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静业学习网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导 论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的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理论,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1.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1)马克思的贡献
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从而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2)恩格斯的贡献
《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不仅肩负起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任务,而且还承担了整理和出版马克思文献遗稿的工作,于1885年和1894年先后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由康德开始、在黑格尔那里达到顶峰、到费尔巴哈那里宣告终结。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同时也批判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唯心主义观点。吸收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客观实在性、人与自然统一的唯物主义观念,批判了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把辩证法建立在了唯物主义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
来源:静业学习网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把经济理论的考察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阐明了经济现象的某些内在联系,从而使经济学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古典政治经济学以科学的态度批判封建经济制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和分配规律,取得了有科学价值的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有价值的成果,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 (3)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是一种不现实的关于改造人类社会的思想体系,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对资本主义的尖锐批判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但是,他们却无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向未来社会过渡的现实基础和实现这一社会变革的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不等于马克思、恩格斯
(1)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条件。 19世纪中期产业革命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导致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地发展。进而引起了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开始从生产力的推动力量转变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2)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产业革命的发展引起阶级关系的变化,激化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工人运动的爆发,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来源:静业学习网
科学地总结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阐明无产阶级的地位和历史使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是时代提出的重要任务; (3)马克思主义既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创立的,也根植于社会经济实践之中。
①马克思恩格斯从青年时代就积极投身于那个时代的社会实践。
②从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马克思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开始,直到19世纪90年代前半期恩格斯领导第二国际的革命活动,在这半个世纪的历程中,他们始终处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前沿。
③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关心工人运动,积极参加并领导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进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关注资本主义现实,考察并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现状和大量反映资本主义发展的统计资料,关注着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动向和新问题。
(4)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它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体系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而任何一种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思想理论体系都有历史局限性。马克思主义不可能仅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还包括了后人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时代发展变化、对新的实际进行总结所揭示的普遍真理。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阐明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各方面的客观规律,以及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