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六:C
详解:小球角速度ω较小,未离开锥面时,设细线的张力为FT,细线的长度为L,锥面对
2
小球的支持力为FN,则有FTcos θ+FNsin θ=mg,FTsin θ-FNcos θ=mωLsin θ,可
222
得出:FT=mgcos θ+mωLsinθ,可见随ω由0开始增加,FT由mgcos θ开始随ω线
2
性增大,当角速度增大到小球飘离锥面时,FT·sin α=mωLsin α(α为细线与竖直方
22
向的夹角),得FT=mωL,可见FT随ω的增大仍线性增大,但图线斜率增大了,且该图线经过(0,0)点,综上所述,只有C正确。 题七:A 详解:由于椭圆形管道内壁光滑,小球不受摩擦力作用,因此小球从M到N过程机械能守恒,由于M、N在同一高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小球在M、N点的速率相等,B、D项错误;小球沿MPN运动的过程中,速率先减小后增大,而沿MQN运动的过程中,速率先增大后减小,两个过程运动的路程相等,到N点速率都为v0,根据速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可知,由于两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相等,因此t1>t2,A项正确,C项错误。
题八:D
详解:由题意,小球从O点无初速度滑入管道,而平抛运动的物体仅受重力且有一定的初速度,选项A错误;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需要下管壁对它有力的作用,因而除了受到重力,还受到管道的弹力,垂直管壁且沿图中b方向,选项BC错误、D正确。综上本题选D。 题九:C
详解:根据动能定理得P点动能EkP=mgR,经过N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可得
v23mgR4mg-mg=m,所以N点动能为EkN=,从P点到N点,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R-W=EkNR2
1
-EkP,即克服摩擦力做功W=mgR。质点运动过程中,半径方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设半径
2
v2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FN-mgcosθ=ma=m,根据左右对称,在同一高度处,由于摩
R擦力做功导致在右边圆形轨道中的速度变小,轨道弹力变小,滑动摩擦力Ff=μFN变小,所以摩擦力做功变小,即W>W′。那么从N到Q,根据动能定理-mgR-W′=EkQ-EkN ,Q点
3mgR1
动能EkQ=-mgR-W′=mgR-W′>0,所以Q点速度仍然没有减小到0,会继续向上运
22动一段距离,选项C正确。 题十:A
详解:小球从A经C运动到B的过程中,设在半圆形轨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f1,由动能定理有mg(H-h) -Wf1=ΔEk=0,小球从B经C运动到h'高度处的过程中,设在半圆形轨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f2,由动能定理有mg(h-h') -Wf2=ΔEk=0,而返回过程中,对于
同一个位置,速率小于原来的速率,压力变小,摩擦力变小,Wf1>Wf2,得(H-h)>(h-h'),则选项A正确。
题十一:(1)11 m/s (2)10.5 N (3)1.5 m
22详解:(1)从A点到B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μmgL=mvB,得vB=11 m/s ?mv02(2)从B点到C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vB?12121212mvC?2mgR 22vC在最高点C,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得F=10.5 N
R(3)小球从A点到E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12-μmg(L1+L)-μmgcos θ·sDE-mgsDEsin θ+W=0-mv0
2其中W=-Ep,得sDE=1.5 m。 题十二:(1)10 m/s (2)10 m (3)xBC≤5 m或xBC≥11 m
2mv0
详解:(1)设小车恰好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v0,则有mg=
R1212
由C点到最高点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vC=mg·2R+mv0,解得vC=10 m/s
22
(2)小车由最高点滑下到最终停在轨道CD上,
12
由动能定理有mg·2R-μmgxCD=0-mv0,联立解得xCD=10 m
2
(3)小车经过C点的速度vC≥10 m/s就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12
小车由A到C由动能定理得Fl-μmg(l+xBC)=mvC,解得xBC≤5 m
2
另一种情况是小车进入圆轨道时,上升的高度h≤R=2 m时,小车返回而不会脱离轨道, 由动能定理有Fl-μmg(l+xBC)-mgR=0,解得xBC≥11 m 综上可得,xBC≤5 m或者xBC≥11 m时,小车不脱离轨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