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吉林省白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数学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20:53: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吉林省白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数学一模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ABC中,∠BAC=90°,用尺规过点A作一条直线,使其将△ABC分成两个相似的三角形,其作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3的倒数是( ) A.?

13B.-3 C.3 D.

1 33.学校小组5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分别为:147,156,151,152,159,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147

B.151

C.152

D.156

4. sin60o的值等于( ) A.

1 2B.

2 2C.

3 2D.1

5.2017年5月5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圆了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它颜值高性能好,全长近39米,最大载客人数168人,最大航程约5550公里.数字555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0.555×104 6.若反比例函数y?B.5.55×103

C.5.55×104

D.55.5×103

kk1的图像经过点A(,?2),则一次函数y??kx?k与y?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

2xx系中的大致图像是( )

A. B. C. D.

7.某校对初中学生开展的四项课外活动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每人只参加其中的一项活动),调查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形所提供的样本数据,可得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频率是( )

A.0.15 B.0.2 C.0.25 D.0.3

8.如图,一张半径为1的圆形纸片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内任意移动,则在该正方形内,这张圆形纸片“能接触到的部分”的面积是( )

A.4?π

B.π

C.12?π D.15?π 49.|﹣3|的值是( ) A.3

B.

1 3C.﹣3 D.﹣

1 310.AB为⊙O的直径,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点C为弧BD的中点,若∠DAB=50°,则∠ABC的大小是( )

A.55° B.60° C.65° D.70°

11.已知a为整数,且3

12.如图,双曲线y=

B.2

C.3

D.4

k(k>0)经过矩形OABC的边BC的中点E,交AB于点D,若四边形ODBC的x面积为3,则k的值为( )

A.1 B.2 C.3 D.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如图,某景区的两个景点A、B处于同一水平地面上、一架无人机在空中沿MN方向水平飞行进行航

拍作业,MN与AB在同一铅直平面内,当无人机飞行至C处时、测得景点A的俯角为45°,景点B的俯角为30°,此时C到地面的距离CD为100米,则两景点A、B间的距离为__米(结果保留根号).

14.如图,小量角器的零度线在大量角器的零度线上,且小量角器的中心在大量角器的外缘边上.如果它们外缘边上的公共点P在小量角器上对应的度数为65°,那么在大量角器上对应的度数为_____度(只需写出0°~90°的角度).

15.如图,Rt?ABC中,?C?90,BC?15,tanA?015,则AB? __________. 8

16.化简二次根式-a3的正确结果是_____.

17.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中,AC于FB相交于点G,则

AG值为_____. GC

18.如图,在△ABC中,∠ACB=90°,∠A=30°,BC=4,以点C为圆心,CB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再分别以点B和点D为圆心,大于于点F,则AF的长为_____.

1B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作射线CE交AB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6分)我市某中学举办“网络安全知识答题竞赛”,初、高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

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 初中部 高中部 平均分(分) a 85 中位数(分) 85 c 众数(分) b 100 方差(分2) s初中2 160 (1)根据图示计算出a、b、c的值;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进行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计算初中代表队决赛成绩的方差s初中2,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20.(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3,0),点B(0,4),把△ABO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AB′O′,点B,O旋转后的对应点为B′,O. (1)如图1,当旋转角为90°时,求BB′的长; (2)如图2,当旋转角为120°时,求点O′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边OB上的一点P旋转后的对应点为P′,当O′P+AP′取得最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21.(6分)“分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打造自主高效课堂的重要措施.某中学从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对“分组合作学习”实施后的学习兴趣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统计图如下:

请结合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求出随机抽取调查的学生人数;补全分组后学生学习兴趣的条形统计图;

分组后学生学习兴趣为“中”的所占的百分比和对应扇形的圆心角.

22.(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ax+c(其中a、c为常数,且a<0)与x轴交于点A(﹣3,0),与y轴交于点B,此抛物线顶点C到x轴的距离为1.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求∠CAB的正切值;

(3)如果点P是x轴上的一点,且∠ABP=∠CAO,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23.(8分)如图,在△ABC中,

(1)求作:∠BAD=∠C,AD交BC于D.(用尺规作图法,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2)在(1)条件下,求证:AB2=BD?BC.

24.(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已知△ABC三个定点坐标分别为A(﹣4,1),B(﹣3,3),C(﹣1,2).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点A,B,C的对称点分别是点A1、B1、C1,直接写出点A1,B1,C1的坐标:A1( , ),B1( , ),C1( , );画出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C2,连接C1C2,CC2,C1C,并直接写出△CC1C2的面积是 .

25.(10分)如图,eO是VABC的外接圆,AC是eO的直径,过圆心O的直线PF?AB于D,交eO于E,F,PB是eO的切线,B为切点,连接AP,AF.

(1)求证:直线PA为eO的切线; (2)求证:EF2?4OD?OP; (3)若BC?6,tan?F?1,求AC的长. 226.(12分)已知线段a及如图形状的图案.

(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图中的图案,要求所作图案中圆的半径为a(保留作图痕迹) (2)当a=6时,求图案中阴影部分正六边形的面积.

27.(12分)如图,已知AB是⊙O的弦,C是 ?AB 的中点,AB=8,AC= 25 ,求⊙O半径的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

分析:根据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及线段中垂线的做法,圆周角定理,分别作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垂线,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垂线,把原直角三角形分成了两个小直角三角形,图中的三个直角三角形式彼此相似的;即可作出判断.

A、,详解:在角∠BAC内作作∠CAD=∠B,交BC于点D,根据余角的定义及等量代换得出∠B+∠BAD=90°进而得出AD⊥BC,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垂线,把原直角三角形分成了两个小直角三角形,图中的三个直角三角形式彼此相似的;A不符合题意;

B、以点A为圆心,略小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BC两点,再分别以这两点为圆心,大于

1两2交点间的距离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一点,过这一点与A点作直线,该直线是BC的垂线;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垂线,把原直角三角形分成了两个小直角三角形,图中的三个直角三角形是彼此相似的;B不符合题意;

C、以AB为直径作圆,该圆交BC于点D,根据圆周角定理,过AD两点作直线该直线垂直于BC,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垂线,把原直角三角形分成了两个小直角三角形,图中的三个直角三角形式彼此相似的;C不符合题意;

D、以点B为圆心BA的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E,再以E点为圆心,AB的长为半径画弧,在BC的另一侧交前弧于一点,过这一点及A点作直线,该直线不一定是BE的垂线;从而就不能保证两个小三角形相似;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变换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正确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 2.A 【解析】 【分析】

先求出??3??3,再求倒数. 【详解】 因为??3??3

所以??3的倒数是? 故选A 【点睛】

考核知识点:绝对值,相反数,倒数. 3.C 【解析】 【分析】

根据中位数的定义进行解答 【详解】

将5名同学的身高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159、156、152、151、147,因此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52.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中位数的定义: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称为中位数. 4.C 【解析】

试题解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知:

13sin60o?故选C. 5.B 【解析】 【分析】

3. 2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详解】

1. 解:5550=5.55×故选B. 【点睛】

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6.D

【解析】 【分析】

甶待定系数法可求出函数的解析式为:y??函数的性质即可确定函数图象. 【详解】 解:由于函数y? k??1,∴图象过第二、四象限, ∵k=-1,

∴一次函数y=x-1,

∴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根据解析式进行判断; 7.B 【解析】

读图可知: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共有(15+30+20+35)=100人, 其中参加科技活动的有20人,所以参加科技活动的频率是故选B. 8.C 【解析】 【分析】

这张圆形纸片减去“不能接触到的部分”的面积是就是这张圆形纸片“能接触到的部分”的面积. 【详解】 解:如图:

1,由上步所得可知比例系数为负,联系反比例函数,一次xk?1?的图像经过点A?,?2?,则有 x?2?20=0.2, 100

∵正方形的面积是:4×4=16;

n?r290???12?扇形BAO的面积是:??,

3603604∴则这张圆形纸片“不能接触到的部分”的面积是4×1-4×=4-π, ∴这张圆形纸片“能接触到的部分”的面积是16-(4-π)=12+π,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和扇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正确记忆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9.A 【解析】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回答即可. 详解: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4?3?3.

故选A.

点睛:考查绝对值,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10.C 【解析】

连接OC,因为点C为弧BD的中点,所以∠BOC=∠DAB=50°,因为OC=OB,所以∠ABC=∠OCB=65°,故选C.

11.B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3,5接近的整数是1,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a为整数,且3

考查了估算无理数大小,正确得出无理数接近的有理数是解题关键. 12.B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矩形的特点设出B、C的坐标,根据矩形的面积求出B点横纵坐标的积,由D为AB的中点求出D点的横纵坐标,再由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详解】

解:如图:连接OE,设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则B(c,b),E(c,设D(x,y),

∵D和E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xy=k,

k(k>0),C(c,0), xb ), 2bc?k 21b?c? , 22即S?AOD?S?OEC?∵四边形ODBC的面积为3, ∴bc?∴

1b?c??3 223bc?3 4∴bc=4

∴SVAOD?SVOEC?1 ∵k>0 ∴

1k?1 解得k=2, 2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中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涉及到矩形的性质及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难度适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100+1003 【解析】

∠B=∠NCB=30°【分析】由已知可得∠ACD=∠MCA=45°,,继而可得∠DCB=60°,从而可得AD=CD=100米,DB= 1003米,再根据AB=AD+DB计算即可得. 【详解】∵MN//AB,∠MCA=45°,∠NCB=30°,

∴∠ACD=∠MCA=45°,∠B=∠NCB=30°, ∵CD⊥AB,∴∠CDA=∠CDB=90°,∠DCB=60°,

∵CD=100米,∴AD=CD=100米,DB=CD?tan60°=3CD=1003米, ∴AB=AD+DB=100+1003(米), 故答案为:100+1003.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借助俯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并解直角三角形.注意方程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14.1. 【解析】 【详解】

BP,∠ABP=65°设大量角器的左端点是A,小量角器的圆心是B,连接AP,则∠APB=90°,,因而∠PAB=90°=25°﹣65°,在大量角器中弧PB所对的圆心角是1°,因而P在大量角器上对应的度数为1°. 故答案为1. 15.17 【解析】

∵Rt△ABC中,∠C=90°,∴tanA=∵BC?15,tanA?BC , AC15,∴AC=8, 8∴AB=BC2?AC2 =17, 故答案为17. 16.﹣a?a 【解析】

Q?a3?0 ,?a?0 .

??a3??a?a2???a .

17.

1. 2【解析】 【分析】

由正六边形的性质得出AB=BC=AF,∠ABC=∠BAF=120°,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

∠ABF=∠BAC=∠BCA=30°,证出AG=BG,∠CBG=90°,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G=2BG=2AG,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

∴AB=BC=AF,∠ABC=∠BAF=120°, ∴∠ABF=∠BAC=∠BCA=30°, ∴AG=BG,∠CBG=90°, ∴CG=2BG=2AG, ∴

1AG=; GC21. 2故答案为:【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六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正六边形的性质和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8.1; 【解析】

分析:根据辅助线做法得出CF⊥AB,然后根据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得出AB和BF的长度,从而得出AF的长度.

详解:∵根据作图法则可得:CF⊥AB, ∵∠ACB=90°,∠A=30°,BC=4, ∴AB=2BC=8, ∵∠CFB=90°,∠B=10°, ∴BF=∴AF=AB-BF=8-2=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属于基础题型.解题的关键就是根据作图法则得出直角三角形.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1)85,85,80; (2)初中部决赛成绩较好;(3)初中代表队选手成绩比较稳定. 【解析】 【分析】

分析:(1)根据成绩表,结合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1BC=2, 2(2)比较初中部、高中部的平均数和中位数,结合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3)利用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初中部的方差,结合方差的意义判断哪个代表队选手的成绩较为稳定. 【详解】

详解: (1)初中5名选手的平均分a?75?80?85?85?100?85,众数b=85,

5高中5名选手的成绩是:70,75,80,100,100,故中位数c=80; (2)由表格可知初中部与高中部的平均分相同,初中部的中位数高, 故初中部决赛成绩较好;

22222(75-85)+(80-85)+(85-85)+(85-85)+(100-85)=70, (3)S初中=52∵S2初中<S2高中,

∴初中代表队选手成绩比较稳定. 【点睛】

本题是一道有关条形统计图、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的统计类题目,掌握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0.(1)52;(2)O'(【解析】 【分析】

(1)先求出AB.利用旋转判断出△AB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结论;

(2)先判断出∠HAO'=60°,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H,OH,即可得出结论; (3)先确定出直线O'C的解析式,进而确定出点P的坐标,再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A(3,0),B(0,4),∴OA=3,OB=4,∴AB=5,由旋转知,BA=B'A,∠BAB'=90°,∴△AB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B'=2AB=52;

(2)如图2,过点O'作O'H⊥x轴于H,由旋转知,O'A=OA=3,∠OAO'=120°,∴∠HAO'=60°,∴∠HO'A=30°,∴AH=

9332763,);(3)P'(,).

522513933933AO'=,OH=3AH=,∴OH=OA+AH=,∴O'(,); 222222(3)由旋转知,AP=AP',∴O'P+AP'=O'P+AP.如图3,作A关于y轴的对称点C,连接O'C交y轴于P,∴O'P+AP=O'P+CP=O'C,此时,O'P+AP的值最小. ∵点C与点A关于y轴对称,∴C(﹣3,0).

∵O'(,9333333333x+),∴直线O'C的解析式为y=,令x=0,∴y=,∴P(0,),

22555533,作P'D⊥O'H于D. 5∴O'P'=OP=∵∠B'O'A=∠BOA=90°,∠AO'H=30°,∴∠DP'O'=30°,∴O'D=

1933O'P'=,P'D=3O'D=,21010∴DH=O'H﹣O'D=27632763,O'H+P'D=,∴P'(). ,5555

【点睛】

本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1)200人;(2)补图见解析;(3)分组后学生学习兴趣为“中”的所占的百分比为30%;对应扇形的. 圆心角为108°【解析】

试题分析:(1)用“极高”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解答; (2)求出“高”的人数,即可补全统计图;

(3)用“中”的人数?调查的学生人数,即可得到所占的百分比,所占的百分比?360,即可求出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试题解析:?1?50?25%?200(人).

o?2?学生学习兴趣为“高”的人数为:200?50?60?20?70(人).

补全统计图如下:

?3?分组后学生学习兴趣为“中”的所占的百分比为:

60?100%?30%. 200o 学生学习兴趣为“中”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30%?360o?108.22.(4)y=﹣x4﹣4x+3;(4)【解析】 【分析】

1;(3)点P的坐标是(4,0) 34

(4) 先求得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 然后再求得点C的坐标,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4,将点 (-3, 0) (x+4)

代入求得a的值即可;

(4) 先求得A、 B、 C的坐标, 然后依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到BC、AB,AC的长,然后依据勾股定理的,最后,依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逆定理可证明∠ABC=90°

(3) 连接BC,可证得△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BPO,可得值,可得P点坐标. 【详解】

解:(4)由题意得,抛物线y=ax4+4ax+c的对称轴是直线x=-∵a<0,抛物线开口向下,又与x轴有交点, ∴抛物线的顶点C在x轴的上方,

由于抛物线顶点C到x轴的距离为4,因此顶点C的坐标是(﹣4,4). 可设此抛物线的表达式是y=a(x+4)4+4,

由于此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A的坐标是(﹣3,0),可得a=﹣4. 因此,抛物线的表达式是y=﹣x4﹣4x+3. (4)如图4,

ABOB?代入个数据可得OP的BCOP2a=-1, 2a

点B的坐标是(0,3).连接BC.

∵AB4=34+34=48,BC4=44+44=4,AC4=44+44=40, 得AB4+BC4=AC4.

∴△ABC为直角三角形,∠ABC=90°, 所以tan∠CAB=

BC1?. AB3即∠CAB的正切值等于

1. 3(3)如图4,连接BC,

∵OA=OB=3,∠AOB=90°, ∴△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P=∠ABO=45°, ∵∠CAO=∠ABP, ∴∠CAB=∠OBP, ∵∠ABC=∠BOP=90°, ∴△ACB∽△BPO, ∴

ABOB?, BCOP∴323,OP=4, ?2OP∴点P的坐标是(4,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综合性大. 23.(1)作图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①以C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CB、CA于E、F;②以A为圆心,CE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G;③以G为圆心,EF长为半径画弧,④连接AH并延长交BC于D,两弧交于H;则∠BAD=∠C;(2)证明△ABD∽△CBA,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结论. 【详解】

(1)如图,∠BAD为所作;

(2)∵∠BAD=∠C,∠B=∠B ∴△ABD∽△CBA, ∴AB:BC=BD:AB, ∴AB2=BD?B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也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4.(1)﹣1、﹣1,﹣3、﹣3,﹣1、﹣2;(2)见解析,1. 【解析】 【分析】

(1)分别作出点A、B、C关于x轴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可得;

(2)作出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得到三角形,根据面积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

(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

A1(﹣1,﹣1)B1(﹣3,﹣3),C1(﹣1,﹣2). 故答案为:﹣1、﹣1、﹣3、﹣3、﹣1、﹣2; 1=1. (2)如图所示,△CC1C2的面积是?2×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轴对称变换的定义和性质. 25.(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1. 【解析】 【分析】

(1)连接OA,由OP垂直于AB,利用垂径定理得到D为AB的中点,即OP垂直平分AB,可得出AP=BP,再由OA=OB,OP=OP,利用SSS得出三角形AOP与三角形BOP全等,由PA为圆的切线,得到OA垂直于AP,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及垂直的定义得到OB垂直于BP,即PB为圆O的切线; (2)由一对直角相等,一对公共角,得出三角形AOD与三角形OAP相似,由相似得比例,列出关系式,由OA为EF的一半,等量代换即可得证. 【详解】 (1)连接OB,

12

∵PB是⊙O的切线, ∴∠PBO=90°.

∵OA=OB,BA⊥PO于D, ∴AD=BD,∠POA=∠POB. 又∵PO=PO,

∴△PAO≌△PBO. ∴∠PAO=∠PBO=90°, ∴直线PA为⊙O的切线.

(2)由(1)可知,?OAP?90?,

QFE?AB,

??ADO?90?,

??OAP??ADO=90?,

Q?DOA??AOP, ?△AOD∽△POA,

?ODOA?,即OA2?OD?OP, OAOPQEF是eO直径,

?OE是eO半径 ?OE?OA?1EF, 2QOA2?OD?OP, ?1???EF??OD?OP, ?2?整理得EF2?4OD?OP;

(3)QO是AC中点,D是AB中点,

2?OD是VABC的中位线,

?OD?11BC??6?3,

22QAB?EF,

??ADF?90?, ?VADF是直角三角形,

Q在RtVADF中,tanF?1, 2?tanF?AD1?, FD2?FD?2AD,

QFD?OF?OD,

?OF?FD?OD,则OF?2AD?3,

QOF、OA是eO半径,

?OA?OF?2AD?3,

Q在Rt△AOD中,OD?3,OA?2AD?3,

?由勾股定理得:

222OA2?OD2?AD2,即(2AD?3)?3?AD,

解得:AD?4或AD?0(舍去),

?OA?2AD?3?2?4?3?5,

?AC?2OA?2?5?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似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关系等知识,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26.(1)如图所示见解析,(2)当半径为6时,该正六边形的面积为183 【解析】 试题分析:

(1)先画一半径为a的圆,再作所画圆的六等分点,如图所示,连接所得六等分点,作出两个等边三角形即可;

(2)如下图,连接OA、OB、OC、OD,作OE⊥AB于点E,由已知条件先求出AB和OE的长,再求出CD的长,即可求得△OCD的面积,这样即可由S阴影=6S△OCD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了. 试题解析:

(1)所作图形如下图所示:

(2)如下图,连接OA、OB、OC、OD,作OE⊥AB于点E,则由题意可得:OA=OB=6,∠AOB=120°,∠OEB=90°,AE=BE,△BOC,△AOD都是等腰三角形,△OCD的三边三角形, ∴∠ABO=30°,BC=OC=CD=AD, ∴BE=OB·cos30°=3∴AB=63,

3,OE=3,

∴CD=23, ∴S△OCD=

1?23?3=33, 2∴S阴影=6S△OCD=183.

27.5 【解析】

试题分析:连接OC交AB于D,连接OA,由垂径定理得OD垂直平分AB,设⊙O的半径为r, 在△AC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CD=2,在△OAD中,由OA2=OD2+AD2,代入相关数量求解即可得. 试题解析:连接OC交AB于D,连接OA, 由垂径定理得OD垂直平分AB, 设⊙O的半径为r,

在△ACD中,CD2+AD2=AC2,CD=2,

在△OAD中,OA2=OD2+AD2,r2=(r-2)2+16, 解得r=5, ∴☉O的半径为5.

吉林省白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数学一模考试卷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phu73ydc102tjb2ixwe3xy6q955p4014v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