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基础》作业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5)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汽车制动全过程有 驾驶员大脑接收信息 时间 脚移向制动踏板 时间 制动力增长 时间和 放松制动器 时间四个阶段构成。 驾驶员行动反应阶段 制动系统协调阶段 制动最大效能阶段
2.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可分为中性转向 不足转向 和 过渡转向 三种转向特性,具有 不足转向 转向特性的汽车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3、汽车制动距离随制动初速度的 增大 、车重的 增加 、和附着系数的 减小 而增长。
4、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是指 抗热衰退性能 和 抗水衰退性能 。 5、汽车的地面制动力取决于 制动器 制动力,同时要受到地面 附着 条件的限制。
6.具有不足转向特性的汽车,其转向半径 小于 同样条件下 中性转向 的转向半径, 故称为不足转向。
7.制动性评价指标有 制动效能 、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
8.对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为固定比值的汽车,只有在 同步附着系数 的路面上制动时才能使前后轮同时抱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汽车燃料经济性 汽车以最少的燃油消耗完成单位运输工作量的能力。
0
2、地面制动力 汽车制动时地面作用于车轮与行驶方向相反使汽车制动而减速行驶的外力。
3、主动安全性 汽车本身防止或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汽车的制动性、操纵稳定性。
4、操纵稳定性 汽车的操纵性是指汽车能够确切地响应驾驶员操纵指令的能力,稳定性是指汽车抵抗外界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二者密不可分,一般通称为汽车操纵稳定性。
5、制动器制动力 在轮胎周缘为了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力Fμ。
6、被动安全性 发生交通意外事故时,汽车本身减轻人员受伤和货物受损的性能。
7、制动力分配系数 前轮制动器制动力Fμ1与汽车总制动器制动力Fμ之比。
8、制动方向稳定性 指制动时汽车按驾驶员给定方向行驶的能力,即在制动时汽车能否会发生制动跑偏、侧滑或失去转向能力。 三、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每题1分,共16分)
1.试验表明,一般发动机在较低的转速范围和低负荷率时,其经济性较好。(× )
2.为了提高汽车的经济性,变速器应适当增加档位数。( √ )
3.当地面制动力达到附着力数值后,地面制动力随着制动踏板力的上升而增加。( × )
4.制动效能稳定性的主要内容是指汽车行车制动系统的涉水稳定性。
( × )
5.汽车制动距离与地面附着系数有关,与重心无关。(√ )
6. 对于有过多转向的汽车,当其车速超过临界车速时,转动转向盘汽车会发生激转而侧滑或翻车。(√ )
7. 汽车在紧急制动时,制动距离随制动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随道路附着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
8. 雨天行车制动时,车轮很容易抱死滑拖,这是由于地面的制动力过大。( × )
9. 近年来,盘式制动器被广泛应用于高速轿车和重型车辆的原因是由于盘式制动器制动效能比鼓式制动器高。(√ )
10. 汽车制动时,左右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特别是前轴左右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是产生制动跑偏的主要原因。( √ )
11. 为保证行车安全,汽车涉水后应踩几次制动踏板。( √ ) 12. 汽车高速行驶时,若汽车后轮抱死,容易发生侧翻。( √ ) 13. 子午胎比普通斜线胎的行驶稳定性好。( √ )
14. 对于普通行车制动系统来讲,汽车制动时的最佳状态是后轮先抱死,然后前轮抱死。( × )
15. 汽车制动后,轴荷发生重新分配的结果是后轴载荷增加,前轴载荷下降。( × )
16. 汽车制动时,若前轴先抱死就可能发生前轴侧滑。( × ) 四、简答题(共50分)
1、 简述汽车上常用的润滑材料种类和用途。(10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