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装八字领的制图与设计
有领结构按外观形态主要分为三类:立领、翻领和驳领 一、驳领结构及名称
二、驳领主要构成因素:底领宽、翻领宽、驳点位置 1. 底领宽=2.5-5cm 2. 翻领宽=底领宽+1-2cm
3. 驳点上下定位:理论上可自由设计 (1)一般二粒扣西装驳点在WL线附近 (2)一般三粒扣西装驳点在WL线上10cm左右 (3)一般一粒扣西装驳点在WL线下10cm左右 4. 驳点左右定位:由搭门量决定
(1)单排扣搭门宽根据服装的种类和钮扣的大小决定 一般衬衣为1.7-2cm;上衣为2-2.5cm;大衣为3-4cm。 (2)双排扣搭门由个人爱好和款式来决定
一般衬衣为5-7cm;上衣为6-8cm;大衣为8-10cm。
三、驳口线和串口线的确定方法
1.驳口线的确定方法:由驳点和基点连线而成 驳口线的变化见《服装结构设计》P123页
2.串口线上下及角度定位理论上可自由设计
一般可把前片竖开领分成二等分或三等分,并且和前颈点连线来定位
四、关于翻领松度
1. 为何要设计翻领松度:是为弥补领外口长度的不足,领外口线和翻领松度的关系P124 2. 影响翻领松度的因素
(1)主要因素:底领和翻领的差值;驳点位置的高低
一般翻领和底领的差值在1cm的基础上每增加1cm,翻领松度在2.5cm的基础上增加1cm (2)次要因素:面料弹力及有无领嘴
一般弹性好的翻领松度小如天然或粗纺织物;弹性小的翻领松度大如人造或精纺织物 有领嘴的翻领松度小;无领嘴的翻领松度可在有领嘴的基础上增加0.5cm (3)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底领和翻领的宽度分别为6和3cm,驳点上升二个扣位即20cm,以基本翻领松度2.5cm来计算,此款驳领倒伏量=2.5+2+2=6.5cm
五、八字领的采寸配比 ◎ 串口线 ○ 驳角 △ 领角 □ 翻领宽
配比关系:◎>○>△(0.5cm以上)≈□
以上是常规八字领的采寸配比,实际上驳领型的设计是存在很大设计空间的,要根据款式需要进行设计,上面是驳领领型变化的图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