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题目随机 请使用Ctrl+F搜索题目
1.记忆的第一个环节是识记,第二个环节是回忆,第三个环节是保持。 对 错
【答案】:错
2.根据阅读的方式不同,可以将阅读分为精读、略读、浏览。 对
错
【答案】:错
3.记忆书面语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 错
【答案】:对
4.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校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的指导性文件。 对 错
【答案】:对
5.小学语文教学评估按照评估的目的可以分为目标评估和检查性评估。 对 错
【答案】:错
6.对语文教学目的表述最为全面、最准确的大纲是( ) A.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B. 1992年《义务教育大纲》
C. 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D.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答案】:1992年《义务教育大纲》
7.我国小学语文成为“一门课程”的时间是(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 清末期
D. 五四运动时期 【答案】:清末期
8.被认为是1927年至1937年水平最高的国语教科书是( ) A. 《国语新课本》
B. 《开明国语课本》
C. 《小学国语读本》
D. 《复兴国语教科书》
【答案】:《开明国语课本》
9.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语文独立设科,语文教材也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对
错
【答案】:对
10.全国教育联合会于1932年刊布了我国第一个课程纲要——《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 对 错
【答案】:错
11.斯霞在语文、数学教学中创立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讲读法”。
对 错
【答案】:错
12.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对
错
【答案】:对
13.认读书面语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 对
错
【答案】:对
14.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本着“以教学为主”的原则。 对 错
【答案】:错
15.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阅读态度和阅读方法两个方面。 对
错
【答案】:对
16.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的过程。 对 错
【答案】:对
17.1924年,教科书一律用与语文体编写,小学语文教材进入了“国语教科书”阶段。 对
错
【答案】:错
18.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部于1956年颁布了第一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对
错
【答案】:对
19.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步骤一般包括活动准备、成果展示、反思总结三个环节。 对 错
【答案】:错
20.词语是表达意思、情感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 对
错
【答案】:对
21.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维的工具,思维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活动。 对 错
【答案】:对
22.记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过程。 对 错
【答案】:错
23.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活动。 对 错
【答案】:错
24.语文教学序列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辩证统一。 对 错
【答案】:对
25.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中心环节。 对
错
【答案】:错
26.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 对
错
【答案】:对
27.考试分为书面考试和口头考试两种。 对
错
【答案】:错
28.听课按其目的划分,有检查性听课、辅导性听课、交流性听课和研究性听课。 对 错
【答案】:对
29.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 A. 听话说话教学
B. 阅读教学
C. 作文教学
D. 识字写字教学 【答案】:阅读教学
30.学生初步掌握字义的工具是( ) A. 汉字拼音
B. 汉字的偏旁部首
C. 汉字的笔画。笔顺
D. 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答案】: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1.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语言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 对 错
【答案】:对
32.语文教材的语言形式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语言训练和发展的体系;二是课文形式。 对 错
【答案】:对
33.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对 错
【答案】:错
34.小学语文教学评估就是根据一定的指标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及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 对 错
【答案】:对
35.阅读是写作的重要来源之一。 对 错
【答案】:对
36.写作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能力,即一般能力和写作专门能力。 对
错
【答案】:对
37.俗称的“三、百、千”分别指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对
错
【答案】:错
38.圈画批注是常见的阅读方法之一。 对
错
【答案】:对
39.集中注意力是构成听话能力的前提。 对 错
【答案】:对
40.教学论中的教学原则和语文教学原则,他们的关系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对 错
【答案】:对
41.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外阅读。
对 错
【答案】:错
42.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大体上可分为习惯、态度目标和听说能力目标。 对
错
【答案】:对
43.1992年的教学大纲开始把培养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明确地确定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对
错
【答案】:错
44.阅读是读者借助视觉器官,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了解文字符号所表达的内容的一种心理活动。 对
错
【答案】:对
45.《千字文》系南北朝时期梁周兴嗣所编。 对
错
【答案】:对
46.指导学生的写作要从形式入手。 对 错
【答案】:错
47.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写作教学目标和内容称为“写话”。
对 错
【答案】:对
48.下列不属于确定阅读教学目标依据的是( ) A. 语文课程标准
B. 学生实际水平和需要
C. 语文教材
D. 课程进度
【答案】:课程进度
49.句子是表达意思、情感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 对
错
【答案】:错
50.以下属于说话能力构成要素的是( ) A. 应变能力
B. 表情达意的能力
C. 组织语言能力
D. 理解语言的能力 【答案】:应变能力
51.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 对 错
【答案】:错
52.阅读教学的任务主要是( )
A.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B. 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C. 培养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
D. 学生认认真真的读书
【答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53.对小学生作文最基本的要求是( ) A. 有具体内容
B. 语句通顺
C. 有条理
D. 有中心
【答案】:有具体内容
54.“以人教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原则,教职工躬亲共守“。这一主张的倡导者是( ) A. 蔡元培
B. 叶圣陶
C. 陶行知
D. 杜威
【答案】:陶行知
55.把培养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明确定位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的是( ) A. 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B. 1986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C. 1992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D.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答案】:1986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56.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
A. 读写结合
B. 课堂教学
C. 课外阅读
D. 听说结合
【答案】:课堂教学
57.二十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国民政府水平最高的国语教科书是( ) A. 吴研因主编《国语新课本》
B. 朱文叔、吕伯攸主编《小学语文课本》
C. 沈百英、沈秉廉主编《复兴国语教科书》
D. 叶圣陶主编《开明国语课本》
【答案】:叶圣陶主编《开明国语课本》
58.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 ) A. 注意
B. 记忆
C. 思维
D. 想象
【答案】:思维
59.创造出“情境教育”的是( ) A. 斯霞
B. 霍懋征
C. 李吉林
D. 袁榕
【答案】:李吉林
60.体现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反映过程的是( )
A. 思维
B. 理解
C. 观察
D. 表述
【答案】:思维
61.现行教学大纲对一、二、三年级安排的识字量分别为( ) A. 400.700.600
B. 400.750.550
C. 300.400.500
D. 400.600.300
【答案】:400.750.550
62.教育部通令各国民学校,今后教科书一律用语文体编写是在( ) A. 1907年
B. 1912年
C. 1920年
D. 1906年
【答案】:1920年
63.新中国成立后,设立语文课程,“语文”的含义是( ) A. 语为国语,文为国文
B.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C. 语为语言,文为文言
D. 语为语言,文为文学
【答案】: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64.指导学生作文要( )
A. 从确定中心入手
B. 从形式入手
C. 从内容入手
D. 从题目入手
【答案】:从内容入手
65.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 写字 B. 识字
C. 写作
D. 阅读
【答案】:识字
66.听话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注意力、理解力、辨析力和( ) A. 思维力
B. 想象力
C. 观察力
D. 记忆力
【答案】:记忆力
67.阅读教学的基本环节是( ) A. 识字
B. 思考
C. 读书
D. 表达
【答案】:读书
68.结合作文,训练听话的方式是( )
A. 看图说话
B. 听辨训练
C. 答问训练
D. 口头作文
【答案】:口头作文
69.学生作文的源泉是( ) A. 大脑思维活动
B. 读课本
C. 生活
D. 读课外书 【答案】:生活
70.规定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等教学指导性文件是( ) A. 教学大纲
B. 教育法
C. 课程标准
D. 教学计划
【答案】:课程标准
7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 对
错
【答案】:对
72.在《五经正义》中注释《诗经·小雅》时就使用过“课程”一词的学者是( ) A. 胡适
B. 孔颖达
C. 孔子
D. 董仲舒
【答案】:孔颖达
73.在听清语言、理解语义的基础上,对讲话内容、语言的评价和判断能力是( ) A. 理解力
B. 记忆力
C. 注意力
D. 辨析力
【答案】:辨析力
74.口头交际能力包括理解、表达、应对的能力 对
错
【答案】:错
75.我国第一个课程纲要是( ) A. 《小学课程纲要》
B. 《小学课程标准》
C. 《中学课程纲要》
D. 《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
【答案】:《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
76.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学段目标和内容充分体现其实践性或者活动性的特征。 对 错
【答案】:对
77.注意视觉、运动觉信息之间的联系及其字义理解的结合,这是书写练习的基础。 对
错
【答案】:对
78.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的能力”。这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 ) A. 联系、发展的观点
B. 辨证统一的观点
C. 生活、实践的观点
D. 自觉能动性的观点
【答案】:自觉能动性的观点
79.用书面语言来表达指的是( ) A. 写作
B. 听话
C. 阅读
D. 说话
【答案】:写作
80.被称为学生识字的拐棍的是( ) A. 独体字
B. 汉字的偏旁部首
C. 汉字拼音
D. 字典
【答案】:汉字拼音
81.1978年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语文的“工具性”。 对 错
【答案】:错
82.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多运用( ) A. 口头考试
B. 实践性考试
C. 考查
D. 书面考试
【答案】:实践性考试
83.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阅读和作文可以巩固识字。 对 错
【答案】:对
84.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初步学会默读并开始学习略读是在( ) A. 低年级 B. 大学
C. 高年级
D. 中年级
【答案】:中年级
85.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 ) A. 使学生独立阅读
B. 理解课文
C. 读懂文章
D. 读学写
【答案】:使学生独立阅读
86.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目的是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监控的评估是( ) A. 形成性评估
B. 判断性评估
C. 综合性评估
D. 总结性评估
【答案】:形成性评估
87.目前,小学语文质量评估的发展方向是提倡( ) A. 等级制
B. 等级制加激励性评语
C. 百分制
D. 评语制度
【答案】:等级制加激励性评语
88.哪一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专辟一部分讲汉语教学( ) A. 1963年
B. 1956年
C. 1978年
D. 1992年
【答案】:1956年
89.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阶段性决定了小学语文的基本功训练是( ) A. 螺旋式上升的
B. 直线式上升的
C. 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的结合
D. 由感性到理性的不断飞跃 【答案】:螺旋式上升的
90.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是( ) A. 学会创作
B. 写出点真情实感
C. 应付考试
D. 服务于阅读
【答案】:写出点真情实感
91.以集中识字为主的教材,多采用( )的形式 A. 以词句带字
B. 基本字带字
C. 反义词归类
D. 看图归类识字
【答案】:看图归类识字
92.评估要做到( ) A. 科学、客观
B. 客观、详尽
C. 科学、全面
D. 全面、细致
【答案】:科学、全面
93.判断学生集体的学习质量,目前经常采用的方法是( ) A.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B. 综合分析
C. 定量分析
D. 定性分析
【答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94.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始,分别介绍了天地、历史、修身、处世、务农、读书、饮食等内容的蒙学读本是( ) A. 《千家诗》
B. 《千字文》
C. 《三字经》
D. 《百家姓》
【答案】:《千字文》
95.下列不属于张志公先生强调的学好语文“三道关口”的是( ) A. 句关 B. 字关 C. 词关
D. 篇章关
【答案】:词关
96.阅读能力的核心是( ) A. 认读书面语言的能力
B. 记忆书面语言的能力
C. 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
D. 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
【答案】: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
97.听话能力的前提是( ) A. 辨析力
B. 语言的理解力
C. 集中注意力
D. 记忆力
【答案】:集中注意力
98.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的本质区别在于( ) A. 生动性
B. 随机性
C. 综合性
D. 交际互动
【答案】:交际互动
99.识字的最终目的是( ) A. 会讲 B. 会读 C. 会用
D. 会写
【答案】:会用
100.我国小学制度正式建立是在( )颁布后 A. 《钦定学堂章程)
B. 《六三三制》
C. “壬戌学制”
D. 《奏定学堂章程》
【答案】:《奏定学堂章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