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高频考点集训 生物技术实践 新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7 1:23: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生物技术实践

高频考点73 果醋、果酒的制作原理及发酵条件

1.(2019·福建省南平市高三二模)如图为果酒与果醋发酵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酿造葡萄酒时,在葡萄榨汁前,葡萄要先进行________再除去枝梗,可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用________对上述装置进行消毒后,再装入葡萄汁,将发酵装置放在18~23 ℃环境中,每天拧开气阀b多次,排出发酵过程产生的大量________。装置中d处设计成弯曲形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天之后,利用酸性条件下的________对从出料口c取样的物质进行检验,若样液变为________色,说明产生了酒精。

(4)产生酒精后,若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然后将装置放在________环境中,适时打开________向发酵液中充气。两次发酵过程中先不充气,一段时间后再充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果汁生产使用________可以分解________及胞间层,从而提高果汁的出汁率且果汁变得更澄清。

[解析] (1)酿造葡萄酒时,在葡萄榨汁前,葡萄要先进行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可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发酵过程中由于酵母菌无氧呼吸会产生CO2,因此每天拧开气阀b多次,排出发酵过程产生的大量CO2。装置中d处设计成弯曲形状利用了巴斯德的鹅颈瓶的原理,即为了防止排气时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3)酵母菌发酵的产物中会产生酒精,利用橙色的重铬酸钾可以检测酒精的存在,酒精遇到橙色的重铬酸钾会变为灰绿色,从而鉴定酒精的存在。

(4)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气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装置中充气,需要打开a阀通入空气。

(5)如果要提高果汁的出汁率且让果汁变得更澄清,需要分解细胞壁和胞间层结构,而细胞壁和胞间层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需要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答案] (1)冲洗 (2)70%左右的酒精 CO2 防止排气时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3)重

- 1 -

铬酸钾 灰绿 (4)30~35 ℃ 气阀a 醋酸菌是好氧细菌,酒精转变为醋酸需要氧气才能进行 (5)果胶酶和纤维素酶 植物细胞壁

2.(2019·鞍山一中高三模拟)新会盛产新会柑,取柑皮制陈皮而弃柑肉,因而柑肉严重积压、腐烂变质、污染环境。某青少年创新小组探究以柑肉为原料制作果酒、果醋,拟解决系列问题,现设计如图1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准备过程:用榨汁机打碎的果浆装入________瓶内,若想获取清澈的果酒,可加入________酶。

(2)果酒的发酵:果浆加入酵母菌进行果酒的发酵,对图1中的a、b、c、d、e处各夹子应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则被抑制。

(3)果醋的发酵:当酒精发酵基本完成后,将果浆的酒精浓度稀释至5~6度,然后全部导入________瓶,并倒入适量醋酸菌液,温度保持在________℃,对a、b、c、d、e各开关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醋酸发酵。

(4)为探究不同醋酸菌接种量(5%、10%、15%)与醋酸发酵的关系,进行了相应的实验,获得如图2所示实验数据。在接种后70 h,接种量为15%的醋酸产量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制作果酒时,将打碎的果浆放入甲瓶内进行发酵;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其存在于果酒中会影响果酒的澄清度,因此若想获取清澈的果酒,可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果酒发酵的原理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需要及时排出,因此开始时图中a、b、c、d、e处各夹子应该关闭,间隔一段时间再打开b处夹子排出CO2。在缺氧、呈酸

- 2 -

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其他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了抑制。

(3)酒精发酵基本结束后,将果浆的酒精浓度稀释至5~6度,然后全部导入乙瓶并加入适量醋酸菌液,让其在30~35 ℃条件下进行醋酸发酵,醋酸菌是好氧菌,此时应该打开a、b、c、e处夹子,关闭d。

(4)据图分析,在接种后70h,接种量为15%的醋酸产量最少,可能是因为醋酸菌生长繁殖消耗营养物质较多,产生的代谢废物积累太多。

[答案] (1)甲 纤维素酶和果胶 (2)关闭a、b、c、d、e,间隔一段时间应打开b处夹子排出CO2 缺氧、呈酸性 (3)乙 30~35 打开a、b、c、e,关闭d (4)醋酸菌生长繁殖消耗营养物质较多,产生的代谢废物积累太多

高频考点74 泡菜制作的原理和过程

(2019·四川自贡市高三诊断)食用泡菜是四川人的传统饮食习惯,在自贡几乎家家都备有泡菜坛子自制泡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水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泡菜腌制过程中若泡菜坛有沙眼,常导致腌制的蔬菜臭而不酸,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泡菜美味但却不宜多吃,因为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________。测定其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该物质和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欲用新鲜的泡菜液分离、纯化乳酸菌,应首先用__________对泡菜液进行梯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杀灭杂菌和去掉盐水中的溶氧;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的目的是增加乳酸菌数量。

(2)乳酸菌是厌氧菌,若泡菜腌制过程中泡菜坛有沙眼,会导致氧气含量增加。有氧条件下乳酸菌不发酵,而其他杂菌繁殖后导致蔬菜腐败发臭。

(3)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测定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染料。

(4)泡菜液中乳酸菌的浓度较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到单个菌落,因此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液进行梯度稀释。

[答案] (1)杀灭杂菌和去掉盐水中的溶氧 提供乳酸菌菌种 (2)有氧条件下乳酸菌不发酵,而其他杂菌繁殖后导致蔬菜腐败发臭 (3)亚硝酸盐 玫瑰红染料

(4)无菌水 泡菜液中乳酸菌的浓度较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到单个菌落

- 3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高频考点集训 生物技术实践 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o5ms88ku10vngk58yua7wp9920csk00zu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