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 教学设计
课题 单位 数学目标及解析 数学问题诊断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创设探究的情境,达到学会本节课所学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 作者 来源学科网ZXXK]3.培养学生积极的思考、动手、观察的能力,使学生感悟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本节课主要是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由于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探究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引例﹑判定方法1,而本节课内容在探究方法上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本教学注意方法上的“新旧联系”,以帮助学生形成认知上的正迁移。此分析 外,由于判定方法2的条件“相应的边的比相等”在应用中容易让学生忽视,所以教学时采用了“小组讨论+集中展示反例”的学习形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重难点分析 1.重点:会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 2.难点:怎样选择合适的判定方法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教学过程 环节 问题与设计 温故知新 ADE设计意图 C一、温故知新 1.如图:DE∥BC,AD=2,BD=3,DE=2,求BC. B 2.如图:BC=DE,AB=EF,AD=CF.求证:∠A=∠F. AF BCDE1
二、合作探究 探究1:温故知新练习2中△ABD和△FEC相似吗?如果相似,那么它们的相似比值是多少?给我们什么启发? 分析: △ABD和△FEC相似相似比值是1;全等三角形是特殊的相似三角形. 探究2: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分别画两个边长分别是AB=2,BC=3,CA=4和A′B′=3,B′C′=4.5,C′A′=6的两个三角形, (1)计算: 本教学注意新旧知识点的联系,以帮助学生形成认知上的迁移。 ABBCCA,,,发现什么? A?B?B?C?C?A?ABBCCA2===(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A?B?B?C?C?A?3(2) 度量并比较∠A与∠A′的大小、∠B与∠B′的大小、∠C与∠C′的大小. (3)△ABC与△A′B′C′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 改变k值的大小,再试一试. 来源:Zxxk.Com]ABBCCA探究3:如图,在△ABC和△A′B′C′中==, A?B?B?C?C?A?求证:△ABC∽△A′B′C′ 分析:要证明△ABC∽△A′B′C′,可以先作一个与△ABC全等的三角形,证明它与△A′B′C′相似.这里所作的三角形是证明的桥梁,它把△ABC与△A′B′C′联系起来. 证明:在线段A′B(或它的延长线)上截取A′D=AB,过点D作DE∥ B′C′,交A′C′于点E, 根据前面的结论可得△A′DE∽△ 2
A′B′C′. ∴ADDEAE?? ''''''ABBCACABBCCA==, A′D=AB ??????ABBCCAA''分组活动探究,初A'又∴AECA= ''??ACCABCB''步感知结DE论。 C'∴A′E=AC 同理DE=BC ∴△A′DE≌△ABC ∴△ABC∽△A′B′C′. 【结论】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举一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 对教材的概念、性质进行针对性的练B、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 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以便学生对反三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巩固练习: 1.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矩形都相似 来源:Zxxk.Com]C、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D、所有的正八边形都相似 2.判断△ABC和△A′B′C′是否相似:其中 来源:Z§xx§k.Com]AB=3,BC=4,AC=5,A′B′=6,B′C′=8, A′C′=10 ( ) 3.判断△ABC和△A′B′C′是否相似:其中 3
AB=3,BC=5,AC=7,A′B′=3,B′C′=5, A′C′=7 ( ) 基础知识进行巩固。 趁热打铁 四、典型例题及变式练习 例1.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BC和△A′B′C′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通过例题和一些变AB=4,BC=6,AC=8,A′B′=12,B′C′=18, A′C′=21; 式练习,变式练习 让学生明(1)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BC和△A′B′C′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确解题方AB=10, BC=8, AC=16, A′B′=16, B′C′=12.8, A′C′=25.6; 法和格(2)如图,判断△ABC和△DEF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式,还有是加强对 (3)在△ABC与△DEF中,已知AB=2,BC=3,CA=4,DE=FD=来源:Zxxk.Com] 2,△ABC与△DEF相似吗?并说明理由. 311,EF=,23形判定2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对这个知识得到巩固。 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加深记忆,相似三角(4)要制作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框架,其中一个三角形框架的三边长分别为4、5、6,另一个三角形框架的一边为2,它的另外两边长应是多少? 画龙点睛 五、小结与收获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目前学习了两种,一是: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二是: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