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
4-2
考试说明 2020届化学中考复习精讲精练系列
化学式和化合价
1、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3、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4、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
知识体系
1
知识点01 化学式 知识梳理 1、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表示的意义 表示一种物质 宏观 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素组成 表示该物质的 一个分子(或一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个原子) 微观 表示构成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 成(或构成物质的粒子个数比) 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3、化学式的书写
(1)单质:用元素符号或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数字来表示,如C、S、O2等。
(2)化合物:根据化合价书写已知化合物的化学式,一般按排序(一般正价在前,负价在后)、标价、定数
的方法书写。
表示一个铁原子 以CO2为例 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表示铁由铁元素组成 以Fe为例 表示铁这种物质 典例分类 【命题点一】化学式的书写
【典例】(2019秋?四川月考)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
A.碳酸钠、小苏打、Na2CO3 C.碳酸氢钠、纯碱、NaHCO3 【答案】D
【解答】A.碳酸钠俗称苏打、纯碱,其化学式为Na2CO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故不合题意。B.HCl
2
B.氯化氢、盐酸、HCl D.氢氧化钠、烧碱、NaOH
的水溶液俗称为盐酸,溶质为HCl气体,而不是氯化氢气体俗称盐酸,故不合题意。C.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不合题意。D.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NaOH,俗称烧碱、烧碱、苛性钠。故符合题意。故选:D。
【命题点二】化学式的意义
【典例】 下列同学对“SO2”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错误。故选B。 【点拨】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考试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化学式的书写
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组成、构成、分类及其类别辨析,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的规律和原则,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等
【变式训练】
1.(2019秋?重庆月考)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物质,又能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原子是( )
A.N2
B.Ar
C.O
D.SO3
2.(2019秋?开福区校级月考)水的化学式为H2O,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关于这两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氢分子 B.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
3
C.都含有两个氢原子 D.都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3、【2018年湖北省咸宁市】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和化学式均正确的是
A.碳酸钠 纯碱 NaCO3 B.氢氧化钙 生石灰 Ca(OH)2 C.银 水银 Ag D.固态二氧化碳 干冰 CO2
知识点02 化合价及应用 知识梳理 1、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1)化合价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之分。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①位置:元素符号正上方;②书写顺序:先写正负,后写数值。 (3)化合价规律:
①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②氢元素通常显+1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 ③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④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⑤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归纳: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钡钙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硫都齐全。 ⑥根的化合价:-1价OH-,NO3-;-2价SO42-,CO32-;+1价NH4+。 2、化合价的应用
(1)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一般把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左边,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右边,将正负化合价的绝对值相约至最简整数后,将其交叉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即十字交叉法)。 (2)根据化学式确定化合价
依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规则,根据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根价的原则,计算确定。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