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制过程味精发红的原因分析与措施
朱卫华
宁夏伊品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宁夏 750100
指导教师:姚澍晖
摘要:味精销售市场除了检验味精的各项理化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外,逐渐形成了以味精晶型,大小,外观,色泽作为味精质量的评定标准。本文针对味精发红的质量问题,从工艺、设备、生产操作、原辅材料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措施防止味精发红,提高味精质量。 关键词:味精质量 ;发红; 原因;措施
味精生产企业把味精质量作为生产的重要环节来抓,不仅是因为味精质量决定了产品的销售,品牌的推广和企业经济效益。而且更直接体现了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效果。长久以来,在国内味精销售市场上,除了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8967-2000)来检验味精各项理化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外,逐渐形成了以味精晶型、大小、外观、色泽作为味精质量优劣的评定标准,进而影响了味精的销售价格。
我公司味精精制生产采用如下工艺:谷氨酸与纯碱或离子膜液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谷氨酸一钠,中和后的溶液加入粉状活性炭脱色,硫化碱除铁后,经箱式压滤机过滤。再经K-15颗粒活性炭炭柱脱色后,进入真空低温浓缩结晶罐结晶。结晶完成后经分离、烘干、筛选、包装等过程便得到成品味精(详见图1味精生产工艺流程图)。在实际生产当中曾经连续出现过味精溶液经过真空低温浓缩结晶,放罐至助晶槽调节浓度后。在进行离心分离和烘干筛选时出现半成品湿味精、筛选后的成品味精颜色均呈现不同程度泛红色或黄褐色现象。在出现了味精发红的质量事故之后。经过生产技术人员对工艺、设备、生产操作、原辅材料等环节深入细致的排查,对整个生产系统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分析。进行了相关设备改造、工艺技术调整、加强质量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最终在短期内解决了导致成品味精发红而影响产品质
1
味精生产工艺流程图 谷氨酸 水 Na2CO3或NaOH 谷氨酸中和 粉炭 脱色除铁 NaS 板框压滤 K-15炭柱脱色 浓缩结晶 母液 离心分离 湿味精 干燥 循环10—13轮老母液去提取水解后加入发酵液提取谷氨酸 晶种 筛选 20目晶体粉碎 成品包装 次品回溶或做粉体味精
2
量的诸多不利因素。确保出厂味精洁白晶莹,质量稳定。就此与广大味精生产工作者们进行探讨。 1 成品味精发红的原因
1.1 谷氨酸钠溶液(以下简称料液)中铁离子、色素等杂质浓度高
1.1.1 谷氨酸质量差,使较多铁离子、硫酸根离子、色素、残糖、蛋白、胶体类物质由中和过程进入料液内。
1.1.2 原辅材料的金属离子、盐分、色素含量高。如纯碱、离子膜液碱、活性炭、硫化碱,软化水等。
1.1.3 硫化碱溶解后没有经过沉淀,取清液用于除铁。而是将浑浊的含有很多杂质的硫化碱溶液加入料液进行除铁操作。
1.1.4 各工段的回收设备,生产环境中跑冒滴漏的料液、味精粉尘等已受到污染却投入料液中。
1.1.5 谷氨酸中和过程中加碱速度过快,导致局部高温过碱性生成副产物。 1.2 料液中的铁离子在硫化碱除铁操作中因硫化碱溶液加量不足而未除尽 1.3 料液脱色质量差
1.3.1 未脱色料液自身硫酸盐、色素等杂质多,难于脱色。 1.3.2 脱色用粉状活性炭脱色力差。
表1 福建产粉状活性炭与陕西产含水粉状活性炭脱色效果试验结果。(加炭量为干重,透光用581光电比色计测得)
名称 中和液定容浓度pH ml 干炭 500 湿炭 500 Be′ 加炭量 g 搅拌时间温度 25ml过滤时间 透光率 min ℃ min % 21 21 6.4 6.4 5 5 20 20 45 45 15 11 73.4 76.8 由表1可知两种活性炭在试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质量相对较好的湿炭不论从滤速,还是过滤后中和液的透光都较干炭要好。 1.3.3 活性炭加量不足。
1.3.4 活性炭脱色过程中的料液pH、浓度、温度、搅拌时间等工艺指标控制不准确,达不到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
1.3.5 K-15颗粒活性炭炭柱过滤倍数超过工艺要求,但未及时安排再生处理。导致脱色、除铁能力下降。
3
1.4 结晶过程中结晶罐罐温超过80℃以上,持续的时间长,生成焦谷氨酸和经美拉德反应生成的色素 1.5 蒸汽品质差
1.5.1 锅炉软化水水质不合格或锅炉炉水指标不稳时,锅炉运行出现汽水共腾使蒸汽品质急剧恶化。蒸汽中夹带含有杂质、盐份、色素、氧化物的炉水进入结晶罐加热室。从而使结晶用的蒸馏水受到污染。
1.5.2 锅炉运行负荷突然加大时,蒸汽带水量大(例如发酵空消大罐)。危及结晶用水。
1.6 锅炉房和精制车间内分汽缸没有开启疏水阀或定期排污。 1.7 蒸馏水收集罐和结晶用蒸馏水箱没有定期的排污和清洗。
1.8 夹套式结晶罐外部碳钢夹套经蒸汽冲刷腐蚀、氧化。使蒸馏水带有杂质,氧化物。尤其是间断运行的夹套式结晶罐此类情况更为严重。
1.9 短期停止运行的结晶罐再次上罐(特别是冬季),由于暖管操作不当或冷凝水排出速度慢导致水击振动后,蒸汽管道,结晶罐加热室,冷凝水排出管路内壁附着的铁锈、杂质、氧化物进入蒸馏水收集罐后。回用于结晶罐用水,育晶槽调浓度,给成品带来污染。 2 采取相应的措施
2.1 提高料液质量,尽最大可能的降低料液内铁离子,色素等杂质的含量 2.1.1 加强谷氨酸提取生产工艺控制,通过全过程质量控制提高谷氨酸质量。使湿谷氨酸含量、透光、水分、硫酸盐等理化指标达到控制标准。
2.1.2 原辅材料的质量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分析化验,不合格坚决不允许用于生产。
2.1.3 硫化碱在用热水完全溶解至16Be′后,充分沉淀取清液用于除铁操作,用至下部将沉淀物排放废弃。
2.1.4 对各工段回收的料液,粉尘进行分级,对污染严重,没有回收价值的必须废弃。
2.1.5 谷氨酸中和过程严格控制加碱速度和中和温度,防止局部高温过碱生成副产物。
2.2 加强除铁操作中硫化碱溶液加量控制和除铁效果的检验。 2.3 提高料液脱色质量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