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十二 环境保护
[高考研究]
高频考点总揽 高考命题切入点 大气污染与防治 水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与防治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防治 其他污染与防治 生态问题及其保护 资源利用与保护
超重点1 环境污染与防治
【高考真题再现】
1.(2016·高考全国卷Ⅰ)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下图)。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常见生态问题及其保护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智慧解题]
[尝试解答] 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2.(2016·高考全国卷Ⅱ)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 2 760 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智慧解题]
[尝试解答] 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品,实行分类回收。
【规律技巧整合】
1. 掌握“环境污染类”题目的思维流程
2. 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原因、治理措施的分析思路 (1)环境污染问题产生原因的思路分析
①分析主要的人类活动,找出污染源、污染物。
②分析污染形成的环境因素,如水体的自净能力、地形的封闭程度、大气的稳定程度、热量条件等。
(2)环境污染问题治理措施的思路分析
【模拟演练提能】
1.(2019·武汉调研测试)潮州市处于丘陵地带,城市规模较小,工业发展较慢,支柱产业为陶瓷产业,陶瓷生产过程对大气质量产生影响。下图示意潮州市某年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
(PM10)、气温、降水量和气压的月变化。
指出潮州市空气质量的冬、夏季差异,并说明原因。
答案:潮州市空气质量夏季优于冬季。因为潮州市主要发展陶瓷产业,产生较多的粉尘;冬季空气稳定或污染物不易扩散,对粉尘(可吸入颗粒)的沉降作业弱。(夏季反之)
2.(2019·高考全国卷Ⅰ)19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当地通过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下图示意运河及水系位置关系。
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
解析:工程修建前,“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该工程修建后,改善了市区河道及密歇根湖的水质。但是运河修建“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
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使得伊利诺伊河水质下降,污染物增多,同时密西西比河及五大湖相连通,使得生物活动范围更大,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答案:市区河道和密歇根湖邻近水域污染程度降低,河湖水质得以改善;伊利诺伊河水量增加的同时污染物也增加,污染物还会通过河水和侧渗过程污染周边及下游地区;伊利诺伊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密西西比河流域南北跨度大,其下游地区与五大湖区地理环境差异巨大,水系连通后两大流域水生生物相互干扰,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超重点2 生态问题及其保护
【高考真题再现】
1.(2019·高考全国卷Ⅲ)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智慧解题]
[尝试解答] 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利用淡水灌溉淋溶(洗);夏季时去掉棚膜,利用雨水淋溶(洗);客土置换。
2.(2019·高考全国卷Ⅱ)韩国首尔市的清溪川,历史上是一条著名的河流。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清溪川的水质迅速恶化,后被覆盖为暗河,并在其上兴建了高架道路。2003年当地启动“清溪川复原工程”:恢复自然河道;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建设独立排污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隔离处理;拆除高架道路,兴建各具特色的横跨河道的桥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