汤”,这道菜汤是用海鱼做成的,因为马赛是个海港城市,盛产海鱼。 传统菜单有十三道菜,目前有三至五道: 1.冻开胃菜(Hors-d'oeuvre Froid) 2.汤(Potage)
3.热头盘(Hors-d'oeuvre Chaud) 4.主菜(Grosse Piece) 5.甜品(Dessert)
面包、糕点、冷食、熟食、肉制品、奶酪和酒。 葡萄酒、面包和奶酪。
法餐三宝:蜗牛、鹅肝和龙虾。 “白葡萄酒配鱼、红葡萄酒配肉”
1. 观其色泽--将酒道在高脚杯中,握着杯脚,看其色泽。 2. 闻其香味--轻摇酒杯让香气释放出来,闻其散发的香味。 3. 品尝--啜饮一小口,让酒在舌尖溶动,感觉其味道及酸甜度。
全法96%的餐桌有芳香的面包,早餐食用面包者占60%,午餐、晚餐中达81%。每个法国人平均每天要消耗面包165克。 法式面包:BAGUETTE( “法棍”)。配方:面粉、酵母、盐和水外,无添加剂。配方简单、制作工艺独特。
1650年英国牛津出现咖啡屋,可算餐饮现代化的前身。
直到1950年巴黎Grand Hotel设立开始,才真正出现现代化的餐饮设施。 到了现代,美国餐饮业发展成国际性的连锁餐厅,遍及全球。……
餐饮经营管理的内容 【对企业资源有效配置】 1、人力资源配置 2、财力资源配置 3、物力资源配置
【对工作各环节有效管理】
2
1、制定菜单
2、食品原料采购、保管、发放、粗细加工 3、饮食品的生产与加工 4、餐饮产品的销售 5、餐饮成本核算
【对现代化经营手段的引进】 1、引进新技术新设备 2、引进计算机管理软件
餐饮管理的特点
1、产品构成的特殊性(表现在产品构成上,餐饮产品由实物产品(菜品)、服务和就餐环境三个部分构成)
2、质量的脆弱性(菜品质量高低不仅受加工和烹调技术的影响,还受到贮存方法、时间、温度以及厨房设施和设备的影响)
3、生产的即时性(餐饮产品的生产是在顾客有购买行为的前提下进行的,只有购买,才有产品的生产) 4、收入的高弹性(指餐饮产品在现有人员、餐饮服务的硬件设施不变的情况下,产生不同的收入水平。坚持经营方式灵活、项目灵活、价格灵活,联系客源,提高餐厅上座率和人均消费)
5、管理的复杂性(餐饮工作环节多,包括采购、验收、贮存、生产、销售和成本等管理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多因素影响着企业的产品质量、成本和收入) 6、食品原料不易控制性(各种原材料的拣洗、拆卸、涨发、切配方法和配置比例不尽相同,原材料损耗程度差别很大,也容易腐烂、丢失、耗损、报废)
餐饮经营模式及特征 一、自主经营
餐饮企业的所有者与管理者为一体。 餐饮企业中占比例大。
优势:尽心尽力VS劣势:非专业。
二、外包经营(将原来由企业自己完成的业务包给外部的外包商来完成,例如将洗涤餐具业务、将厨房或采购等业务外包出去) 正确做法:
1、选择专业性强、信誉高的外包商。 2、签订细致完善的外包合同。 3、确立双赢的合作关系。 优势:
1、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人员费用成本; 2、有利于提高企业业务的专业化程度; 3、有利于解决企业人员储备匮乏问题。 劣势:
1、质量管理问题(在外包实践中,遭遇质量低劣的产品和服务困扰)
2、合同中的外包责任条款问题(合同条款大多数较为模糊,未能明确外包的具体责任)
3
3、双方管理上的协调问题(如将厨房外包,外包商在用人、分配、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和菜肴品种确定等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企业本身很难直接插手,在餐饮经营整体方案的推出方面,就容易出现问题)
三、合作经营
合作联营餐饮实体集团 目的:创造整体形象
优势:花费少VS劣势:协调难(其中一个形象损坏,另一个受影响) 特征:
这些餐饮实体在经营管理上、财务上互不相关,合作联营的主要目的是创造整体形象,增强宣传推销效果和互送客源。联合行动所需费用按一定方法由各成员餐饮实体分摊。
餐饮业发展趋势
经营趋势: 市场趋势:
经营更加大众化 销售更加灵活化 管理更加现代化 服务更加人性化 竞争更加白热化 产品更加特色化
环境趋势: 环境更加品味化 客源更加当地化 饮食更加健康化
第二章 厨房与菜单
厨房的基本组织生产形式
★包干制生产方式 缺点:劳动效率不高 优点:责任明确 生产规模小
组织结构简单 设备利用不充分 厨师工作内容丰富 能源消耗大 劳动成果显著,容易激发工作热情 手工随意性强
质量无法达到标准化 生产易混乱
适用小型饭店。
人员要求:全能型厨师。
★岗位责任制(分工制)生产方式 优点:粗略分工定岗
生产任务容易定性定量落实
缺点:生产中各自为政 适用中型餐饮企业。
协调难度大 人员要求:专业经验较丰富、 管理工作复杂 技术等级较高(厨师中心制) 质量难以控制
4
成本控制难度大 劳动效率不高
★中心厨房制生产方式
优点:生产标准化 适用大型餐饮企业
菜点质量有保证 没有缺点 菜点数量统一 原材料利用率最大 人力成本降低 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流水线制生产方式
优点:标准化生产 缺点:缺乏柔性
机械化操作 不适宜中式厨房生产 成本降低 适用西式大型餐饮企业 劳动生产率提高
厨房的种类 按餐别分类 (1)中菜厨房 (2)西菜厨房 (3)特色厨房 按厨房的规模分类
(1)大型厨房,多为800以上餐位的饭店餐厅服务,特点是分工明确,由 多个不同功能的厨房综合而成,协调一致,场地开阔,集中设计,统一管理。
(2)中型厨房,多指能同时生产、提供500个餐位左右宾客用餐的厨房,面积较大,大多将加工、生产与出品等集中设计,综合布局。
(3)小型厨房,服务范围约为200~300餐位左右宾客用餐的餐厅,多将厨房各工种、岗位集中设计、综合布局设备,生产风味比较专一 (4)超小型厨房 按厨房的功能分类
点菜厨房、团队会议厨房、宴会厅厨房、多功能餐厅厨房、快餐厨房、扒房、咖啡厅厨房、房内用餐厨房等。
①加工厨房②宴会厨房③零点厨房④冷菜厨房 ⑤面店厨房⑥咖啡厅厨房⑦烧烤厨房⑧快餐厨房
厨房常见岗位
1、行政总厨:全面负责各厨房的生产组织工作。设计菜单,制定标准;安排技术岗位,劳动力调配;保持和餐厅、宴会部的联系;听取宾客意见;掌握货源,监督采购计划;厨师管理与技术培训;创新菜式;合理使用原材料,成本控制。 2、行政副总厨:协助行政总厨,负责各厨房日常管理和技术管理。劳动力安排,检查生产组织安排,生产流程和质量,保持和餐厅联系,听取意见,改进厨房生产管理。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