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史上最全的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0 11:55: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和记录。

33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定性或

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34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

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 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35 .公共利益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36 .公共责任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

性,也意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 四、简答题

1、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①整体性,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

整体不仅表现在政策的内容与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政策过程中;②超前性,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它们是对未来的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③层次性根据不同层次具有不同规格;④多样性,其多样性显然导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⑤合法性,政府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法人行为”。体现政府行为的政策,本身就具有一定法律性质。

2、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三个①导向功能,公共政策是针对社会利

益关系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是一种行为导向也是一种观念导向,包括直接与间接引导③调控功能,指政府运用政策,在

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③分配功能,政府应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

3、 试分析哪此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答:公共政策具有

利益的分配功能,利益究竟分配给谁,在通常情况下,有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体容易从

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①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某基本一致者。政府是政策制定的主体,自然也是利益分配的主体,它显然愿意把公共利益分配给自己的拥护者②最能代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者,政策的好不,正确与否,首先看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一项政策的实际效果,取决该政

策是否符合多数人的利益。一般来说,政策受益的人越多,发生政策偏离的可能性越小。

4、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有①政策问题,某一公共政策能否顺利

地完好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是否对政策问题取得共识。②政策目标,政策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或者说确定目标是分析前提、③政策方案为实现某一目标,可采用多种手段或措施,它们统称为备选方案,拟定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也是政策分析的基础④政策模型,按照系统分析的理解,模型是对研究对象的过程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一种抽象描述⑤政策资源,在政策制定与实际执行过程中,都会消耗各种资源,尤其中执行中⑥政策评价标准,整个政策过程,无论是从系统评估、投资评估、推测评估、方案评估等都有待于建立合适的评价标准(7)政策效果,效果是达到目

的时所取得的成果,衡量政策效果的尺度往往用效益和有效性表示(8)政策环境,公共政策系统不仅包括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等多种要素,而且还包括外在环境。(9)政策信息,公共政策活动实际上是对政策信息进行搜集、传递、加工、使用、反馈的过程,政策信息原则上应该是开放的,同时是多渠道获取的

5、 公共政策主体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

或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体系应该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和社会公众。O

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主要包括:①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

②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③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④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⑤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6、 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①从实践来看,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不足,不能积极地引导公众的观念和行为、调控各种利益的能力不佳、缺乏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②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现状不能满足日益增加和多样化的公众需求;③入世新环境和经济全球化挑战公共政策主体能力;④知识经济要求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提升。

7、 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途径:①公共政策主体转变政策理念;政策

理念是指政策主体进行公共政策时所秉持的价值观。这些理论包括:视政策对象一公众为伙伴而不是对立者;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应是解决公共问题、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支持、鼓励准政策主体的发展;要具有前瞻性,注重\预防”而非\治疗\掌握政策主动权;②改善和

优化政策的外部环境。公共问题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意味着公共政策的层次性和复杂性,要求公共政策主体的多元化,主要包括:提倡公共道德,强调公共责任,使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公共文化氛围;加强公共政策的程序化、公开化的法制建设;最大限度地吸纳公民参与,推进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8、 1.公共政策系统构成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

统构成。这些子系统各有分工、相互独立,又密切配合、协同一致,促进公共政策大系统的运行得以顺利展开。

9. 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①层级结构中的集权制与分权制;②个人决

策模式和集体决策模式。

10. 信息系统的职责主要包括:①有计划、有规律、经常性地收集、

整理、分析和贮存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与数据,以保证公共政策能够及时获得适用、准确和充足的情报信息资料。

②有意识地收集、整理政策实施过程及结果等方面的情况、数据,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③研究分析政策执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政策的偏差或失误,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

11. 西方国家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作为国家的

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各项重要职能的直接体现者和执行者。现代政府活动的主要方式就是制定和实施一定的政策。在各个国家中,政府的政策数量最多,政策活动的制度化程度最高,是政策系统的核心主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①西方国家中央政

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西方国家的政府主要采取总统制和议会内阁制两种形式,在这两种不同的形式中,中央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也不一样。①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中,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权力很大;许多重要的政策都直接出自总统之手。特别是在行使行政权时,总统作为最高行政长官,可以主持联邦政府日常工作和各种决策会议,决定美国的战略方针、政策和重大措施,发布对联邦机关有法律约束力的政令。这些权力及其运用都属于政府制定决策的活动。为协助总统行使权力而设立的白宫办公厅、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情报局等庞大的总统办公机构,大多数是代表总统进行决策领导的部门和总统决策的咨询部门。美国的内阁不是政府的最高集体决策机构,而是总统的咨询和执行性机构。内阁成员对政府有关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只有建议权和执行权,总统一人掌握了决定权。内阁各部下属的各个局,由常设的文官领导,他们通过自己对具体情况的了解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在各种具体的实质性的政策制定中起到了主要规划者的作用。②实行议会制的国家议会内阁制的政府也掌握了巨大权力,特别是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力,但政府首脑的地位不如总统制下的政府首脑的地位突出。就政策制定方面的权力而言,政府重大政策必须通过内阁会议,而不是由政府首脑做最后决定。内阁制下的总理也为自己设置了一整套办公机构,主要用于政策的制定、协调和监督,

因此,它们是政府机构中最有权威和影响的部门。广义的政府也包括议会或国会。议会作为国家的立法机构,是重大政策由议案到法案的

史上最全的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swfn3c2mu2cg5h8ins237lyd0yjij015r1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