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行业的绩效管理研究(含华为案例分析)
高科技企业作为高新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各项投入高、面临风险大,但项目收益高、成长速度快的基本特征,是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随着市场发展加速、外部竞争环境日益激烈,高科技企业要实现长远稳定发展,需借助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推动高科技企业规整内部评价模式、降低运营风险、激发研发创新、激活企业整体潜力。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高科技行业具有从业人员学历高、技术强、工作过程难以监控、工作成果较难评估、组织架构常变动等特点,显著区别于其他传统行业,这些特点往往使高科技行业在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时面临挑战。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正略咨询将从绩效管理背景、绩效管理路径这两个方面对高科技行业绩效管理进行研究,并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一、高科技行业绩效管理背景
01、高科技行业特点
1.各项投入高
高科技行业运用高尖端科技为市场提供高技术产品或服务,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企业。为保持科技技术活力,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方面需要远高于传统行业的投入。
在人才方面,当前技术更迭速度快、前沿领域范围广、高尖端技术攻关难度大,需要大量专业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
在设备方面,因研究开发步骤环环相扣、研究过程严谨,需要高性能、高精度、高运算的相关器材设备进行支持;
在资金方面,研究过程中往往需要资金持续稳定投入,以支持研究推进、应对突发状况、确保研究正常进行;
在时间方面,研发周期相对较长,同时科技研究存在不确定性,无法精确控制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研究项目周期往往无法确定。
2.面临风险大
高科技行业不确定性强,在技术、市场、竞争、管理等方面面临多种风险。
技术风险包括研发前成果的不确定性、研发中产品效果的不稳定性、研发后技术发展前景和寿命的不可控性;
市场风险包括应用层技术面市后市场接受能力、接受时间的不确定性;
竞争风险包括同一技术领域不同企业的竞争,以及同一时间维度不同技术的竞争;
管理风险源于企业对市场的高敏感度,市场变动倒逼企业重新定位研发重心、调整组织架构及战略方向;另外,企业常因过于重视技术和产品开发创造而忽略了组织管理的调整和创新,从而面临管理能力薄弱、管理形式单一等困境。
3.项目收益高
高科技企业的高投入、高风险,往往伴随高收益。
一方面,技术创新带来的高效率、多功能、高质量等优点,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完善了用户体验,为产品带来更高的附加值,实现高收益;
另一方面,技术知识垄断能占据稳定的市场份额,创新技术垄断利润往往只高不低。
4.成长速度快
高科技行业的商业基础是知识产业,商业核心是科技创新,高技术人才占比极大,市场需求相对独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高科技行业的整体发展方向将跟随时代浪潮迈向更高等级的创新,具有高学历背景、个人素质过硬的行业人才也将加快行业的成长速度。
另外,由于高科技行业行业壁垒高,市场需求空间大,项目可维持较高的利润水平,项目带来的高收益以及技术的积累将进一步助推行业成长,形成正向循环。
02、高科技行业绩效管理特点及挑战
1.管理对象特点
高科技行业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及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压力,其企业在选择人才时更青睐学历背景高、专业技术过硬、创造能力与应变能力强的年轻从业者。此类从业者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背景好,整体素质高,具有更开阔的视野;
(2)求知欲强、创新性高,不满足于一般性事务工作,对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更感兴趣,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学习速度快;
(3)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大部分年轻从业者正处于职业规划的初期,期待发挥自己学识专长、实现自我价值,追求自由活跃的工作氛围和公平公正评价体系,注重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4)流动性高,高科技行业从业人员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竞争力,具有较高的职业选择主动权,倾向于流向发展前景好、成长机会多的企业。
根据以上特点,高科技行业在人员管理的角度需要激发员工核心创造力、提高个人主观能动性、提升工作效率。也要为员工营造宽松自主的工作环境的同时,也要注重个人绩效评价及职业发展。
2. 工作内容特点
高科技企业以高科技创新创造为主,员工工作方式灵活、工作环境易变,工作过程具有极大的非流程化特点和主观性,难以实施督察。
(1)工作流程难固化:高科技企业员工从事创造性工作,工作步骤和流程难以固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