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学院成人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试卷(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提出“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_________。
2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内容的是_________。
3学科课程和______课程,是现代课程的两个基本类型。 4当前,影响较大的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主要有________价值取向、_________价值取向和_________价值取向。
5________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6课程评价的功能有:导向规范功能、诊断鉴定功能和_________功能。 7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特征是______学校,_______学校,_______学校。 8教学的要素按照三要素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任务的____________。
10教学功能就是教学活动对_________和_________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11历史最悠久,也是适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方法是_________。 12发现学习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_提出来的。
13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自学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哪几个主要领域:( )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B.知识领域、能力领域、操作领域 C.价值领域、知识领域、应用领域 D.观念领域、意志领域、情感领域
2.下列哪种教学组织形式又称“导生制”:( )
A.文纳特卡制 B.班级授课制 C.贝尔—兰卡斯特制 D.道尔顿制 3、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 4、课程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是( )
A.连续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整合性 5、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 ( )
A.古德莱德 B.帕里斯 C.斯金纳 D.兰德
6、\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 ( )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 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7、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课程论专家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