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基础知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18:46: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前儿童身体的发展 一 神经系统概述 1.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包括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组成,它们把中枢神经和全身的各器官联系起来。植物神经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布于内脏。 2.神经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 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3.神经系统活动的方式 (1)基本方式:反射

(2)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件形成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弧是不固定的,临时的,是一种高级伸活动。 (3)第一信号系统:动物只能对外界具体实物的刺激发生反应,形成条件反射,这种只对具体信号刺激发生反应的皮质功能系统。 (4)第二信号系统:人类除对具体信号刺激发生反应外,,还可以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人类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的皮质功能系统。 4.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 (1)对侧支配。胼胝体

(2)倒立分布且皮质区面积与功能相关。 (3)睡眠。睡眠是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 (4)动力定型。

若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重复多次后(强化),这种顺序和师姐就在大脑皮质上“固定”下来(神经联系的牢固建立),没到一定时间大脑就自然地重现这一系列的或,并提前做好准备,这种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就叫做动力定型。

(5)若有关的但皮质区域处于星峰状态,人脉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理解力、创造力也会大大增强,思维非常活跃,从而提高学习或工作的效率。否则,效果不理想。

(6)镶嵌式活动原则。

当人在从事某一项活动时,只有相应区域的大脑皮质在工作(兴奋过程),与这项活动无关的区域则处于休息状态(抑制过程)。

作用:这种“镶嵌式活动”方式,使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能有劳有逸,以逸待劳,维持高效率。

二、学前儿童神经系统发展的特点 1.神经系统发育迅速。 (1脑优先发育;(一岁后大脑神经逐渐网络化) (2 神经纤维逐渐髓鞘化; (脑的可塑性强

2.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顺序不均衡——先皮下,后皮质;

(三岁时小脑的发育基本和成人相同; 3岁左右大脑皮质细胞体积不断增大,8岁时大脑皮质的发育基本接近成人; 3.植物性神经发育不完善 4.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

(兴奋过程占优势[易疲劳、易兴奋];条件反射建立少;第一信号系统发育早于第二信号系统[右脑世界里,形象世界,具体的、鲜明、形象的事物感兴趣][直观教学]

5.脑细胞的耗氧量大

(在神经系统中,脑的耗氧量最高,幼儿脑的耗氧量为全身耗氧量的50%左右,而成人则为20%)

6.可利用的能量来源单一。 [糖提供] 三.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保育要点

1.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注意用脑卫生。 2.保证充足的睡眠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提供合理的营养,保证大脑发育、 5.积极开展体育锻炼

科学用脑的具体做法:

(1)利用“优势原则”让学前儿童兴趣盎然地投入他所从事的的活动中,培养学前儿童对事物探究的兴趣,发展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积极的思维能力; (2)利用“镶嵌式活动原则”,恰当安排学前儿童各项活动的时间、内容和方式。 (3)根据“动力定型”妥善安排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各环节,建立起良好的生活节奏养成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器官的发展与卫生保健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与触觉 一 眼

眼球是眼的主要部分。眼球壁分三层,由外膜、中膜和内膜构成。眼的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中膜 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眼睛的颜色是虹膜的颜色) 屈光不正:

眼睛要看清东西,外界物体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球折光系统的作用,物象必须恰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如果物象落在视网膜之前或之后,事物就模糊,视力就不好,这就叫做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可分为近视、远视、散光、老花。

学前儿童眼球的特点 1.生理性远视。

学前儿童的眼球前后距离较短,物体往往成像于视网膜的后面。5岁左右,就可以达到正常的视力。5岁左右就可以达到正常的视力。 2.晶状体的弹性较大。

3.发现儿童斜视要早治(当两眼向前平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均称)

4.尽早发现弱视

弱视是指视力低下但又检查不出眼睛有器质性病变眼疾。 弱视的最佳治疗年龄:3-6岁

(常规遮盖法:平日遮盖健眼,以提高弱视眼的视力,配合一些需精细目力的作业。如穿小珠子、剪纸等),定期复查,以决定遮盖的时间长短。 5.学前儿童眼的保育要点

(1 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2 为学前儿童提供良好的采光环境、适宜的读物和教具; (3 注意眼的安全和卫生,预防眼外伤; (4 定期检查学前儿童的视力; (5 接受和发展学前儿童的辨色力; (6 供给足够的营养 二 耳

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和中二是声波的传导装置。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鼓室和三块听小骨组成,三块听小骨指锤骨、砧骨和镫骨。内耳由半规管、前庭、耳蜗组成。

学前儿童耳的特点

1.外耳道壁骨化未完成。 2.咽鼓管短、粗,倾斜度小 3.脑膜血管与鼓膜血管相连

4.耳蜗的感受性较强,对噪声敏感。

5.一些药物会损害听神经,引起药物性中毒。

学前儿童耳的保育要点

1.禁止用锐利的工具给学前儿童挖耳 2.做好中耳炎的预防工作 3.避免噪声的影响 4.避免药物的影响

5.发展学前儿童的听觉

三、嗅觉和味觉——鼻和舌 四、触觉

皮肤的生理功能

感觉作用; 代谢作用;保护机体;分泌与排泄作用 1.学前儿童皮肤的特点 (1保护功能较差

(2调节体温的功能差 (3皮肤的渗透作用强 (4 感受刺激不敏锐

2学前儿童皮肤的保育要点

(1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2注意衣着卫生

(3不用刺激性的化妆品,不应佩戴各种首饰

(4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的冷热适应能力(空气。太阳。水【三浴】) (5 防中毒 (6 防烫伤

第三节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发展与卫生保健 一运动系统概述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骨和骨连接组成人体的指甲,称为骨骼,运动时起着杠杆的作用。

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及骨连接组成,约占体重的20%。具有构成人体支架、支持体重、保护内脏器官和造血等功能。

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骨膜【营养作用】 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有机物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 无机物使骨变硬变脆、

二、学前儿童运动系统发展的特点 1.学前儿童骨骼的特点 (1骨膜比较厚 (2全是红骨髓

(3有机物多、无机物少,柔韧性大而强度低,容易弯曲变形 [一旦发生骨折,常会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成为“青枝骨折”] (4骨在不断生长,骨化未完成

(5关节灵活性好,牢固性差。[容易脱臼]

新生儿的颅骨没有发育完全,有前卤和后卤之分,,前卤闭合:12-18个月 后卤:2-4个月最晚闭合

可以根据腕骨的多少判断骨骼发育的年龄,称骨龄

成人 脊柱 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出生3个月 颈曲 6个月 胸曲 1岁 腰曲 2. 学前儿童肌肉发展的特点 (1肌肉收缩力差,容易疲劳 (2 大 、小肌肉群的发育不同速 三、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1.培养儿童各种正确的姿势,防止脊柱和胸廓畸形 2.合理组织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1 多晒太阳,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2全面发展动作 (3 保证安全,防止伤害事故

3.供给足够的营养

4.衣服、鞋帽应宽松适度

第四节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发展与卫生保健

搜索更多关于: 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基础知识 的文档
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基础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qbrr50pgp57ejb0pt7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