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作品分析法 B、谈话法 C、问卷调查法 D、家长评价
18、选择教育内容的依据是( )。 A、教材顺序
B、教学计划的安排 C、幼儿园的要求
D、幼儿的兴趣与水平 19、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 ),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A、认识水平 B、情感体验 C、创造思维 D、审美经验
20、语言能力是在( )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A、一日生活 B、交往 C、活动
D、运用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21、我国的幼儿教育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一个是 办园,一个是政府办园。 22、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______________。
23、游戏的发展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感发展的价值, 二是 发展的价值.。 24、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幼儿发展状况进行评估要采用_________的方法进行。
25、幼儿园教育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 26、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应该处于 地位。 27、幼儿园的家园合作教育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和以 为核心的家园合作两大类。
28、对教师的评价应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 的评价两个方面。 29、社会教育应坚持 和生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30、健康教育的本质是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在题后括号里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31、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教育。 ( )
32、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 ( )
33、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标准化的艺术技能训练中形成的。 ( ) 34、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所以教师要经常告诉孩子一些社会规则和品德要求,讲多了,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就得到了发展。( )
35、多元智力理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小天才,而是对儿童进行选拔、排队。( ) 36、绘画和以绘画为主的简单图表是幼儿表现和记录的主要形式。 ( ) 37、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应该是数学课程的中心。 ( )
38、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 39、除管理人员、教师、家长外,幼儿也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 ) 40、幼儿园是小学的预备阶段,是人生学习的初始阶段。 ( ) 四、简答题(40分)
41、什么是“习得性愚蠢” 42、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43、知识存在的形式有那几种? 44、请写出科学领域的目标
45、成为流畅阅读者的策略预备能力包括那些?
46、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在做的过程中感受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 47、如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五、论述题(20分)
48、(1)请以“我爱家乡——济宁”为内容写一个300字左右的教学活动设计。
(2)请在设计后面写出在这个教学活动设计中,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哪些教育理念?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第二套全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是指( )。
A.全园教育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行为目标
2.( )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
B.全面发展
C.局部发展
D.智力发展
3.( )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A.学前教育目标
B.学前教育手段
C.学前教育启蒙
D.学前教育内容
4.()是我国学前教育所特有的一条原则。
A.独立自主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综合性原则
5.学前教育的实质就是()。
A.综合教育 B.启蒙教育 C.独立性教育 D.适宜性教育
6.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能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
A.启蒙性 B.发展适宜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7.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符合( )。
A.独立自主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综合性原则
8.活动性原则源自于( )的“做中学”。
A.皮亚杰
B.夸美纽斯
C.福禄倍尔
D.杜威
9.发展适宜性原则是当今幼教界提倡的一种教育理念,提出这一教育原则的是( ) 。
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B.日本幼儿教育协会
C.美国幼儿教育协会
D.英国幼儿教育协会
10.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 )。
A.经济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文化水平
D.环境因素
11.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并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里的活动主要指( )。
A.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
B.儿童主动积极的活动
C.儿童的自选活动
D.儿童的游戏活动
12.社会要求与( )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A.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
B.教育机构
C.政府
D.父母
13.( )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人员。
A.园长
B.阿姨
C.保育员
D.幼儿教师
14.保育员应具备心理素质与( )。
A.合作精神
B.爱心
C.专业素质
D.丰富的知识
15.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