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制订人:戴宗群 教研室主任:戴宗群主任 日期:2006年6月
第一部份 大纲说明
【1】 课程编号:062005 【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3】 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实务 【4】 先修课程:《进出话柄务(一)》 【5】 后续课程:《进出话柄务(二)》 【6】 总学时:42学时 【7】 总学分:3学分
第二部份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课程性质、目的与要求
国际物流是一门新兴学科,国际物流的进展趋势日趋迅猛,国际货运代理在国际物流的运作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相关业务和理论的学习研究,能够活着界范围内增进物的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域间的合理流动,通过科学、合理的货运代理业务,使物的流通在跨越国界的进程中,做到流通方向最合理、流通的时空最适当、流通的本钱最经济、流通的效率最高、流通制造的效益最大,而且由此能够增进世界经济和谐进展,改善国际、地域间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交流,使国际经济格局取得良性进展。
本课程从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大体概念和相关知识动身,在介绍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一样知识的基础上,围绕货运代理如何配合国际物流的运作,说明了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商检、报关、国际货运代理如何配合国际物流运作等,介绍了国际贸易口岸的大体知识,国际物流的散布状况,详细说明了国际
物流的货物运输方式、货运代理的租船业务、国际物流仓储包装等业务进程;同时通过网络环境的上机实验,让学生熟练把握出口单证的种类及制作。本课程注重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知识的有效性与操作性。 【2】学时分派表
本课程为考查课,共42学时,3学分,具体学时分派如下表所示:
序号 导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内容 国际物流管理 国际物流概述 国际物流的发展 国际物流管理在各国的发展 国外物流基本经验给上海带来有益的启示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复习答疑 合计
面授学时 1 4 2 6 2 备注 国际物流管理的内容 国际物流运输管理 国际物流保管 非贸易物品的国际物流 信息技术在国际物流中的应用 国际物流研究的新动向 6 6 6 2 4 2 1 42 第三部份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国际物流概述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物流的概念
国际物流确实是在不同国家之间展开的商务活动中,与商品移动相关的运输、配送、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信息治理。 第二节 国际物流的狭义明白得
当生产和消费别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域)独立进行时,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距离离和时刻距离,对物资(商品)进行物理性移动的一项国际商品贸易或交流活动,从而完成国际商品交易的最终目的,即实现卖方交付单证、货物和收取贷款,而买方同意单证、支付货款和收取货物的贸易对流条件 第三节 国际物流的特点 一、物流本钱较高
二、物流环境存在不同,环境适应性要求高,风险也大 三、物流系统范围更广,需要国际效劳业的支持 四、必需有国际信息系统的支持 五、需要高层次的物流治理人材 六、国际物流标准化的要求较高 2.教学要求:
(1)重点把握:国际物流的概念 (2)一样把握:国际物流的狭义明白得 (3)了解:国际物流的特点
第二章 国际物流的进展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物流治理的进展历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