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完)按下列要求完成实验:
①在图2的虚线框内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
②扼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指出物理量的名称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a______。b______。
③????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及相应的符号表示)。 23. 小聪同学在江边捡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它的密度。
(1)如图甲所示,小聪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______;
(2)小聪纠正错误后,正确测量出了鹅卵石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g; (3)小聪将鹅卵石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丙所示,则鹅卵石密度为______????/??3。
(4)小聪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分别代表鹅卵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______????(选填“>”、“=”或“<”)。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
24.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1014??2,地球表面的大气压约是1.0×103????.求:大气压对地球表面的
压力.
25. 某家庭需要将50L、10℃的水加热到50℃做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需要燃烧
0.8????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4.2×107??/????,水的比热容为??=4.2×103??/(?????℃)。求: (1)这些水需要吸收的热量; (2)这些煤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第6页,共20页
(3)这个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26. 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移动到a
端时,测得电阻R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电阻R的电流Ⅰ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求: (1)电源的电压。 (2)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电压表??1示数的变化范围。
(4)滑片从b端移动到a端时,滑片移动到何处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多少?
第7页,共20页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记住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做题时应认真逐项排查。 【解答】
A.图中视线未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该选项不正确; B.没有用带刻度的那一条边测量,故该选项也是错误的;
C.图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所以该选项不正确; D.该选项符合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即该选项正确。 故选D。
2.答案:C
解析:解析: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间隙.
本题考查分子的运动、分子间作用力、力的作用效果,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解答】
A.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A错误;
B.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 C.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C正确;
D.扩散现象能在固体中发生,比如长时间紧挨在一起的金板和铅板,金中有铅,铅中有金,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D
解析:解:A、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房屋造好以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是相对与地球而言的,故本选项错误;
第8页,共20页
B、汽车驶过一座桥梁,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梁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错误;
C、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故太阳在宇宙中是绝对不动的,说法错误;
D、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的,宇宙就是由运动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对于同一个物体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事先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在运动。之所以说高山、森林、房屋是静止在地球上的,是因为以地球为参照物,若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它们就是运动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4.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且作用点在重心,分析即可。
知道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作用点在重心。质量分布均匀、外形规则物体(如球、方形物体等)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解答】
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作用点在重心; A.图中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A错误;
B.图中所作的重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下,不垂直于水平面,故B错误; C.图中所作的重力的方向斜向上,也不是垂直于水平面,故C错误; D.小球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D
解析:解:A、音色指声音的音质好坏,“我这破锣似的喉咙,怕唱不好”,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色太差;说法正确;
B,音调指声音的高低,“这个蚊子飞来飞去,吵死了”,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调高;说法正确; C、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因此这里的“音”是指声音的音调太高;说法正确;
第9页,共20页
D、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响度大;说法错误; 故选:D。
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音质好坏。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的定义是本题的关键,声音的大小和声音的高低容易混淆,声音的高低可以理解为粗细。
6.答案:A
解析:解:
A、一切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温度较高的物体发射的红外线较多;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红外探测器等,故A符合题意;
BD、紫外线的化学效应强,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的荧光标记受到紫外线的照射会发出荧光制成验钞机;故BD不符合题意。
C、激光测距仪是利用激光,不是红外线的应用,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等。 本题考查学生对红外线、紫外线性质的掌握情况,同时要了解它们的具体应用。
7.答案:A
A、解析:解:肖明在开灯时使开关内的两个线头直接碰到了一起,即使得开关短路,灯泡始终工作,故不会使得家庭电路电流过大,不会使得保险丝熔断,故A正确;
B、肖明的妈妈在用电饭锅做饭,再用电暖气,即总功率过大,会导致家庭电路电流过大,可能使得保险丝熔断,故B错误;
C、肖明家的电冰箱插头坏了,他在维修时不小心直接将火线和零线缠到一起并插入插座,即会发生短路现象,会导致家庭电路电流过大,可能使得保险丝熔断,故C错误;
D、肖明在喝饮料时不慎将杯子打翻,把饮料倒入插座中,即可能使得插座内部线路短路,导致家庭电路电流过大,可能使得保险丝熔断,故D错误; 故选:A。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即短路和总功率过大。 知道并理解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 【分析】
第10页,共20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