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0级爱恩学院环境学考试样卷by - Gerry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7 6:36: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质是_________________。

1、自然环境、工程环境、社会环境

1、表示水中耗氧有机物含量的指标

2、光化学氧化、催化氧化

有 。

3、气压梯度力、重力或地心引力

A.COD B.BOD5 C.TOC D.TOD

4、点源、线源、面源

2、下列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

5、海洋水体、陆地水体

A.海啸 B.全球温室效应 C.酸雨 D.

6、工业废水、农业退水、生活污水

地方缺碘性甲状腺肿

7、化学需氧量或化学耗氧量

3、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聊

8、中性或碱性

城大学区域环境噪声应适用 标

9、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生物迁移

准。

10、资源回收系统、资源化系统技术

A.0类 B.1类 C.2类 D.3类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4、土壤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具有

选择

的特点。

A.可逆反应 B. 服从质量作用定律 C. 等当

量交换 D.交换能力与离子的价态、半径有关

5、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质称

为 。

A.TSP B.飘尘 C.降尘 D.PM10

6、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分一、二、三级处理,其

中三级处理的目的是为了 。

A.去除有机物 B.去除无机物 C.去除颗

粒物 D.去除氮、磷

7、 等气体进入平流层后可破坏臭氧

层。

A.CFCs B.N2O C.CH4 D.N2

8、固体废物处理的“三化”原则是指固体废物

的 。

A.无害化 B.减量化 C.资源化 D.循

环利用化

1、ABCD 2、AD 3、B 4、ABCD 5、B 6、

D 7、ABC 8、ABC

填空 1、环境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是由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的。

2、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氧化作用主要通过两种途

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用于大气上的力有多种,其中引起大气运动

的直接动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污染源按其几何形状分类,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体按照类型可划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人类活动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来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指标COD是

指_________________。

8、盐基饱和度大的土壤,其酸碱性一般呈

__________________。

9、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基

本类型。

10、城市垃圾资源化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1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是在1979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后才建

立起来的。

12、在多数情况下,天然水中起决定电位作用的物

12、溶解氧

1、污染源评价要确定的三个特征数

是 、和污染负荷比。

2、人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强度范

围约为 dB。

3、土壤的 条件对重金属元素

价态变化起重要作用。

4、按照环境的组成分类,环境包括环境和 环境。

5、我国从固体废物管理的需要出发,将固体废物

分为 、和 。

6、污染物在河流水体中的分散作用包括扩散、 扩散和 。

7、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可以把环境规划分

为经济制约型、 型和环境制约型。8、大气污染物按形成过程可分为污染物和 污染物。

9、在人类影响环境的诸多因素中,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

10、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 原则、原则和 原则。 1、等标污染指数 等标污染负荷 2、0~120 3、氧化-还原 4、自然 社会 5、工业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 城市垃圾 6、分子 湍流 弥散 7、协调 8、一次 二次 9、人口 10、共同性 公平性 持续性 1,单位质量物质受辐射后吸收辐射的能量叫做吸收剂量,单位为戈瑞(Gy)。 2,污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分离去除污水中不溶性的呈悬浮态的污染物,主要工艺:筛滤截留法——筛网、格栅、滤池与微滤机等;重力分离法——沉砂池、沉淀池、隔油池与气浮池等; 离心分离法——离心机与旋流分离),化学处理法(成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主要工艺:中和,混凝,化学沉淀,氧化还原,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等)生物处理法(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主要工艺: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等)其中,生物处理法效率高,使用最广泛。3,污染物在机体内运动过程包括吸收,分布,排

泄和生物转化。吸收,分布,排泄统称转运。排泄与生物转化又称消除。(环境污染物与机体接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称为环境污染物的生物转运,即环境污染物在体内发生的位移。) 4,环境学的基本原理“四原理”即环境多样性原理、人与环境和谐原理、规律规则原理以及五律协同原理,是环境规律的基本内核,也是环境规律独立地位的根本。环境多样性是基础规律,人与环境和谐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核心规律,规律规则原理是环境管理的基本规律,五律协同是环境决策的核心规律。 5.完成下表;

名词解释

1、污染负荷比: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在总的等标污染负荷中所占的比重(2分),是确定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对环境污染贡献顺序的特征量(1分)。

2、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1分),引起水体藻类大量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致使其他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2分)

理解基本正确,但表述不妥者酌情给分。

3、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物和烃类的污染物(1分),在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1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1分)称为光化学烟雾。

4、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1分),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2分)。

5、半衰期:土壤中的农药(1分)因降解等原因(1分)含量减少一半(1分)所需的时间。 6、噪声:凡是不需要的(1分),使人厌烦(1分)

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影响(1分)的声音都是噪6,电磁污染的来源有天然源(最常见的是雷电,火

声。 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爆等都会产

7、固体废物:是指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生电磁干扰,天然的电磁污染对短波通信的干扰极

和泥状物质(2分),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为严重。和人为源(脉冲放电,高频交变电磁场,

的固体颗粒物。(1分) 射频电磁辐射)。

8、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7,水环境污染物质有:悬浮物,耗氧有机物,植

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3分)。 物营养物,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石油类,酸碱,

9、土壤环境背景值:在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病原体,热污染,放射物质等;污染源分为自然污

的土壤环境(1分)中污染物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分为点污染源(工业废水-最

(2分)称为土壤环境背景值。 重要的污染源,生活污水)和面污染源(农村面源,

10、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城市径流))

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28,水循环的基本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

分),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9,水资源的特性:①作用上的重要性;②补给上

样性(1分)。 的有限性;③时空上的多变性;④利用上的多样性。

10,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问题: 1,生境破碎化/生物放大: 11,尾水生态处理的主要生态过程包括:稳定塘系

生物放大指某些在自然界不能降解或难降解的化统(好氧塘,兼性塘和厌氧塘)和土地处理系统。

学物质,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12,水污染的分类:地表水污染(河流污染湖泊(水

加在生物体内逐级富集,浓度越来越大的现象。许库)污染);地下水污染;海洋污染

多有机氯杀虫剂和多氯联苯都有明显的生物放大(水体感官性污染,水体有机污染,,水体无机污

现象。 染,水体的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生境破碎化指一些人类活动,如铁路、公路、油管、水体油污染,水体的热污染,水体的病原微生物污

农田、城镇和其他大范围的人工地带等,使得一个染)

大面积连续的生境,变成很多面积较小的斑块,斑13,根据温度的物理性质成分的差异,大气可以分

块之间通常被人工改造或退化的区域所隔离,是指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散逸层。

对生物物种﹑种群﹑群落的生存繁衍起干扰﹑抑臭氧位于平流层(最准确的是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

制作用的因素分割﹑压缩生境的过程。 底部)

2,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评价指标是什么): 14,一般情况下,把pH值小于5.65(有时记为5.6)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降雨叫做酸雨。它是常温常压下,水中饱和碳酸

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的pH值。我国的酸雨类型属于硫酸型酸雨。酸雨

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

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

物大量死亡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河流湖泊中出现称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

为水华,在海洋中出现称为赤潮。目前一般采用的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

指标是:水体中氮含量超过0.2-0.3ppm,生化需氧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量大于10ppm,磷含量大于0.01-0.02ppm,pH值15,我国固体废物管理原则: “三化”原则:指

7-9的淡水中细菌总数每毫升超过10万个,表征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全过程”管理原

类数量的叶绿素-a含量大于10μmg/L。 则。分类管理原则

4,水污染定义: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从而

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土壤污染的定义和特点:* 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特点:隐蔽性或潜伏性, 不可逆性和持久性,危害的严重性

热污染:热污染是指日益现代化的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排放出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光污染:光污染是指光辐射过量而对生活、生产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水体热污染:是指火力发电厂、核电站、钢铁厂的循环冷却系统排出的热水,以及石油、化工、铸造、造纸等工业排出的主要废水中含有的大量热,排入地表水体后,导致地表水温度急剧升高的现象。 放射性污染: 是指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水平高于天然本底或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

电磁污染:指当电磁辐射强度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或仪器设备所能容许的限度时,而产生的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固体废物排入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噪声污染: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5,水体的自净:广义的定义指受污染的水体,经过水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狭义的定义指水体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而使得水体得以净化的过程。 6,飘尘:指可在大气中长期漂浮的悬浮物,它分为PM10(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和PM2.5(粒径小于2.5μm的细小颗粒物)。

7,岩石的分化作用:土壤母质由岩石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而形成。岩石的风化作用是指坚硬巨大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崩解破碎,大的石头变成小块,小块再变成细粒,并改变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过程。(物理风化:物理风化是指受物理因素作用而逐渐崩解破碎的过程。化学风化: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受化学因素作用而引起的破坏过程。生物风化:生物风化指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坏过程。)

8,土壤的腐质化作用(影响因素):* 腐质化作用是指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变成腐殖质的过程。* 影响因素:生物残体的化学组成,环境的水热条件,土壤性质(特别是土壤酸度)。 9,自净作用:在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自身的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形态发生变化,活性、毒性降低的过程。36. 土壤通过对有机无机物的吸附固定作用,使得污染物通过土壤后减轻了毒害,即为土壤的自净作用。 作用方式:物理、化学、物化,生物自净。 作用结果:有些污染物在土壤中蓄积起来;有些被转化而降低,或消除了活度与毒性。

问答

1、简述固体废物的危害。 污染水体(1分),污染大气(1分),污染土壤(1分),影响环境卫生(1分),处置不当(1分),有害固体废物泛滥(1分)。

2、用图例的方式说明河流水对污染物的推移、分散和衰减过程。 图略(3分)。

说明:推流迁移只改变污染物的位置,而不改变其总量和浓度(1分);分散作用改变了污染物的浓度但不改变其总量(1分);衰减过程既减少了污染物的浓度同时也改变了的总量(1分)。 3、简述土壤胶体的性质。

(1)巨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能(2分), (2)电荷性质(2分),

(3)分散性和凝聚性(2分)需加以解释才能得满分,否则每小项只得1分

4、简述不同温度层结下的烟型及其特点。 气温层结不稳定时,烟型为翻卷型(波浪型)(1分);气温层结在为中性时,烟型为锥型(1分);气温层结为逆温层时,烟型为平展型(1分);烟流下部是稳定的大气,上部是不稳定的大气时,烟型为上升型(屋脊型)(1分);下部不稳定,上部为逆温层时,烟型为熏蒸型(漫烟型)(2分)

1,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对策。

2,大气污染的类型和大气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煤烟型污染、交通型污染、酸沉降污染。 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物:SO2,NOx,CO和颗粒物。

交通型污染主要是机动车和机动船。

酸沉降污染主要是天然和人为排放的SOx和NOx。 (一)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 大气颗粒物;2. 二氧化硫;3. 一氧化碳;4. 氮氧化物;5. 光化学氧化剂;6. 碳氢化合物;)

当人吸入含污染物的空气时,轻者会因上呼吸道受到刺激而有不适感,重者会发生呼吸系统的病变。如突然受到高浓度污染物的作用,可能会造成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二)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损害植物组织酶的功能,影响植物新陈代谢的功能,破坏原生质的完整性和细胞膜。此外,还会损害根系生长及其功能,减弱输送作用与导致生物产量减少。

(三) 大气污染对材料的危害

大气污染可使建筑物、桥梁、文物古迹和暴露在大气中的金属制品及皮革、纺织品等物品发生性质的变化,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 (四) 大气污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能见度降低

? 降水规律的改变(影响凝结作用与降水形成,导致降水的增加或减少)

? 出现酸雨,导致土壤酸化,继而引起水体的PH变化和化学变化

? 全球气候变暖(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

? 臭氧层枯竭(大量生产氟氯烃化合物等导致)

3,.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教材P107)

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六个,它们分别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和人为因素。其作用分别概述如下:

母质:构成土壤矿物质的基本材料,提供植物必须的营养因素。

气候:影响土壤中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方向与进程。

生物:成土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在母质的基础上出现了生物之后,土壤才能形成。

地形:影响热量及水的重新分配;影响母质的分配。

时间:时间越长,土壤性质的变化越大。 人为因素:成土过程中最深刻的影响因素,通过改变某成土因素或各种因素之间的对比关系来控制成土过程和方向。

概括来说,母质是物质基础;气候中的热量因素是土壤能量的最基本来源;生物将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从而改变了母质,形成了土壤;地形通过对地表物质和能量再分配,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过程;时间是一个条件,任何一个空间因素或者综合作用的效果随时间的增长而加强;人类根据自己的目的,通过调节其他成土因素来控制土壤形成的过程和方向。

4,.土壤胶体的分类及吸附机理。(教材P109-110) 土壤胶体分为无机胶体、有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体三种。

土壤无机胶体:土壤无机胶体又称矿质胶体,实际上就是土壤黏粒。包括层状硅酸盐类和氧化物类。 土壤有机胶体:土壤有机胶体又称腐殖质胶体,来源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残体及其分解和合成产物,由多糖、蛋白质和腐殖酸组成。其中在土壤中含量最多,影响最大的是多糖和腐殖酸。

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又称有机矿质复合体或有机黏粒复合体。由无机胶体和有机胶体通过离子间的库伦力和表面分子间的范德华力紧密缔合而成。土壤中以此类胶体居多。

土壤胶体的表面作用能够吸附离子与分子化合物。其吸附机理包括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也称分子吸附,是土壤胶体吸附分子,以减少其表面能的作用。化学吸附是一些土壤中可溶性盐和土壤中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溶解度很低的化合物。物理化学吸附即土壤胶体对离子的交换吸附,即土壤胶体表面的离子总是从溶液中吸附带相反电性电荷的离子,胶体吸附的离子可以重新为其他与胶体表面电荷电性相同的离子交换出来。

5,噪声污染的定义,危害,来源,产生的三要素。 定义: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危害:(一) 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 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会造成耳聋 ? 儿童血压较高,智力发育略微迟缓 (二) 对人体的心理影响

? 使人烦躁、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 ? 使人疲劳,影响精力集中和工作效率 ? 使人不易察觉到危险信号,从而容易造成工伤事故

(三) 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 妊娠呕吐和高血压综合症的发生率较高 ? 使母体产生紧张反应,引起子宫血管收缩,以至影响供给胎儿发育所必需的养料和氧气 ? 导致新生儿体重偏轻 (四) 对生产活动的影响

在嘈杂的环境里,人的心情烦躁,容易疲劳,反应迟钝,工作效率下降,工伤事故增多。 (五) 对动物的影响

包括听觉器官、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和损伤。

(六) 对物质结构的影响 ? 墙震裂 ? 门窗破坏

? 使烟囱和老建筑物发生坍塌 ? 钢结构产生“声疲劳”而损坏 ? 高精密度的仪表失灵

来源: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社会生活和建筑施工三要素: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者

6,.固体废物的定义,分类,污染特性,来源,危害以及控制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产品废料、已报废新产品、丧失实际利用价值或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为所有人抛弃的,呈固态或半固态状态的物品、物质。 分类:

按形态:固态固体废物(粉状、粒状、块状)、半固态固体废物(剩余污泥)、液态废物; 按组成(化学性质):有机固体废物、无机固体废物;

按危害性(污染特性):常规(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固体废物;

按来源: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

按化学活性:化学活性废物(易燃易爆废物、化学药剂等)、化学惰性废物(矿石、尾矿等) 来源: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污染特性:

呆滞性大、扩散性小;

固体废物污染主要通过水体、大气、土壤进行; 固体废物既是污染“源头”也是“终态物”。 固体废物的控制包括哪两个方面?(具体说明请参考课本P148)

海洋处置和陆地处置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二是防治固体废物污染。

7,固体废物热处理方式,相同点,差异性,原理:1) 焚烧处理是固体废物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综合处理过程,好处是把大量有害的废物分解而变成无害的物质;

焚烧法缺点: 投资较大,焚烧过程排烟造成二次污染,设备锈蚀现象严重

2) 热解处理是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加热,使之分解为气、液、固蛋类产物 与焚烧法相比,热解的主要特点有:

1.可将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以燃料气、燃料油和炭黑为主的贮存性能源;

2.由于是无氧或缺氧分解,排气量少,有利于减轻对大气环境的二次污染; 3. 废物中的硫、重金属等有害成分大部分被固定在炭黑中;

4. 由于保持还原条件,Cr(Ⅲ)不会转化为Cr(Ⅵ);

5. NOx的产生量少

8,固体废弃物好氧/厌氧堆肥的过程,原理; 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细菌对废物进行吸收、氧化、分解。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同时释放出可供微生物生长活动所需的能量,而另一部分有机物则被合成新的细胞质,使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产生出更多的生物体的过程。

起始阶段:不耐高温的细菌分解有机物中易降解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同时放出热量使温度上升,温度可达15~40℃。

高温阶段:耐高温细菌迅速繁殖,在有氧条件下,大部分较难降解的蛋白质、纤维等继续被氧化分解,同时放出大量热能,使温度上升至60~70℃。当有机物基本降解完,嗜热菌因缺乏养料而停止生长,产热随之停止。堆肥的温度逐渐下降,当温度稳定在40℃,堆肥基本达到稳定,形成腐植质。

熟化阶段:冷却后的堆肥,一些新的微生物借助残余有机物(包括死后的细菌残体)而生长,将堆肥过程最终完成。

厌氧堆肥 在不通气的条件下,将有机废弃物(包括城市垃圾、人畜粪便、植物秸杆、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等)进行厌氧发酵,制成有机肥料,使固体废弃物无害化的过程。堆肥方式与好氧堆肥法相同,但堆内不设通气系统,堆温低,腐熟及无害化所需时间较长。

论述题:

1,论述酸雨形成的原因,分析其危害并提出相应对策。

1. 酸雨的形成:大气中含有一定的致酸物质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这些酸性气体在大气中经历扩散、转化和输运以及被雨水吸收、冲刷、清除等过程。气态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在大气中可以氧化成不易挥发的硝酸和硫酸,并溶于云滴或雨滴中,成为降水成分,最后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二氧化硫的氧化主要是利用尘埃中的锰、铁等金属作为触媒剂,放热氧化为三氧化硫,再与水结合生成硫酸。二氧化硫也可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硫的化合物最终生成硫酸盐沉降到地面。一氧化氮可以氧化成二氧化氮、亚硝酸和硝酸。二氧化氮可转化成硝酸和过氧硝酸。各种氮氧化物最终生成硝酸铵盐,随降水沉降。(3分) 2.酸雨的危害:

(1)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酸雨会使湖泊变成酸性,水生生物死亡。酸雨危害水生生态系统一方面通过降低湖水PH值导致鱼类死亡,另一方面由于酸雨浸渍了土壤,侵蚀了矿物,使铝元素和重金属元素沿着基岩裂缝注入附近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生长或使其死亡。(2分)

(2)对陆生态系统的影响。酸雨不仅对森林产生危

害,并且对土壤也产生危害。酸雨可导致树林根系严重枯萎,致使树林死亡;可导致土壤PH值下降,土壤酸化,土壤贫瘠等。(2分)

(3)对各种材料的影响。酸雨加速了许多用于建筑结构、桥梁、水坝、工业装备、供水管网、地下贮藏、水轮发电机、动力和通讯电缆等材料的腐蚀。(2分)

(4)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酸雨对人体健康产生间接的影响。酸雨使地面水变成酸性,地下水中金属量也增高,饮用这种水或食用酸性河水中的鱼类,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2分) 3.防治酸雨的综合对策

(1)一般性措施:使用低硫燃料和改进燃烧装置;烟道气脱硫脱氮;控制汽车尾气排放。(3分) (2)我国的对策:降低煤炭中的含硫量;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2分)

2,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对策。

补充材料:

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事件是什么?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是1952年12月5日-9日发生在伦敦的一次严重大气污染事件。

直接原因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间接原因是开始于12月4日的逆温层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物蓄积。燃煤产生的粉尘表面会大量吸附水,成为形成烟雾的凝聚核,这样便形成了浓雾。另外燃煤粉尘中含有三氧化二铁成分,可以催化另一种来自燃煤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进而与吸附在粉尘表面的水化合生成硫酸雾滴。这些硫酸雾滴吸入呼吸系统后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使体弱者发病甚至死亡。

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这些物质的分子在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物质。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洛杉矾在40年代就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排出1000多吨碳氢(CH)化合物,300多吨氮氧(NOx)化合物,700多吨一氧化碳(CO)。另外,还有炼油厂、供油站等其他石油燃烧排放,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阳光明媚的洛杉矶上空,不啻制造了一个毒烟雾工厂。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仅1950-1951年,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5亿美元。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这就是最早出现的新型大气污染事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2010级爱恩学院环境学考试样卷by - Gerry.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ol5h70l4j2r4yj9c1z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