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1.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均需要物质和能量不断地输入和输出,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利用无氧呼吸获得所需的能量
B.衰老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能力降低并影响到细胞的新陈代谢 C.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时,植物体可积累生长所需的有机物
D.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即可维持 生态系统正常的功能
2.下列对细胞的认识,不合理的是
A.细胞体积不能无限长大——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低 B.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 C.叶绿体内部光反应场所增大——内膜和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光合色素和光反应所 需的酶
D.细胞之间的协调有赖于信息交流——胰岛A细胞合成分泌的胰高血糖素随血液到
达全身各处,与肝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3.河豚毒素(TTX)是一种离子通道阻断剂。用TTX处理突触前神经纤维,然后每隔 5min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一次刺激,分别测量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 化,结果如图。河豚毒素的作用机理可能为
A. TTX作用于钠离子通道,阻断突触前神经元Na+内流,抑制突触前膜递质释放 B.TTX作用于钠离子通道,阻断突触后神经元Na+内流,抑制神经递质对突触后 膜的作用
C.TTX作用于钾离子通道,阻断突触前神经元K+外流,抑制突触前膜递质释放 D.TTX作用于钾离子通道,阻断突触后神经元K+外流,抑制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 的作用
4.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荧光标记法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
B.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C.用3H标记胸腺嘧啶研究基因的表达过程 D.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中的不同细胞器
5.某地区修建了一条人工河导致一片森林被分为两个区域,森林中的松鼠隔离成了两 个数量相等的种群。十年后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两个松鼠种群的基因库出现差异 B.两个松鼠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
C.两个松鼠种群的数量不同
D.该森林的群落结构不发生改变
6.将人类致病基因所在位置分为四个区域:①区-XY染色体同源区段、②区-X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③区-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④区——常染色体上。结合某 家庭遗传系谱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致病基因位于①区且为隐性基因,则个体3的Y染色体一定不含致病基因 B.若致病基因位于②区且为隐性基因,则致病基因的传递途径是1—5—7 C.若致病基因位于③区,则患病个体的生殖细胞中含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
D.若致病基因位于④区且为显性基因,则个体5与6再生一个患病男孩且为杂合子 的概率为1/8
29.(9分)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过程及其产物的转运,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l)结合教材内容,C5与CO2结合形成C3的场所是 。该C3与图中的丙 糖磷酸____(是、不是)同一物质,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 (2)若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受抑制,则暗反应会被 ,可能的机制是 。(至少答两点) (3)叶肉细胞合成的蔗糖通过筛管运输至根、茎等器官。若该运输过程受阻,则叶 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将会降低,该调节机制称为____调节。
30.(10分)新型冠状病毒英文缩写为COVID-19,是一种RNA病毒。该病毒入侵人 体后,先在细胞内大量增殖,然后释放出去侵染更多细胞。病毒释放的过程会导致 细胞解体,免疫系统识别到解体细胞释放出来的物质发生免疫反应并分泌多种细胞 因子。细胞因子若分泌过多,就会造成白体细胞损伤,尤其是使患者肺功能受损。 (1)免疫系统消灭侵入体的COVID-19,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2)被COVID - 19侵染的呼吸道细胞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 ,其表面含有 ___ _可被 细胞识别,识别后的细胞增殖分化并发挥免疫效应,此 过程属于 免疫。
(3)将治愈患者的血浆输入其他患者体内具有较好疗效。专家检查康复人数发现其 体内含有多种COVID-19抗体,原因是________。 冠状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原因是____。
31.(12分)科研人员利用a,b,c三个不同的纯种小麦抗病品系(由三个不同基因的 突变导致)和纯种感病品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l)由①②③可知,三种抗性性状相对于感病性状为____,其遗传均符合 定律。
(2)由④可知,a品系和b品系的抗性基因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F1中a 品系和b品系的抗性基因分布在 上且这两个基因所在染色体不发生 ___ _,结果F2全抗病。
(3)若用①组和②组得到的Fi杂交,后代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 (4)由⑤可知,b品系和c品系的抗性基因位于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F2抗病 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 32.(8分)水杨酸(SA)是一种植物内源激素,可缓解植物在高盐环境受到的伤害。 请回答:
(l) SA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
(2)研究者用不同浓度的SA浸泡小麦种子来研究高盐环境下SA的浓度对种子萌
发率和幼苗茎长度的影响,初步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NaCl溶液浓度为l00mmol/L,SA的浓度单位是mmol/L)
①本实验需要设置两个不同的对照组,对照组小麦种子的处理是:一组为
处理、另一组为 处理。
②本实验是预实验,其作用是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 性和 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浪费。
(3)下图表示不同处理下种子中淀粉酶活性的相对值和种子吸水能力指数。
据图推测SA增强种子耐盐性的机制是可显著提高____ 的活性,促进 ____水解,使溶质微粒数____ ,从而使种子细胞的渗透压升高,种子
吸水能力增强。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白酒发酵过程中,窖池中培养液的pH会降低。为选育适合白酒生产的耐酸性强的酵母菌,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l)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
(2)温度和pH是影响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左右最适合酵母 菌繁殖。酵母菌能在pH值为3.0~7.5的范围内生长,最适pH值为4.5~5.0。发酵过程中窖池中培养液的pH会逐渐下降,原因是 。
(3)从窖池取含酵母菌的适量培养液分别接种到酸碱度不同的麦芽汁培养基上,发现在pH≤3的环境中,仍可检测到少量耐酸性酵母菌生长,这些菌株是 形成的。
(4)研究者从pH为2~3的培养液中获得菌种,可通过 法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纯化培养。纯化培养所用培养基常用 法灭菌,灭菌后在 附近倒平板。 (5)实验获得了三个耐酸性强的酵母菌菌株,特点如下表。
依据菌株特点,研究者认为C菌株更适合作为白酒发酵菌株,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 。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高发的基因遗传病,患者除了需要输血缓解症状之外,常见治 疗手段是进行异体骨髓移植。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T程技术将患者的体细 胞转化为多能干细胞,以获得用于白体移植的细胞,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图。
(l)异体骨髓移植治疗的局限性主要是发生 反应。上图所用生物工程技术没有该局限性,其变异原理是 。
(2)分析生物工程操作过程并回答:
I:基因表达载体含有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等,其中启动子是 的部位。慢病毒表达载体所含的病毒经____形成cDNA片段,该片段帮助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上,使外源基因稳定表达。
Ⅱ:由图可知,将 导人包装细胞,一段时间后可以获得能够转化患者多能干细胞的慢病毒颗粒。
Ⅲ:为了便于筛选出成功转化的多能干细胞,其中的 载体含有易检测的标记基因。 (3)理论上在获得成功转化的多能干细胞后,需要诱导其定向分化为____ ,然后植入患者骨髓。该方法虽然操作复杂,但效果较为可靠,称为 治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