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ZnO+C2Zn+CO2↑;③ (赤铜和木炭粉反应)
(5)气体A中,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另一种生成气体,它的化学式是 ,该气体的用途是 (写一条)
(6)鉴别黄铜和黄金有多种方法,用灼烧法鉴别产生的现象及结论是 .
20.(13分)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是溶解在水中? 【查阅资料】
①15℃、101KPa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如下:
溶剂 溶解度
水 1.0
酒精 0.3
②15℃时,在酒精中氢氧化钠易溶、碳酸钠微溶. ③通常情况下,稀溶液的体积约等于溶剂的体积.
【实验设计】在15℃、101KPa时,制取二氧化碳并用于实验甲、实验乙.
【分析与表达】
(1)如果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那么氢氧化钠应 保存.
(2)实验前,两套装置都进行气密性检查,实验甲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
第6页(共25页)
(3)实验甲中,同时滴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是 (4)实验乙中,将氢氧化钠完全滴入锥形瓶中,注射器会自动向内移动并将酒精推入锥形瓶,活塞的移动速度是 .(填答案字母)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再变慢 实验乙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5)实验乙中,120mL酒精 (填“能”或“不能”)换成水,原因是 . (6)实验乙结束时,注射器中酒精体积为20mL,则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二氧化碳体积至少是 mL.
(7)由以上探究可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氢氧化钠反应,但实验乙的数据还不够准确,造成实验乙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写一条)
第7页(共25页)
2016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下列事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木材燃烧
C.钢铁生锈
D.食物腐烂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木材燃烧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 C、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3分)空气中的下列气体,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 A.He B.N2 C.O2 D.CO2
【分析】根据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等分析解答。 【解答】解: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等。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稀有气体包含的物质种类。
3.(3分)下列操作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A.静置
B.煮沸
C.过滤
D.吸附
【分析】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指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降低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或蒸馏.
第8页(共25页)
【解答】解:A、静置只能将不溶性的大的颗粒沉降,不能除去可溶的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错误.
B、煮沸的方法能将硬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正确.
C、过滤是把固体与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操作,能除去混合物中难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的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错误. D、吸附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而不能改变硬度,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软化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4.(3分)下列四种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硫酸钾 B.磷矿粉 C.氯化铵 D.硝酸钾
【分析】根据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常见化肥的使用注意事项解答.含有铵根离子的肥料和碱性物质可以反应能生成氨气.
【解答】解:含有铵根离子的肥料和碱性物质可以反应能生成氨气,所以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熟石灰是一种碱,显碱性,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氯化铵是铵盐,不能熟石灰混合使用. 故选C.
【点评】注意铵盐使用时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会发生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5.(3分)某同学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冒出,根据泡腾片主要成分分析,该气体主要是( )
第9页(共25页)
A.O2 B.N2 C.CO2 D.水蒸气
【分析】根据维生素C泡腾片中含有碳酸氢钠和柠檬酸,碳酸氢钠属于碳酸盐而柠檬酸属于酸,所以两者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解答.
【解答】解:在泡腾片中含有碳酸氢钠和柠檬酸,所以我们将泡腾片放入水中后,碳酸氢钠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方案设计与评价,了解猜想与事实的验证方法,并且要掌握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6.(3分)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其主要原因是(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加压时分子体积变小
D.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
【解答】解:6000L的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3分)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 C.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g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
第10页(共25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