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社会学》讲义.txt2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需自己把握,生活是自己的五线谱,威慑呢们不亲自演奏好它?《女性社会学》讲义 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妇女运动第 第一次浪潮 。如果打开速度慢,可以尝试快速版;如果想保存快照,可以添加到搜藏。(百度和网页http://www.38hn.com/content.asp?id=1235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栏 目 直 达首 页 - 项目信息 - 跨界合作 - 讲师专栏 - 课程教材 - 电子学刊 - 视频教学 - 讲座推荐 - 学术空间 - 性别论坛
麓山枫 > > 学术园地 > 正文
《女性社会学》讲义
2007-9-5 10:21:07 进入“性别论坛”
教 案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
系 部 中文系
教 研 室 现当代文学
课 程 名 称 女性社会学
任教专业年级、班级 全院选修 教 师 姓 名 秦 晓 红
职 称 副教授
使 用 教 材 《女性学》等
湖 南 商 学 院 教 务 处 制 湖南商学院《女性社会学》教案 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单元): 第一讲、女性社会学概述 第二讲、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三讲、性别研究、社会性别与大众传媒课联合教学使用课时九课时 授课时间第一周至第三周 教学目的、要求:
1、学生对两性角色的认识
2、让学生了解性别意识和个体的性别经验 3、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知识和观念
4、让学生了解性别社会化的含义、特点与实现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两性角色社会化的主要理论流派 2、理解性别意识、性别行为 教学方法及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提问,组织学生讨论 讨论、思考题、作业:
问题1:你为什么要选修这门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你想了解什么?预期有哪方面的收获?
问题2:你何时通过何事意识到两性的区别?
问题3:从小到现在,你是否接受过性别方面的教育?如果你有,请列举一二。
问题4:请两个同学把大家所知的描写男性和女性的形容词写在黑板上。 作业:我成长中的性别故事与性别经验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目、文献等):
1、王政、杜芳琴主编: 《社会性别研究选译》,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 1997
2、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三联书店 1998
3、杜芳琴主编:《赋知识以社会性别》,\妇女与社会性别\读书研讨班专辑 2000
4、骆晓戈主编:《女性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5、荒林、王红旗主编:《中国女性文化》(NO.1、NO.2),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2001
6、魏国英主编:《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啜大鹏主编:《女性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第一讲 女性社会学概述
一、本专题要回答的问题
¬一、开设女性社会学的原因和目的 ¬二、妇女学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三、女性社会学的研究现状 ¬四、怎样学习这门课程
二、思考与讨论 问题1:你为什么要选修这门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你想了解什么?预期有哪方面的收获?
问题2:你何时通过何事意识到两性的区别?
问题3:从小到现在,你是否接受过性别方面的教育?如果你有,请列举一二。 ¬一位教育家指出:“成人社会关心的不是儿童能干什么,会干什么,而是处处要求儿童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对于违反社会性别角色期望的行为横加责难,使
儿童陷入巨大的社会压力之中”。
¬个性心理学、社会教育学也认为:男孩顽皮好动,女孩的柔顺恬静往往是成人社会、主要是社会文化塑造的结果,且这种按照性别不同模式塑造儿童已被实践证明不利他/她的个性发展。因为无数事实证明个体差异往往大于性别差异。 三、测一测:你对性别有何看法(男-女)
¬请在每题的选项中选择最符合你想法的:
¬1、在选择配偶时,你希望他(她)的学位或学历() ¬①高于自己 ②低于自己③相等;④不介意 ¬2、你赞成“夫贵妇荣;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吗
¬①非常赞成;②基本赞成;③基本不赞成;④非常不赞成;⑤不知道 ¬3、在家庭和事业发展之间遇到矛盾和冲突时,你一般是如何选择() ¬①以事业为重; ②以家庭为重; ③二者兼顾;④不确定 4、你认为有事业追求并取得成功的女性缺少“女人味” ( )
¬①非常赞成; ②基本赞成; ③基本不赞成;④非常不赞成;⑤不知道 ¬5、你认为“男主外女主内”分工模式是合理的:
¬①非常赞成; ②基本赞成; ③基本不赞成;④非常不赞成; ⑤不知道 ¬6、你认为政治参与不是妇女的领域,妇女没必要从政()
¬①非常赞成; ②基本赞成; ③基本不赞成;④非常不赞成;⑤不知道 ¬7、你认为女性就业困难和下岗职工中女性比例偏大是女性地位低于男性的证据()
¬①非常赞成; ②基本赞成; ③基本不赞成;④非常不赞成;⑤不知道 ¬8、你认为主持家务、照顾老人、丈夫和孩子是女性义不容辞的责任() ¬①非常赞成; ②基本赞成; ③基本不赞成;④非常不赞成;⑤不知道 ¬9、你认为年轻、漂亮是女性的最大资本( )
¬①非常赞成; ②基本赞成; ③基本不赞成;④非常不赞成;⑤不知道 ¬10、你认为不能为人妻为人母是女性的不幸()
¬①非常赞成; ②基本赞成; ③基本不赞成;④非常不赞成;⑤不知道 四、当前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观念呈如下特点:
¬第一,自觉的性别平等意识比较淡漠,科学的性别知识较为缺乏; ¬第二,年级越高,对性别刻板印象越认同;
¬第三,男女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方式、闲暇活动、性格特征、职业和发展期待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相当多的人甚至认为这些差异是自然的、正常的; ¬第四,女大学生对分配和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反感是情绪性的、个别化的,缺乏自觉理性和集体行动; ¬第五,部分大学生对女大学生能力和成绩的认识,带有非常明显的性别刻板印象。
五、开设女性社会学的必要性与目的 从同学们的角度看:
第一,每个同学都有一定的性别意识和自身的性别经验。
第二,社会性别公平观念是构成大学生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教育者来说:
2005年西方知识界重要事件之六:女性主义风潮再起
2005年初,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在一次经济学会议上发表
演讲,其中提到一个“科学假说”:性别之间的先天性差别妨碍了女性在数学方面获得杰出的成就。此言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当场退席以示抗议,随即美国各大报纸纷纷发表评论,指责这是性别歧视的言论,要求萨默斯引咎辞职。在舆论压力下,萨默斯发表道歉声明,才保住了校长的职位。
六、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1)了解性别社会化的过程,培养正确的性别观念,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充满性别文化的社会(性别关系是伴随终身的一种重要社会关系)。
¬(2)提供一个自我认识的性别视角,增强自主意识,把个人感性的、下意识的性别经验提升为群体共同的、理性的自觉认识和行为。
¬(3)了解社会性别公平是教育民主化和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促进男女两性协调发展。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189个会员国已承诺最迟在2015年实现的8个目标)中第3个就是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力,第6、7个也与社会性别公平有关。 ¬1979年12月28日第3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六个部分)
¬对妇女的歧视一词指基于性别而作的任何区别、排斥或限制,其影响或其目的均足以妨碍或否认妇女不论已婚未婚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认识、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4)了解女性主义前沿性研究成果及方法,并通过观察和讨论,学会批判和评价各种理论流派。
¬所谓女性主义,就是基于天赋人权而产生的、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思想和理论,旨在反对包括性别歧视在内的一切不平等。它指导了实践(女权运动),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批判和发展,并最终成为世界性的政治社会文化思潮。
¬传统的女性主义理论流派有“三大家”,即: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当代女性主义理论流派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第三世界女性主义、黑人女性主义、生态主义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女性主义等。 各流派的共同目标
¬第一个目标:要矫正女性的生活体验被掩盖和歪曲的状况; ¬第二个目标:要让每个女性在家内家外都能控制自己的生活与身体,从而获得有平等、尊严和自由选择的权利;
¬第三个目标:是消除社会中的一切不平等与压迫。 ¬总之,都强调性别公正是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七、妇女学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1、妇女学的全球化 ¬(1)在美国:
¬妇女学(women’s
studies)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1969-1970年,17门妇女学进入了美国大学课堂;1973年增长到2000多门。至2004年,美国有250多个研究所、700多所大学设立妇女学系或中心,每年向学生开设3万门同社会性别相关的课程,有7所高校授予博士学位。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