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江省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28作文专题模拟练习(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8 6:04: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应该避免给自己压力。

另一些人认为恰恰相反,压力是正面、积极的,它有助于健康和活力,提升表现和效率,推动学习和成长,所以我们应该给自己压力。

调查显示, 85%的美国人认为压力对健康、家庭生活和工作有消极影响; 75%的中国内地上班族认为自己承受的压力比去年更高(该比例位列全球第一);超过50%的中国学生认为自己承受的压力很大。

我们究竟应该有意识地给自己压力还是选择尽可能地远离压力?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

例文:

给自己一点压力

有一种磨炼叫坎坷,它督促着你奋勇前进;有一种绝境叫柳暗花明,它指引着你披荆斩棘;有一种压力叫动力,它激励着你乘风破浪……如果你想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那么就得给自己施加一些压力,因为适当的压力可以转变为动力。

欧阳修曾经说过:“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压力具有两面性,它既会带来消极性的一面,也会带来积极性的一面,而将压力变成动力的关键是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强者将压力转变为生生不息的动力,而弱者却将压力视为不可征服的劲敌。事实证明,能够给自己施加压力,并勇于面对压力的人,最后往往会收获成功。

海伦·凯勒在一岁多的时候,由于生病,导致失明、失聪。海伦·凯勒的脾气也因此变得非常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于是她的家人便给她请了一位很有耐心的家庭教师一莎丽文小姐。在莎丽文小姐的熏陶和教育下,海伦·凯勒逐渐改变了。她利用仅有的触觉、味觉和嗅觉来认识世界,努力充实自己,甚至还学习了写作。几年以后,她的第一本著作《我的一生》出版了,并轰动了美国。这一切都该归功于她接受了现实,正视了压力,正因如此,她才走出了痛苦和绝望的深渊,迎来了新生。当海伦·凯勒把失明、失聪视为人生的压力时,她痛苦惆怅;但当她把命运的不幸造成的压力化作动力的时候,生活就成了她的舞台。

从古至今,给自己施加压力并获得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统领的楚军仅有5万人,但为了救赵王,他化压力为动力,破釜沉舟,带领楚军与秦军殊死一搏。战士们明白已没有退路,个个都抱着决死一战的信念奋勇杀敌,最后大破40万秦军。越王勾践在失败后,给自己确立了目标——定要打败夫差,于是他卧薪尝胆,征服了一切压力,最后终于东山再起。20岁的比尔·盖茨毅然决然地从哈佛大学

5

退学,与别人一道创办了微软公司,当时他连一间正式的办公室都没有,创业之艰难、压力之大显而易见,但他顶住了压力,将障碍一一扫除,并一步步把公司做强做大……无数事实证明,压力是动力之源,适当地给自己施加压力,也等于为自己的成功创造条件。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当压力“宠幸”我们的时候,千万不要悲观、抱怨,而应当把它当做是历练自己的机会,因为压力中蕴藏着无穷的动力,它可以促使我们成功。给自己施加一些压力吧,生活也就多了一份动力,有动力为伴,何愁人生不成功?

审题的关键语句落实在第四句上,关键语句为:有意识给自己压力和尽可能选择远离压力。立意和写作主要出发点和落实点均在这个句子说明的范围。

无论是承受压力还是远离压力,各种方式的采取,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成长和突破。压力就是动力,转换得法,成功自来。这个压力的取舍,成功的获得,可以是个人微观层面,也可以是个人角度出发对集体、社会、国家等宏观层面的观感和关照。这个成功的获取,也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进行阐释。

写作过程中不能只是围绕压力泛泛而谈,不能局限于压力是什么,通篇去解释压力的定义或表现,也不能就写我们有压力,仅通过事例的列举来证明。

写作时候应该分析压力的来源,分析有意识给自己压力的方式、远离压力的方式,并且通过分析怎么做来达到实现既定的实现成长和突破的目标。最终把远离压力或者承受压力归结为良性的人生的燃料,催进人的成长和成功,从而形成一定的逻辑链条。

立意方向

1、选择压力,促进成长(加法) 2、远离压力,更好生活(减法)

3、压力增减之间赢得丰富人生(增减有法) 4、压力调节有度,人生成就赢家(转换)

压力来自于来自于两个方面:外部具体事情和内部自身状态。外部无法预料的、无法控制、能力无法

6

达到的等,内部的心态、性格、个性等。

远离压力或者选择压力,有多种方式,比如吸收外界优秀习惯,消化前辈经验,取长补短,塑造个人魅力,获取集体助力,重视思想深度,落实具体言行。

成长和成功的定义有外在和内在的标准,其获得有社会和内心的衡量点,作为选择,是在社会正能量的关注下进行并落实。自由公正地选择,无可厚非。

写作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语文素养、体验情况、思考表达能力。要联系自身压力进行独特感受并能够积极表现出来,无论面对压力还是逃避压力,都要认识这一点:获取正能量,都是为了更好的成长和突破。

四、【2018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统练语文试卷】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哈佛凌晨4点半》最初在网上疯转,后又出版成书,畅销一时。该文描述的是,凌晨4点多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莘莘学子已经坐满图书馆,静静看书、思考、做笔记……

然而,耶鲁大 友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因为历史上的许多统治者或宗教用类似的“鸡汤”的麻药蒙蔽了民众的双眼,让后世的我们怒其不争,甘心顺从天命。

但我们也该担心,倘若人人不再信鸡汤,放弃发挥主观能动性,只言“认清现实”这也是过于偏激的恶果,恐怕那时“反鸡汤”也要应运而生了吧。

心灵鸡汤,用之有道,则“反鸡汤”可以休矣。希望有一天,我们无需鸡汤,也可“心强神健”。

观点二:这本书宣传的凌晨4点半哈佛学子仍在苦读和中国人信奉的“三更灯火五更鸡”都是只问努力与否,不问身心健康,只问投入多少,不计成本效益的做法,倡导的是一种不科学的学习观。理由:①睡眠太少,精力不济,学习效果不一定好;②长期睡眠不足,影响身心健康;③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

7

收获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观点三:《哈佛凌晨4点半》这种“伪鸡汤”的畅销不是偶然,而是社会心理的一种投射。理由:①渴望成功、崇拜成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②各大书店,“成功学”一类的书籍经常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对各种成功学趋之若鹜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③哈佛学子是学业成功的代表,“哈佛经验”也是成功学的一种,有“可资借鉴”的价值。

观点五:《哈佛凌晨4点半》的流行折射出国人普遍的“名校情结”。理由:①如果把“哈佛”换成一所其名不扬的普通学校,会有这样的畅销效应吗?不会。②无论成绩暂时如何,都有一个“清北”梦想,一些成绩佼佼者甚至宁肯复读也要非清北不上;不问兴趣爱好、职业理想如何,把考个好大学放在第一位。③用人单位划定高校档次,一些单位无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都是非“985”“211”不要。 五、【2018届5月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从”“北”“化”这三个字都是由“人”而来的同体会意字(见下图甲骨文示例),相随而“从”,相背而“北”,相转而“化”。这三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包孕着国人自古洎今的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这三字也与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深蕴待人处事之道。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上述的看法自选角度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

8

浙江省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28作文专题模拟练习(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s3mt9w37x1oirv327pb3jk4h7sgsg00poh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