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力
?学习指要
1.本章中考考试内容和要求(“▲”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 评价目标 标准要求 评价水平 知识性 目标 技能性目标 了 解 (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 ▲ ▲ ▲ 认识 ▲ 理 解 独立 操作 经 历 认 同 内 化 体验性 目标 2.中考怎样考
考查学生是否能通过实验或实例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三要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考查学生是否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重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过程。能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G-m图象,并能根据图象得出重量与质量的关系。考查学生是否会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考查学生能否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操作是否规范,读取数据是否正确。中考以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探究题形式考查这部分物理知识,分值在2—4分左右。 ?考点金题解析
【例1】 在下列场景反映的物理情境中,图甲中鱼线的拉力使钓鱼杆_________;图乙中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改变球的_______;图丙中脚给原来静止在地面的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能否通过观察图中的研究对象,准确描述力的作用效果,判断物体是形状发生改变还是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乙和图丙的情景需要学生判断是速度的大小发生改变,还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然后,考查学生能否总结出是力使物体发生上述变化的结论。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观察、提取信息的能力。 考查的目标属于知识技能领域中的“了解”水平。
【答案】发生形变(或产生形变);运动的方向;速度的大小。
【易错点详解】本题学生容易答为速度。把速度的大小与速度混为一谈是错误的,也是不科学的。速度是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物理量,所以作答与速度有关的问题要科学阐述。 【例2】如图,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Fl,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F2,则说法正确的是( )
A.Fl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B.F2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C.Fl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桌子 D.F2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手
1
【解析】手对桌子的作用力Fl和桌子对手作用一个力F2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同。 Fl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F2的施力物体是桌子,受力物体是手。 【答案】A
【易错点详解】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可能是,有的同学认为两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都是手。根据力的三要素,重点看力的作用点在哪个物体上,受力物体就是哪个。 【例3】按照要求做有关力的示意图。
(1)如图甲所示,重为3N的玩具小车沿斜面向上运动,请作出小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请作出小球被弹簧弹起后的受力示意图(不考虑空气阻力)。 (3)在图丙中画出此时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4)如图丁所示,小球从理想光滑的斜面上滚下,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所有力的示意图。
【解析】(1)如图甲所示,玩具小车所受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作用点在其重心处,大小为G=3。
(2)如图乙所示,小球被弹簧弹起后(不考虑空气阻力),它只受一个力即重力作用。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作用点在其重心处,大小用符号G表示。
(3)在图丙中此时小球受到重力和绳对它沿着斜向上方向的拉力。作图时要注意这个拉力大于重力,也就是说画图时,拉力的线段比重力线段要长。
(4)如图丁所示,小球从理想光滑的斜面上滚下,受到重力和支持力。重力大于支持力。 【答案】如图所示
【易错点详解】本题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就是,一个物体受多个力,画所有力的示意图时,代表力的线段的长度不知道哪个应该长,哪个应该短,这是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提示清楚。需要结合二力平衡知识来进行判断。
【例4】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探究物重与质量的关系.下表是该同学实验时测得的数据,请你认真阅读.计算物重与质量的比值,再回答下列问题.
2
钩码数 质量 物重 物重与质量的比 研究对象 (kg) (N) (只) (N/kg) 1 0.05 0.49 2 0.10 0.98 3 0.15 1.47 钩码 4 0.20 1.96 5 0.25 2.45
(1)计算物重与质量的比值,并填入表中;
(2)实验和计算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________关系,物重与质量 的比等于_______N/kg;
(3)若用符号G表示物重,m表示质量,g表示物重与质量之比,则G=_________. (4)请你在给定坐标系上做出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
(5)根据你得到的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知道:质量为50kg的物体,重力_____N。 【解析】(1)找出质量和对应物重,计算物重与质量的比值,填入表中;(2)根据表中给出的质量和对应物重数值,分析质量变化时,重力如何变化的,就可以作答;(3)写出G、m、g三者关系数学表达式。(4)以表格中质量数据为横坐标,对应重力数据位纵坐标。确定坐标点。把5个点用光滑曲线连起来即可。(5)根据G=mg这个公式,注意g=9.8 N/kg进行计算求解即可。 【答案】(1)9.8 9.8 9.8 9.8 9.8 (2)正比 9.8 (3)mg (4)略。(5)490. 【易错点详解】确定坐标点,做出图像需要认真对待。
3
《力》一章综合达标检测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入题后的括号内)
1.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 A.力的作用点 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力的单位
2.如图所示,两只小船静止在水面上,右边的小船上的人用力撑开左边的那一只小船,关于两只小船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右边小船对左边小船的作用力较大 B、右边小船的惯性较大
C、右边的船向左运动,左边的船向右运动 D、左边的船向左运动,右边的船向右运动。 3.如图所示,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Fl,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l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B.F2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C.Fl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桌子 D.F2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手
4.如图所示,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海绵
A
B
C
D
A.鱼线对鱼杆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 B.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
C.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
D.脚用力踢足球时,能使足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5.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 ) 观点 正方 反方 ①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②两个物体相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③力的产生至少涉及两个物体 ④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⑤力的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②④⑥ C. ②③⑥ D. ①③⑤ A. ⑥②④
4
6.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在经典力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对力的概念给出了较为定性、科学的定义,指出:力是对物体的作用,使物体改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科学巨著更是汇集了他一生的主要成果,他是 ( )
A.焦耳 B.安培 C.欧姆 D.牛顿
7.如图所示,下列四个实例中表示力能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 )
守门员接住 飞来的足球
B C D
8.下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
磁铁改变小钢球的磁铁改变小钢 运动方向球的运动方向
A
跑步碰到石
头向前倾倒
用力将钢片压弯
A B C D
9. 物理实验室中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是 ( )
10. 用一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水瓶会沿桌面滑动,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水瓶会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 A. 力的大小有关 B. 力的方向有关 C. 力的作用点有关 D. 受力面积有关
11.下列图象中能用来表示物体的重力跟质量关系的是 ( )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