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美术教学如何对人的素质进行培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19:47: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美术教学如何对人的素质进行培养

2012国培中西部贵州小学美术03班:肖小川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光有知识技能是不能满足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立足与发展。因而,它对人的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健全、合格的“人”为标志的现代素质教育一浪高于一浪的今天,我们的小学美术教育应该怎样面对新的多元文化渗透而设计我们的课堂教学;怎么更好地实施美术课程标准,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美术教学;如何摆脱以技法传授,技能训练为主的传统美术教学模式而设计适应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围绕渗透自信、创新、独立、审美、人文等人的素质培养进行教学,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应充分发挥美术的教育功能、创造意识、人文教育三者并举的功能。在这当中对学生进行人的各方面的培养,才不失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与效果。 一、通过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

有爱就有一切。要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传身教会起直接的潜移默化作用。在美术课上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通过美术的教学铸造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品德,启迪学生的心智。我们要去真爱学生,而这种爱不能偏爱,必须爱一切学生,尤其是对问题学生,偏差生更应倾注爱心。在美术课上给他们更多的自信,通过美育感化他们。对每个学生倡导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对待每一个同学;在作业时候体现耐心、爱心、细心,久而久之,他们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就会影响他们的心志,达到人的素质提高。

二、通过美育,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意识

我认为大家所说的“不教而教”中的“不教”,就是你不要过早地教他怎么画。我发现很多小孩在低年级还很爱画画,到高年级就怕画了,只爱漫画了。为什么?就是过早地“教”。教的东西没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层次。我在低年级的美术教学中运用不教而教的原理,主要是启发他、引导他,培养学生良好的感觉、感知。着重对人的眼、脑、手的协调能力训练。让他们随心所欲地表现感觉的东西和画面构成的知识点,这点显得非常的重要。

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主要特征之一。如我在上《小鸟找家》一课时,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鸟的各种叫声,尽情想象鸟的欢歌燕舞,想象让自己变成一只小鸟融入到它们当中;跟着小鸟在鸣叫,轻轻的鸣叫,随着音乐的提高而提高音量,结果全班沉浸在一片鸟语之中,久久不能平静。学生告诉我:他想到自己在树上跳来跳去好开心,玩得忘了回家,在树林里了。有个学生告诉我,他变成一只漂亮的鹦鹉在天空飞翔,结果掉队了,是因为它才刚学会飞翔,没有跟好队伍,不听话才走丢的,好伤心。学生就是这样通过各种想象,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到后来画起来,就比较顺手。在教色彩时,让学生听一组音乐之后,再与色彩对号入座;或让学生感受热、冷、辣、酸,然后尝试用色彩来表现。也可以起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客观地表现对象,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凸显人文教育在美术教学中对人的培养 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美术课中如何更好地渗透人文教育,认清什么是人文,对人的发展起什么作用,他的性质是什么?我觉得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健康的审美素养,发展学生对社会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些都是人文教育的体现。 在美术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操,培养爱国主义热情,我是通过让学生欣赏祖国绚丽多姿的风景,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感受祖国的繁荣富强,体育健儿在运动会上的出色表现以及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进而,树立起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再进行描绘。壮美的祖国河山、体育健儿、故乡的一草一木……树立起远大的建设美好祖国的理想,这就是人文教育在美术课中的渗透。抓住《美术课标》的同时,我们要拓深拓宽美术课的内涵与外延,灵活

创新地根据实际情况自主教学。学生参与热情高,很有成就感、自豪感。我想这样来拓深、拓宽美术课程的内涵与外延不是很有效果吗?

总之,小学美术教育只有从儿童特点出发,真正实现教育、创造、人文(包括智力、情感等因素)三者并举的功能,才能为人的培养“工程”服务,才会与素质教育相适应。

搜索更多关于: 美术教学如何对人的素质进行培养 的文档
美术教学如何对人的素质进行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skml9fk6j10e609mkj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