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水堆核电站二回课程设计设计说明路书
精品文档
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压水堆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
初步设计
班 级: 20131514
学 号: 2013151417
姓 名: 汪功庆 指导教师:谷海峰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6 年 6 月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目 录
1设计内容及要求....................................................1
2热力系统原则方案确定..............................................1
2.1总体要求和已知条件...........................................2
2.2热力系统原则方案.............................................3
2.3主要热力参数选择.............................................6
3热力系统热平衡计算............................................... 10
3.1热平衡计算方法.............................................. 10
3.2热平衡计算模型.............................................. 10
4 计算结果的分析及计算中遇到的问题.................................16
5 结论.............................................................17
6心得体会......................................................... 18
附录...............................................................19
附表1已知条件和给定参数........................................19
附表2选定的主要热力参数汇总表..................................20
附表3热平衡计算结果汇总表...................................... 25
附图1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1.设计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设计的要求,拟定压水堆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原则方案,并完成该方案在满功率工况下的热平衡计算。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二回路热力系统的形式和配置方式;
(2)根据总体需求和热工约束条件确定热力系统的主要热工参数;
(3)依据计算原始资料,进行原则性热力系统的热平衡计算,确定计算负荷工况下各部分汽水流量及其参数、供热量及全厂性的热经济指标; (4)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绘制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核动力装置与设备》、《核电厂运行》课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有所扩展;学习并掌握压水堆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拟定与热平衡计算的方法和基本步骤;锻炼提高运算、制图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增强工程概念,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态度。
通过课程设计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学习核电厂热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一般途径和方案论证、优选的原则;
(2)掌握核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和核电厂热经济性指标计算的内容和方法;
(3)提高计算机绘图、制表、数据处理的能力;
(4)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掌握工程设计说明书撰写的基本原则。
2.热力系统原则方案确定
2.1总体要求和已知条件
压水堆核电厂采用立式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采用给水回热循环、蒸汽再热循环的热力循环方式,额定电功率为1000MW。汽轮机分为高压缸和低压缸,高压缸、低压缸之间设置外置式汽水分离再热器。
给水回热系统的回热级数为7级,包括四级低压给水加热器、一级除氧器和两级高压给水加热器。第1级至第4级低压给水加热器的加热蒸汽来自低压缸的抽汽,除氧器使用高压缸的排汽加热,第6级和第7级高压给水加热器的加热蒸汽来自高压缸的抽汽。各级加热器的疏水采用逐级回流的方式,即第7级加热器的疏水排到第6级加热器,第6级加热器的疏水排到除氧器,第4级加热器的疏水排到第3级加热器,依此类推,第1级加热器的疏水排到冷凝器热井。
汽水分离再热器包括中间分离器、第一级蒸汽再热器和第二级蒸汽再热器,中间分离器的疏水排放到除氧器;第一级再热器使用高压缸的抽汽加热,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疏水排放到第6级高压给水加热器;第二级再热器使用蒸汽发生器的新蒸汽加热,疏水排放到第7级高压给水加热器。
主给水泵采用汽轮机驱动,使用来自主蒸汽管道的新蒸汽,汽轮机的乏汽直接排入主汽轮发电机组的冷凝器,即给水泵汽轮机与主发电汽轮机共用冷凝器。
凝水泵和循环冷却水泵均使用三相交流电机驱动,正常运行时由厂用电系统供电。
2.2热力系统原则方案
压水堆核电厂二回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蒸汽发生器所产生的蒸汽送往汽轮机,驱动汽轮机运行,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运行,将汽轮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发电机输出的电能。
电站原则性热力系统表明能量转换与利用的基本过程,反映了发电厂动力循环中工质的基本流程、能量转换与利用过程的完善程度。为了提高热经济性,压水堆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普遍采用包含再热循环、回热循环的饱和蒸汽朗肯循环。压水堆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原理流程图请参见附图。
(1)汽轮机组
压水堆核电厂汽轮机一般使用低参数的饱和蒸汽,汽轮机由一个高压缸、3个低压缸组成,高压缸、低压缸之间设置外置式汽水分离再热器。
单位质量流量的蒸汽在高压缸内的绝热焓降约占整个机组绝热焓降的40%,最佳分缸压力(即高压缸排汽压力)约为高压缸进汽压力的12%-14%。
(2)蒸汽再热系统
压水堆核电厂通常在主汽轮机的高、低压缸之间设置汽水分离-再热器,对高压缸排汽进行除湿和加热,使得进入低压缸的蒸汽达到过热状态,从而提高低压汽轮机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汽水分离-再热器由一级分离器、两级再热器组成,第一级再热器使用高压缸的抽汽加热,第二级再热器使用蒸汽发生器的新蒸汽加热。中间分离器的疏水排放到除氧器,第一级、第二级再热器的疏水分别排放到不同的高压给水加热器。
(3)给水回热系统
给水回热系统由回热加热器、回热抽汽管道、凝给水管道、疏水管道等组成。回热加热器按照汽水介质传热方式不同分为混合式加热器和表面式加热器,其中高压、低压给水加热器普遍采用表面式换热器,除氧器为混合式加热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