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上好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课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要让学生学好科学、懂得科学,科学实验活动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但在许多农村小学,教师因为班级大、学生人数多、学生动手能力差、学校实验器材配备不齐等原因而忽略科学实验课,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因此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农村小学如何上好科学实验课,已成为科学课教师的重点研究课题。本人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课,将实验的观察、分析、动手及传授新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以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激发学生上好实验课的兴趣。 1、知识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粗略地了解实验有关的知识,预习实验操作过程,具体做到: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弄清应该注意的事项。
2、材料准备 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同时准备,若实验室的仪器齐备,那么教师就应在课前布置好,当学生进入实验室时,就给其一个新奇的感觉,激发学生上好实验课的兴趣以及探究知识的欲望。
3、组织准备 课前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成绩的差异分配好实验小组,并将小组内的同学分好工,在实验时分工合作,提高学习效率。
二、充分发挥农村在小学科学教学方面的优势
1、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于城市学生,我们农村的孩子更熟悉大自然的环境,在某些科学知识学习方面更胜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的周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他们经常见到一些动物和植物,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和养殖过程,熟悉大自然中的山川地貌和岩石。如:《动物的分类》、《植物的一生》等教学内容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2、农村学校更接近于真实的自然环境,具有城市学校所无法比拟的天然教学资源。 农村学校的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能为学生科学学习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农村学生的家庭周围一般比较开阔,能为养殖动物、种植植物提供合适的场所;农村的空气清新、天空清朗,能为学生观察天文和气象学习提供很好的条件;农村学校的周围一般是山川、田野或河流,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取到一些土壤材料,可随时带领学生到周围环境中观察各种地貌等等。
三、采用电教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应运而生,多媒体也走进了农村小学的课堂,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已尝到了甜头,特别是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效果更佳。它能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形的画面,通过媒体使形、色、美、光、静、动有机融合,更快、更准确、更形象地传递教学信息,使潜藏的形象显现出来,变得更生动、更直观,强化了感知,促进了理解,有效地把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四、自制教具学具,促进实验教学
科学课的教学质量好坏,还取决于是否做实验或实验能否成功,需要做的实验不做或实验不成功,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也得不出实验结论,一味的空洞说教,学生难以得到感性认识,更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每一种科学现象都必须通过成功的实验来实现。
要实验就必须有相应的教具或仪器,而农村小学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只配备了部分仪器和教具,加上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改,使相当一部分实验无法开展,严重影响了科学教学质量,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我想尽千方百计,以保证实验教学的开出率。经过摸索,最佳的解决办法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在充分了解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废旧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制作出简便有实用价值的教具学具,来弥补
实验教学仪器的不足,确保实验教学的开展。例如:我根据各册科学教材实验,把相关内容进行综合,设计制作出一个组合教具---多用科学教学实验箱。此箱具有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操作方便,能缩大科学于箱内,形象直观地展示科学现象,效果明显等特点,成为科学教学用途最广的教具,也可当做学具使用。它可以解决炉灶模拟实验、空气流动实验、风的形成实验、小孔成像实验、凸透镜聚光实验、光的直线传播实验、眼球成像实验、近视眼形成实验、近视眼的矫正实验、土壤保水性对比实验、雷电成因等十几个实验。坚持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教具或学具,确保了实验教学的开展。
总之,农村小学要上好科学课,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手段,加强实验教学和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一定能实现科学教学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