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08记叙文阅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7 6:29: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③耕牛拉着木犁不停地奔走,大地被犁铧一梗一梗地翻起,一些藏在泥土里的生物被翻出,它们仿佛新生

的婴儿,好奇地东张西望,目视着 祝福,然后欢腾着加入了天地间万物

这个新奇的世界,在散发着热气的犁沟里慷慨地吟咏着一个个对未来日子的

的合唱。阳光像慈祥的母亲温暖的手掌,抚摸着大地被弄伤的肌肤,把和煦的晨风吹拂在伤口上,让能言会道的鸟儿为大地的阵痛歌唱。

④敬畏生命般我敬畏所有的土地。也许随便走进一片土地,这里就曾是我某个先人的出生地,他的胎胞子就埋在这片土地里。虽然他未曾光耀后人,是我们这个姓氏链条中微不足道的一环,却因了他的存在才使这个家族繁衍生息。也许他刚刚成家,还没有来得及看一眼襁褓中仅遗下的一丝孱弱的血脉就英年早逝了;也许他儿孙满堂寿终正寝;也许他家道中落,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也许他曾举足轻重,显赫乡里……但无论怎样,他就是衔接这个家族的一环,这个家族的存在就是因为他的存在,这个家族血脉的延续。我的老家留存着这么一个习俗:无论是翻地还是干别的什么,只要发现一块骨殖,只要确定是人的,就会极虔诚地烧半刀纸钱,磕三个响头,很庄重地找一块泥土把骨殖葬了。逢年过节给亲人的坟头烧纸时,也顺便给这个土丘烧几张纸。事实上,他们敬畏骨殖就是敬畏祖先,就是敬畏人的生命,就是敬畏土地。 (节选自《散文选刊》2018年5期)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试分析第③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一些藏在泥土里的生物被翻出,它们仿佛新生的婴儿,好奇地东张西望,目视着这个新奇的世界。

2.结合语境,品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

无论是翻地还是干别的什么,只要发现一块骨殖,只要确定是人的,就会极虔诚地烧半刀纸钱,磕三个响头,很庄重地找一块泥土把骨殖葬了。

3.结合选文第④段内容,试赏析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3分)

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

5.选文第④段作者写到“敬畏生命般我敬畏所有的土地”,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从中得到的启示。(5分)

七、[原创]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问题。(16分)

乡村的记忆 许卫国

有泥土,有花草树木,就有自然,就有庄稼,就有庄稼依偎的村庄。【A】土地是村庄的子宫,村庄是城市的

祖先。

村庄总有一两棵大树,它们可以是槐树,可以是柳树,也可以是松树、榆树、白果树等等,总之,它们成了村庄的旗帜,它们可以是路标,可以是村徽,可以是村民的骄傲,可以是淳朴热情村民的致意。总之,你循着这大树来,看到这大树,你就有归宿感,难免会激动起来。

门前的菜园子里,按照四季变化,阴阳五行种植白菜,黄瓜,紫茄子,红萝卜,青豆角……该什么季节吃什么,

菜园子前面一般都是池塘或河沟,浇水方便,排水也方便。池塘岸边多柳树, 顺其自然,天人合一。柳树喜水, 有水自然幸福成长,无水也不会干枯死亡。水是柳木的灵魂,柳木是柳树的尸体。乡村植物互相依存,千丝万你需要你,它们也不要你论功行赏,你不必去考虑谁结了什么果实,缕。丝瓜和葫芦、茶豆藤蔓可能搅在一起. 就摘取,瓜豆种类不同,它们的名字对于人类,都叫奉献。

村庄的老人德高望重,也谨言慎行,他们说话往往比领导有用;乡村妇女心直口快,也不掖不藏,语言常常不顾忌性别,她们也许少了粉黛,可打理的田里风景,做出的针线茶饭,都是美不胜收;乡村的孩子活泼爱动,夏天是水中游鱼,冬天是雪中狐狸,无衣不冷,赤脚无处不去,太阳晒不脱皮,水淹不死,虫咬不伤,高处掉下来,揉几下就康复。割草放牛,爬树翻墙头,偷瓜摘桃四处漫游。如今的孩子,身在童年,不知童年属于谁,童年如今已是遥远的记忆。

走向村庄,必然有几条小路,或许不平坦,或许不笔直,还有蔓草侵道,或有路两边高粱玉米夭折伏在路心,你不要顾及这些,它们不是故意,你一直往里走,看到袅袅升起的炊烟,听到鸡鸣狗叫,这就是你要去的地方,随便问一个老人、一个孩子你要找的人家,他们都会不厌其烦地指点,或者干脆就直接带你去你要去的人家,他会率先喊那家主人,根据他们自己的辈分,喊出对方的称呼——你家来亲戚了。

在村庄里你感受最深的恐怕是热情和宁静。热情是村民,宁静是夜晚,不过,也不一定,风、清香、狗吠、蝉鸣也可以有不尽的热情,村庄也随时可以宁静,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叽叽喳喳的鸟鸣也会让你除去浮躁,【B】你会像婴儿一样安详睡去,很多不该有的精神负载都在这里卸掉。

一个村庄可以错落散乱南北,也可以一条屋脊贯穿东西,但是,村民们谁也不会走错家门,谁都知道谁家锅大碗小,谁家悲欢离合,吵架的,有人去苦口婆心劝解;红白喜事的,有人去衷心祝贺或如丧考妣地同情。农活

时节,搭把手,帮个忙,你有,我有,大家有才是真有,全村家家喝西北

风,你一家喝稀饭也不踏实啊。

一个村庄从雏形那天起,经过几千年,几百年的演化,浓厚的家族意识,亲情氛围,村落文化,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形成一个村庄自有其道理,其生生灭灭也是自然存在的。为此,我所能做到的就是用粗陋的文字,记录一点将不再可能出现的景象物件,留作记忆吧。 (选自许卫国《乡村记忆》,有删改)

1.文章题为“乡村的记忆”,乡村给“我”哪些“记忆”?请分条概括其特点。(3分)

2.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A】处:土地是村庄的子宫,村庄是城市的祖先。(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为什么“不该有的精神负载”(很多不该有的精神负载都在这里卸掉。,你会像婴儿一样安详睡去:】处B【(2). 可以在这里卸掉?)

3.结合文本,说说作者对乡村有怎样的感情。 (4分)

4.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分)

◇叙事抒情散文 ◇

八、[原创]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问题。(17分) 回不去的老屋 邵玉田

父亲走的时候,老家的屋里还有母亲。冬去春来,炊烟升腾,一样有浓浓的期盼。

有一天,母亲也走了,陪伴老屋的只剩下门前一棵树,连屋后那些生生不息的竹子,也悄然无影了。我想象中,树,会绿了又黄,黄了又绿,而历经沧桑的老屋,只能是孤独、凄苦、木然的样子。因为原来的那个老家,已经不复存在了。

我怀念老家!我怀念老屋!如今,我蜗居在距离老屋几十公里的城市,每当站到与四邻隔绝的住宅阳台,看着飞过的鸟,就想着,那些鸟儿啊!是否可以把我如绸似绢的心语带去老家的老屋? 二十多年过去了,物异人非,而老家的老屋,那棵树和竹子,所有的一切,还历历在目,那是无法抹去的记忆。那些在梦中常常担心消失的景物,一旦真真切切地重现在我的眼前,就会生出一种悲喜交集的复杂的心绪。

那是新中国成立前祖父,之前的老屋在镇的后边,也只才三十来年,老屋在里下河的一个小镇。说是老屋

以一辈子的血汗钱购来的旧宅,门前有个厕所。立约前,说好总价含厕所在内。未曾想,之后的契约上却写成了厕所在外,不识字的祖父被人玩弄了,这事让他悔恨了一辈子。慈祥的祖父与孙儿们唯一严肃的话题就是:人不可以没有文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老宅拆迁,父母亲把房子建到了镇边。远离了喧嚣,反多了一份静谧与和谐。父亲把它看成是他这一代人创家立业的标志。从建房设计,到庭院的安排,每一个细节无不浸润着他的心血。门前有树,屋后有竹,这大概就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有树才能荫及他人,做人应学竹林七贤”的理念和情感所致吧!

只要是回到老屋,见不着父亲,就能料到肯定是在那些树和竹子旁边。父亲退休后,多数的时光

是在与它们耳鬓厮磨,与树和竹的浓情自然深厚。他看着树和竹子招来了鸟,看着孩子们在树下争抢那些果子、葡萄,看着我们子女过年过节聚拢在老屋,总是不由地抬头看那棵枝丫清晰的树,或者是那茂盛的竹子,是那样的深情,那样的目光如注,久久不离。

一棵树上的枝丫分了出去,在每年的春节又收拢在老屋,父母亲高兴得像过年。六七家子,拖儿带女,一下子老屋多了二十多口人,忙吃忙喝不算,光是晚上住宿打个地铺就要好多处,老屋铺天盖地被塞得满满的,最后父亲母亲只有把他俩安排在小厨房的锅灶旁。

一天忙下来,听着老屋传出一阵阵的欢声笑语,老人的心就醉了,在微醺中慢慢地开始鼾声如雷……而老屋这边依然是久久不愿入睡,大家谈着笑着,闻着身下稻草铺的幽香,享受暖和和的老屋,度过一个个无眠之夜。

有时候,子女们忙,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到老屋了。又是那风动的树,摇曳的竹影,向两位老人发出了信息,提醒他们该进城了。于是,俩人就收起老屋檐下的菜干,摘下树上的果子,挖出屋前屋后鲜嫩的蔬菜,搭上班车,

到城里各家各户“串联”了。

然而,每一次的串联都是短暂的,仅一两天的时间。那样的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回,无论子女们如何再三地央求,希望他们在城里多待些日子,他们总是笑着说:“你们一个个的都看到了就行了。”其实不说大家心里也很明白,他们的心里放不下老屋,老屋前后的绿色在缠绕着老人的情感。老屋,才是他们心灵唯一的驿站。

如今,老屋早已易主。父亲去了,母亲固执地要孤单一人在那里坚守,说是一定要等父亲过了三年,我怕她到时间不肯离开,硬是让她忍痛割爱,搬进城和子女团聚。 岁月在流逝,每一次回到故里总有些不舍。

老屋周围,树下,小小的竹林,处处有我往日的印迹,有我美好而温暖的回忆…… (选自“散文网”2018年2月)

1.作者说老屋“有我美好而温暖的回忆”,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所记录的回忆。(4分)

2.结合文章,说说你对“一棵树上的枝丫分了出去,在每年的春节又收拢在老屋,父母亲高兴得像过年”的理解。(5分)

)

分3.任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08记叙文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q8gg3z2ww8az813jgo32teb88j4i5005ug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