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感悟
教学批评中的几点技巧
临邑镇朱家胡同小学 季玉娥
如果说赞扬是抚慰人类心灵的一缕阳光,那么批评就是人类灵魂
赖以借鉴的一面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但人类的天性是“趋赏避罚”,批评一个人要比表扬一个人困难得多。在教学中批评更要讲究技巧和艺术。
批评要委婉。老师批评学生不应是那种劈头盖脸式、暴风骤雨式的,那样只会伤害师生感情,而达不到批评的目的。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教师若能巧妙的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必能使教育更轻松、更有效。一次上课时,我发现有个小男孩一直在做小动作,就多次暗示他,甚至走到他的跟前,但他还是不认真听讲。由于玩得太投入,他一不小心将文具盒能掉了。我一边讲课一边轻松地走到他的桌前,捡起他的文具盒。我停止了讲课,举起文具盒,眼睛盯着他,目光变得严厉。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小男孩也停止了小动作,抬起头看着我。我十分生气地说:“同学们,你们看,这个文具盒真调皮,上课的时候不为他的小主人服务,自己跑出来玩,太不像话了!你们愿意批评帮助他吗?”“文具盒,上课时,你应该端端正正地待在桌上,遵守课堂纪律。”“文具盒你太贪玩了!下次可不能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批评着文具盒。小男孩笑呵呵地听着,渐渐地,身体坐直了。此时,我见货后已到,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看,这名同学坐得多端正。不过,老师希望他对文具盒要求严格一些,别让他再贪玩!”小男孩
点点头,开始专心听课了。
不要在公共场合批评学生。在公共场合批评学生,看似立竿见影,但往往事倍功半。现场批评学生,本来是为了及时纠正错误,可是如果不注重场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该选一个宽裕的时间,找一个宽松的环境,创设一种和谐的气氛,待师生都静下心来在进行批评。面对学生的错误做法,老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心服口服,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不要在学生犯错后通知家长。学生犯错,老师请家长,要求家长配合教育,想法很好,但往往事与愿违。溺爱孩子的家长只听孩子的辩解,将怨气撒在老师身上,在孩子面前抱怨老师。家长对老师产生误解,学生对老师以后的教育会更叛逆。而大多数家长则把一腔怨气都发在孩子身上,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一顿痛打使孩子对老师和家长都不理解、不信任。这样很容易埋下祸根。
密切关注受批评的学生。我们在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批评教育学生之后,不能就万事大吉了,要多留心观察学生,看看我们的批评教育是否有效。如果学生在受到批评后疏远老师,证明他没有真正接受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找个恰当的时候,抓住其闪光点,多表扬其几句,再通过课下谈心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另外,教师也可以多向他的朋友、家长了解其近期表现,必须做到细致入微,让学生在接受教育后心服口服,快乐地改掉错误,不要和老师产生心理上的隔阂,甚至因受到批评而做出过激的行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