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公路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
目 录
序号 作业指导书名称 编写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备注 1 干振法挤密碎石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2 粉体喷射搅拌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4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5 石灰土底基层路拌法施工作业指导书 6 二灰土底基层路拌法施工作业指导书 7 二灰碎石基层厂拌法施工作业指导书 8 碎石垫层、土工布施工作业指导书 9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10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
*
二.桥梁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
目 录
序号 作业指导书名称 编写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备注 1 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2 涵洞通道作业指导书 3 T 型刚构连续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4 梁板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5 30mT梁预制施工作业指导书 6 后张法宽幅空心板预制施工作业指导书 7 先张法空心板梁预制施工作业指导书 8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9 预制箱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
*
1.干振法挤密碎石桩施工
作业指导书
挤密碎石桩在软基处理中采用干振法或水冲法施工。目前在公路工程采用干振法施工较多,下面就介绍干振法挤密碎石桩施工。
1、施工前的准备 1.1施工准备
1.1.1 收集并熟悉有关施工图、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和地下管线、构造物等资料。
1.1.2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大纲。
1.1.3 根据施工路段的长度、挤密碎石桩的桩距、布置形式和布置原则,绘制桩位图。 1.1.4材料试验: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5cm,含泥量〈10%,不能有严重风化颗粒。 1.1.5需采用与成桩直径相应的管径的电动振动沉管桩机。如成桩直径为50cm,机型可选用DZ-40Y(管径为377mm):如成桩直径为60cm,机型可选用 DZ-60Y(管径为426mm)。
1.1.5.1机械锤重≥ 35KN, 激振力≥ 280KN, 配套发电机功率 ≥120KW。 1.1.5.2 容积相等的小推车数辆。 1.1.5.3 桩尖须采用平底合页式。
1.1.6 根据桩径、桩长、桩管直径及小斗容积,计算每延米桩所需的碎石数量和小推车车数,每根桩的车数及每根桩的反插次数和反插长度。
1.1.7 场地整平和布点,根据设计图纸对施工场地进行整平和压实,然后根据桩位图,在原地面用石灰将桩位标出。
1.2 试验段施工
。。。
*
1.2.1 根据地质资料,选择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施工段。
1.2.2 在施工前,对试验段进行钻探取样,以便准确掌握软土层分层位置及厚度,对土样进行试验测出各层土的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粒径组成、液塑限、孔隙比、饱和度、压缩模量等。
1.2.3 在施工前,还须进行现场原位测试,测试项目包括标准贯入、瑞利波波速测定。 1.2.4 试验段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规定的投石量、反插长度、反插次数、施工顺序施工。 1.2.5施工结束15天后.对试验段边行试验,试验项目比施工前试验项目增加对桩身的重II型静力触探试验。
1.2.6写试验总结报告,在报告中须将软土层经处理后达到的效果,加以说明,同时要明确验收标准。正常施工段的验收标准包括:不同土层的标准贯入数桩身的,重Ⅱ型触探数和复合地基的瑞利波波速。
2、碎石桩施工
工艺流程:按机就位→振动下沉桩管→提升桩管→灌料→振动拨管→二次投料→振动拨管→三次投料→反插→下一根桩施工
2.1桩机就位: 桩管应正对桩位,桩管垂直度应≤1.5% 。
2.2振动下沉桩管:边振动边下沉至设计深度,每下沉0.5m 留振30秒。 2.3 提升桩管:达到设计深度,曾振 30 秒后,稍提升桩管,使桩失打开 。 2.4 灌料:停止振动,灌料直至灌满为止。
2.5振动拔管:启动拔管,拔管前留振 1 分钟,以后边振动边拔管,拔管速度需均匀且每拔管 lm留振1分钟
2.5.1根据单位设计碎石用量确定第一次投料的成桩长度 ,进行数次反插直至桩管内碎石全部投出。
2.5.2提升和反插速度必须均匀。
2.6二次投料 :提升桩管,开启第二投料口并停止振动,边行第二次投料直至灌满 。 2.7振动拔管 : 启动拔管,边振动边上拔,并进行数次反插,至管内碎石全部投出,反插深度应小于桩管长度的一半 :
。。。
*
2.8三次投料 : 提升桩管高于地面,停止振动,进行孔口投料(第三次投料 ) 直至地表。
2.9反插 : 启动反插,并及时进行孔口补料至该被设计碎石桩用量全部投完为止 :孔口加压至前机架抬起,完成一棍桩施工 。
2.10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挖除桩管带出泥土,孔口泥土不得掉入孔中。 2.11施工过程中应记录:沉桩深度,制桩时间,每次碎石灌入量。
2.12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土层有较大变化,投料量或沉桩速度异常应立即停工,并报告监
2.13施工完毕,整平场地,测量标高,整理施工记录。 3 、质量检验
3.1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检查施工记录,施工完毕必须进行检测 ,以检验处理效果 。
3.2检检方法
3.2.1单桩碎石灌入量检查。 3.2.2对桩间土采用标准贯入试验。
3.2.3采用瑞利波法 (SASW) 检验复合地效果。 3.3 检测肘间:在施工结束 15 天后进行。 3.4 检验频率
3.4.1单桩碎石灌入量检查按规定频率,随机抽查。
3.4.2标准贯入试验以桩数的1%控制:孔位随机布置,特殊地带适当加密。 3.4.3瑞利波法按 1 点 /40m,在中心线两侧各 l5m 处交叉布点 . 3.5 检验标准 : 根据试验段所确定的标准。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