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及其改善思路的分析
作者:张睦晗 林丹
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5期
摘 要:近年来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处理此问题,以缓解社会矛盾,维护人民利益。本文通过对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此现状的思路。 关键词:收入分配;现状;改善思路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131-01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与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各阶层居民收入分为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而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相对称,它是在平等竞争的环境下由等价交换来实现的。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平均不等于公平,甚至是对社会公平的背離。 一、我国收入分配现状
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5,而根据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处于0.3-0.4之间被视为合理区间。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域收入差距较大。我国的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地域经济。在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近几年来,中西部地区一些省份发展比较快。并且在金融危机以后,中西部受影响较小,东部受影响大,但这并不能改变东部高于西部的现状。
(二)城乡收入差距十分显著。在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中,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要比农村快很多,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收入差距的逐渐拉大,并形成高、中、低各种层次的收入阶层。如果比较城镇、农村居民所拥有的福利及其实物补贴,如公费医疗、财政补贴、养老金保障、等,城乡收入的差距则会更大。并且城乡二元结构也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显著。
(三)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在工资增长速度方面,高收入行业要比建筑业、采掘业、农林牧渔业等行业高出很多。在行业垄断的背景下,只有垄断行业才有能力为其职工发放额外收入,而一些传统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收入在相对下降。从而形成了一种工资分配秩序的“潜规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