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考前提分卷(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1、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 A.顺向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2、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o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3、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 ) A.4±2 B.5±2 C.6±2 D.7±2
4、人格的核心是( )。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5、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 A.1岁 B.3岁 C.5岁 D.7岁
6、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予刺激( )。 A.获得 B.消退 C.分化 D.泛化
7、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 1 -
)。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一反应联结
8、下列哪个过程属于问题解决( )。 A.吃饭穿衣
B.漫无目的的幻想 C.猜谜语
D.回忆电话号码
9、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10、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11、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12、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13、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14、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 )。 A.命题 B.案例
- 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