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二级Access笔试整理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9 1:08: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 数据库基础知识

1.1数据库的发展:

? 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能有效地管理和存取大量的数据资源 ? 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5个发展阶段。

1.2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 ? 数据库DB: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结构化相关数据的集合。它不仅包括描述事物本身,而且包括相关事物之间的关系。

?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的机构,是一种系统软件,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纵、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

? 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属于OS支持下的系统文件。 ? DBMS的组成包括1数据定义语言及其翻译处理程序2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编译(解释)程序3数据库运行控制程序4实用程序 ? DBMS六个功能。1数据模式定义2数据存取的物理建构3数据操纵:包括对数据库数据的检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基本操作。4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定义与检查5数据库中的并发控制与故障修复6数据的服务。

? DBMS三种数据语言:1数据定义语言DDL负责数据模式定义与数据物理存取构建2数据操纵语言DML负责数据的操纵,如查询与增、删、改等3数据控制语言DCL负责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与检查以及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

? 数据库系统DBS:由5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其中数据库管理员可以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

? DBS特点:1共享度高,数据冗余度小2采用特点的数据模型3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4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 DBS三级模式:1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公共数据视图。2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用户的数据视图,也就是用户所见到的数据模式,由概念模式推导而出。3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储方法。

1.3数据模型基本概念:

? 数据模型:其不仅表示反映事物本身的数据,而且表示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数据模型所表示的内容有三个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与数据约束。 ? 在E-R图中用矩形表示实体,椭圆形表示属性,菱形表示联系。 ? 实体。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属性。描述实体的特性称为属性。联系。现实世界中事物间的关联称为联系。实体集。同类型的实体的集合。实体型。属性值的集合表实体,而属性的集合表实体的类型。

1.4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每个表都有一个关系名。在Access中,一个关系存储为一张表,具有一个表名。元组:在一个二维表中,水平方向的行称为元祖。元祖对应表中的具体记录。属性: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列。每一列有一个属性名。在Access中表示为字段名。每个字段的数据类型、宽度等在创建表的结构时规定。数据项:也称为分量,是每个记录中的一个字段的值域:属性的取值范围。关键字:其值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元祖的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在Access中表示为字段或字段的集合。外部关键字:如果表中的一个字段不是本表的主关键字,而是另一个表的主关键字和候选关键字,这字段就称为外关键字。

? 关系数据模型:用二维表结构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数据模型所表示的

1

内容有三个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与数据约束 ? 数据关系操作:数据查询、数据删除、数据插入、数据修改

? 数据约束:1实体完整性约束:该约束要求主键中属性不能为空值。2参照完整性约束:是关系之间相关联的约束,不允许关系引用不存在的元组。3用户定义完整性约束:针对具体数据环境与应用环境由用户具体设置的约束,反应了具体应用中数据的语义要求。 1.5关系运算基本概念:1选择运算: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祖的操作2投影运算: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3连接运算:连接是关系的横向结合,连接运算将两个关系模式拼接成一个更宽的关系模式,生产新关系中包含满足连接条件的元祖4自然连接:在连接运算中,按照字段值对应相等为条件进行的连接操作为等值连接,自然连接时去掉重复属性的等值连接 1.6数据库设计基础

? 设计原则1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应遵从概念单一化“一事一地”原则2避免在表之间出现重复字段3表中的字段必须是原始数据和基本数据元素4用外部关键字保证有关联的表之间的联系

? 设计步骤1需求分析。(信息需求、处理要求、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2确定需要的表。(每个表只包含一个关于主题的信息;表中不应该包含重复信息,且信息不应该在表之间复制)3确定所需字段。(每个字段直接和表的实体相关;以最小的逻辑单位存储信息;表中字段必须是原始数据;确定主关键字字段)4确定关系 5设计求精

? 数据库设计采用生命周期法:需求分析阶段、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运行阶段。 1.7Access系统简介:

? (1)Access不仅能处理Access格式的数据库,也能对诸如DBASE、FOXBASE、Btrieve等格式的数据库进行访问(2)Access采用OLE技术,能够方便地创建和编辑多媒体数据库,包括文本、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对象(3)Access支持ODBC标准的SQL数据库的数据(4)可以采用VBA(Visual Basic Application)编写数据库应用程序

? 数据库的设计一般要经过1分析建立数据库的目的2确定数据库中的表3确定表中的字段4确定主关键字5确定表之间的关系 ? Access数据库的结构层次是:数据库、数据表、记录、字段。定义为一个扩展名.mdb文件,7种基本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 ? 表Access允许一个数据库中有多个表。查询查询时数据库设计目的的体现,其结果是静态的。窗体是数据库和用户联系的界面,利用窗体输入界面。报表打印输出数据,创建计算字段,对记录分组。页直接与数据库中数据相连,进行查看、编辑、更新、删除、筛选、分组以及排序。宏一系列操作的集合。模块建立复杂的VBA程序。 ? 关闭Access:[Alt]+[F4]或[Alt]+[F]+[X] 2. 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

2.1创建数据库:① 创建空数据库。② 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 2.2表的建立:

? 表的组成包括字段和记录。 ? Access表由表结构和表内容两部分构成。

? 表的结构:指数据表的框架,主要包括表名和字段属性。1表名:是该表存储在磁盘上(用户访问数据)的唯一标识2字段属性:即表的组织形式,包括表中字段的个数,每个字段的名称、数据类型、字段大小、格式、输入掩码、有效性规则。 ? 字段命名规则:长度1至64个字符,不能以空格开头,不包.![]’

? 数据类型:10种。1文本。文本型字段可以保存文本或文本与数字的组合。2备注。可

2

保存较长的文本。3数字4日期/时间5货币6自动编号7是/否8OLE对象表中字段的数据类型OLE对象是指字段允许单独的\链接\或\嵌入\对象。可以链接或嵌入表中的OLE对象是指在其它使用OLE协议程序创建的对象。例如Word文档、Excel电子表格、图像、声音或其它二进制数据。9超级链接10查阅向导 ? 建立表结构:1使用向导2使用表设计器。在Access数据库的表设计器中可以修改字段类型、设置索引和增加字段。要想删除表中的记录,需要打开表进行删除。3使用数据表4定义主键。主键,也称主关键字,是表中能够唯一标识记录的一个字段或多个字段的组合。在Access中,可定义3种类型主键,即自动编号,单字段,多字段

? 设置字段属性。1字段大小2格式3输入掩码:输入掩码用来指定输入到字段中值的范围。0必须输入数字。9可以选择输入数据或空格。#可以选择输入数据或空格。L必须输入字母。?可以选择输入字母(A-Z)。A必须输入字母或数字。a可以选择输入字母或数字。&必须输入一个任意的字符或一个空格。C可以选择输入任何的字符或一个空格。<所有字符转化成小写。>所有字符转化成大写。Access只为“文本”和“日期/时间”型字段提供输入掩码向导4默认值:是指当用户没有为字段输入值时,系统将自动为其赋予一个事先设定的值。5有效性规则:用来判断输入的值是否符合设置的逻辑条件。6有效性文本7索引。索引时非常重要的属性,能根据键值加速在表中查找和排序的速度,并且能对表中的记录实施唯一性。同一个表可以创建多个唯一索引,其中一个可设置为主索引,且一个表只有一个主索引。

? 输入数据:直接输入数据,获取外部数据。

? 表间关系的建立与修改。① 表间关系的概念:一对一,一对多。② 建立表间关系。在Access中,每个表都是数据库独立的一个部分,但每个表又不是完全孤立的,表与表之间是通过一个共同字段联系在一起的。③ 设置参照完整性。参照完整性是一个规则系统,Microsoft Access 使用这个系统用来确保相关表中记录之间关系的有效性,并且不会意外地删除、插入或更改相关数据。 2.3表的维护。① 修改表结构:添加字段,修改字段,删除字段,重新设置主关键字。② 编辑表内容:定位记录,选择记录,添中记录,修改记录,删除记录,复制记录。③ 调整表外观。1改变字段显示次序2调整行显示高度3调整列显示宽度4隐藏不需要的列5显示隐藏的列6冻结列7设置数据表格式8改变字体。在数据表中,设置字体格式都是对整个数据表,不能单独设置某个或某几个字段的格式

2.4表的其他操作。查找数据。替换数据。排序记录。筛选记录。

3. 查询的基本操作

3.1查询的功能: 1选择字段2选择记录3编辑记录。在查询中,编辑记录主要包括添加记录、修改记录、删除记录4实现计算。在查询中,查询不仅可以找到满足条件的记录,而且还可以在建立查询的过程中进行各种统计计算5建立新表6为窗体、报表或页提供数据 3.2查询分类:

? 选择查询是根据用户指定的查询的准则,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并显示结果,但不能追加数据。在查询中,选择查询可以只选择表中的部分字段,通过选择一个表中的不同字段生成多个表。也可以使用选择查询对记录进行分组,并且对记录进行总结、计数、平均以及其他类型的计算。

? 参数查询是一种利用对话框来提示用户输入准则的查询 ? 交叉表查询在创建交叉表查询时,需要指定3种字段:一是放在交叉表最左端的行标题,它将某一字段的相关数据放入指定的行中;二是放在交叉表最上面的列字段,它将某一字段的相关数据放入指定的列中;三是放在交叉表行与列交叉位置上的字段,需要为该字段指定一个总计项,如总计、平均值、计数等。在交叉表查询中,只能指定一个列字段和一个总

3

计类型的字段。

? 操作查询有四种1生成表查询是根据查询结果生成一张新表。2删除查询3更新查询是将原来的旧值用新值替换,因此不能保持原数据不变。操作查询与选择查询相似,但不同的是操作查询是在一次查询操作中对所得的结果进行编辑等操作。4追加查询 ? SQL查询包括四种1联合查询2传递查询直接将命令发送ODBC数据,它使用服务器能接受的命令,利用它可以检索或更改记录3数据定义查询4子查询如果一个查询的数据源仍是查询,而不是表,则该查询称为子查询 ? SQL查询就是用户用SQL语句来创建的一种查询。 ? ACCESS的所有查询都可以认为是一个SQL查询,因为ACCESS查询就是以SQL语句为基础来实现查询功能的 ? SELECT语句。WHERE子句说明检索条件,条件表达式可以是关系表达式,也可以是逻辑表达式。ORDER BY子句可以根据一个列或者多个列来排序查询结果,在该子句中,既可以使用列名,也可以使用相对列号。GROUP BY子句用于对检索结果进行分组。

3.3查询准则:1运算符。Between用于指定一个字段值的范围,指定的范围之间用And连接。IN用于指定一个字段值的列表,列表中的任一值都可与查询的字段相匹配。Is Null用于指定一个字段为空。Is Not Null用于指定一个字段为非空。2函数。3表达式?是通配任意单个字符*通配任意字符和字符串[]通配[ ]内的任意单个字符#通配任意单个数字。Like用于指定查找文本字段的字符模式 3.4创建查询:查询可以根据已建查询和数据表查询创建查询。查询的视图包括设计、数据表和SQL视图、数据透视表视图、数据透视图视图① 使用向导创建查询。②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查询。在查询设计视图中既可以添加数据库表也可以添加查询。③ 在查询中计算。查询中的两种基本运算时预定义计算和自定义计算 1.5操作已创建的查询:1运行已创建查询2编辑查询中的字段3编辑查询中的数据源4排序查询的结果

4. 窗体的基本操作 4.1认识窗体:

? 窗体是Access数据库应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用于显示表和查询中的数据,并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和修改数据。

? 窗体有多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称为一个“节”,大部分窗体只有主体节。

4.2窗体分类:1纵栏式窗体将窗体的一个显示记录按列分隔,每列的左边显示字段名,右边显示字段内容2表格式窗体在一个窗体中显示多条记录的内容3主/子窗体通常用于显示多个表或查询中的结果4数据表窗体在外观上跟数据表和查询数据的界面相同5图表窗体6数据透视表窗体 4.3窗体视图:1设计视图2窗体视图3数据表视图4数据透视表5数据透视图 4.4创建窗体:1使用向导创建窗体2 使用设计器创建窗体 ? 创建窗体可以使用人工和使用向导两种方式 4.5设计窗体:

1设计户视图组成:窗体设计视图是设计窗体的窗口,它由5个节组成,分别是主题、窗体页眉、页面页眉、页面页脚和窗体页脚。在默认情况下,窗体\设计\视图只显示主体节。2工具栏3工具箱4字段列表

? 在窗体\设计\视图中,窗体和控件的属性都可以在\属性\对话框中设定。 4.6控件

4.6.1控件的含义及种类 控件是窗体上用于显示数据、执行数据、装饰窗体的对象

4

? 窗体控件类型分为绑定型、未绑定型与计算型3种。绑定型控件主要用于显示、输入、更新数据库中的字段;未绑定型控件没有数据源,可以用来显示信息;计算型控件用表达式作为数据源,表达式可以利用窗体或报表索引用的表或查询字段中的数据,也可以是窗体或报表上的其它控件中的数据。 ? 1标签控件:主要用来在窗体或报表上显示说明性文本 ? 2文本框控件:主要用来输入或编辑字段数据 ? 3复选框、切换按钮、选项按钮控件 ? 4选项组控件:是选择列表工具1如果选项组结合到某个字段,则只有组框架本身结合到此字段,而不是组框架的复选框、选项按钮或切换按钮2选项组可以设置为表达式或非结合选项组,也可以在自定义对话框中使用非结合选项组来接受用户的输入,可以根据输入的内容来执行相应的操作3选项组是由一个组框、一个复选框、选项按钮或切换按钮组成 ? 5列表框或组合框控件:在窗体中输入的数据总是取自于查询或取自某固定内容的数据,或者某一个表中记录的数据,可以使用列表框或组合框控件。使用组合框既可以选择又可以输入文本,这是和列表框最大的不同,组合框的应用比列表框的应用要广泛。 ? 6命令按钮控件 ? 7选项卡控件:是分页工具 ? 8图像控件 4.6.2在窗体中添加和修改控件 4.6.3窗体和控件属性

? 1格式属性:主要针对控件的外观或窗体显示格式设置的属性。2数据属性:控件数据属性:控件来源、输入掩码、有效性规则、有效性文本、默认值、是否有效、是否锁定。窗体数据属性:记录源、排序依据、允许编辑、数据入口。3事件属性4其他属性5全部属性 ? 在窗体属性中,要使窗体中没有记录选定器,必须把\记录选定器\的属性值设置为否 ? 窗体\属性\对话框中\控件来源\属性可以设置文本框的数据源 ? 控件不可见属性是:控件名称.visible = false ? 名称行属性是是唯一能够标识某一控件的属性

5. 报表的基本操作

5.1报表的概念 ? 报表的数据来源与窗体相同,可以是已有的数据表、查询或者是新建的SQL语句,但报表只能查看数据,不能通过报表修改或输入数据。Access报表对象的数据源可以设置为表名或查询名。

? 报表有三种视图。设计视图,用于创建和编辑报表的结构。打印预览视图,用于查看报表的页面数据输出形态。版面预览视图,用于查看报表的版面设置。

? 报表设计区:报表页眉节、页面页眉节、组页眉节、主体节、组页脚节、页面页脚节、报表页脚节

5.2报表分类:1纵栏式报表2表格式报表3图表报表4标签报表。 5.3创建报表:1使用向导创建报表2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

? “自动创建报表”向导分为自动创建报表:纵栏式和自动创建报表:表格式两种 ? 报表设计时分页符以短虚线标志显示在报表的左边界上 5.4编辑报表:1设置报表格式2添加背景图案3添加日期和时间4添加分页符和页码:=”第”&[Page]&”页/总”&[Pages]&”页”5使用节6绘制线条和矩形:要设计出带表格的报表,需要向报表中添加直线或矩形完成表格线的显示。

5.5报表排序与分组:默认情况下,报表记录是按照自然顺序排列的。要实现排序与分组的统计操作,通过设置排序与分组属性进行。

5

搜索更多关于: 二级Access笔试整理资料  的文档
二级Access笔试整理资料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rzr512zr58xzko047j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