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解:A、碳酸氢铵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氢气+氧气C、石蜡+氧气
氨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
水,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
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钙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1.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21%
氧化钙+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
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
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分析】A、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正确;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错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正确,属于粉尘污染。
【解答】解:A、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不是质量分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错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正确,属于粉尘污染,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空气的污染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
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2.暖宝宝发热剂(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与氧气的反应。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暖宝宝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缓慢氧化放热 B.该实验中食盐的作用是加速铁粉的锈蚀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20%
【分析】根据铁粉与氧气反应会消耗装置内的氧气,可用于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与氧气、水分发生缓慢氧化时会放出热量,暖宝宝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缓慢氧化放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B、食盐能加快铁锈蚀的速率,该实验中食盐的作用是加速铁粉的锈蚀,故选项说法正确。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影响测量结果,必须保证足量,以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最终进入的水为55mL,集气瓶的体积为330mL,则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
×100%≈16.7%,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下列物质中,属于大气主要污染物,必须减少排放的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气
D.一氧化碳
【分析】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解答】解:A、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属于空气污染物,必须减少排放,故正确; B、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错误; C、氮气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错误;
D、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必须减少排放,故正确。 故选:AD。
【点评】熟记空气污染的途径,知道如何才能防止空气污染,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净化我们的空气而出力.
14.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空气的是( ) A.及时焚烧垃圾保护环境卫生 B.大量植树造林
C.出行尽可能坐公交车
D.工厂加高烟囱防止废气污染大气 E.使用清洁能源做饭
【分析】A、及时焚烧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 B、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
C、出行尽可能坐公交车,可以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D、高烟囱排放废气不会减少有害气体的形成; E、使用清洁能源做饭能够减少空气污染.
【解答】解:A、及时焚烧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利于大气的保护,故不符合题意;
B、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利于保护空气,故符合题意;
C、出行尽可能坐公交车,可以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利于保护空气,故符合题意; D、高烟囱排放废气不会减少有害气体的形成,不能防止酸雨,不利于大气的保护,故不符合题意;
E、使用清洁能源做饭能够减少空气污染,利于保护空气,故符合题意。 故选:BCE。
【点评】本题主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考查了环保问题,学生应知道能够引起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并增强环保意识,防止污染.
15.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态氧是一种淡蓝色液体
B.氧气难溶于水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 D.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
【分析】运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
体,加压降温可以使氧气变为淡蓝色的液体,温度再低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固体解答.
【解答】解: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加压降温可以使氧气变为淡蓝色的液体,温度再低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故选:AC。
【点评】有些认识不注意辨别时容易被误判误记,比如本题中的几项错误认识,仅仅是一字之差或顺序颠倒造成的,学习中要注意这一点.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参与. 【设计实验】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的A、B两套装置 (1)你认为合理的是 A (填编号).
(2)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红磷在装置内燃烧,发出大量白烟,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在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容器容积的 . 【改进实验】
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C实验,优点是: 环保,同时也利于实验的结果的准确. . (1)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这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写三点) 红磷的量不足 、 装置气密性不够好 、 没有等到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
(2)从实验现象分析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氮气约为
.能够得到
该结论主要是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是: 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