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长江工业炉制造有限公司专用 精品长江 服务中国
控制柜主二次回路导线制作及安装布置
工艺守则
CJDKB2008-001
重庆长江工业炉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部编制 二00八年一月
第 1 页 共 8 页
重庆长江工业炉制造有限公司专用 精品长江 服务中国
主、二次回路导线制作及二次线安装布置
一、 总则
1. 为规范公司生产的设备配套电气控制产品,主二次回路接线的制作及二次线的布置而制定。
2. 控制柜装配中,二次回路系统统称为辅助回路,包含保护、控制、信号、测量等回路。其二次元件的接点连线采用耐压不低于500V聚氯乙烯塑料绝缘线(BV、BVR),导体为铜芯单股硬线或多股软线。采用软导线连接时导线端头应铰紧并加(压)终端附件(冷压端头或线鼻子,或焊接端头)。
3. 单股硬线在布线时用于不跨接活动门、板等活动件的连接,多股软线用于跨接活动结构件、电器件之间的连接。且在活动部件两端应用卡子将导线束穿塑料管并固定,固定卡子间线束管的长度不得妨碍门的正常开闭。 4. 同一接线端点上,接入的导线不允许超过两根。
5. 用螺栓(钉)连接的端子两根导线间应加平垫圈,且单根导线的接线端头两面和两根导线接线端头两端均加平垫圈,插入式端子两根导线截面积应相同,导线与元件的连接可使用螺栓、插接、压接或焊接方式,但均应保证连接的可靠。 6. 导线的绝缘层应良好无破损、划伤,且连线中间不允许有断接点现象。
7. 辅助回路应与主回路分开布置;辅助回路的导线不得从主回路导线(体)间穿越。 8. 柜内线色在用户无要求时均推荐采用黑色绝缘线;保护或接地线则采用绿/黄双色绝缘线。
二、 引用标准
? GB7251.1-97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 GB/T2681-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
? GB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三、 二次配线工艺准备
1. 符号板、标签的准备与要求:符号板的字体为黑体字,字迹清晰端正、间隔均匀,打印内容正确符合技术图样要求。
2. 资料准备:工程图样的准备(施工规范、一次系统图、开孔图、二次原理接线图及与合同有关的技术资料)。
第 2 页 共 8 页
重庆长江工业炉制造有限公司专用 精品长江 服务中国
3. 工具及材料的准备:施工用的工具、材料(符号板、绝缘管、接线端头、UT、OT、IT型端子及其辅料)。
四、 二次配线制造过程
1. 下线前的准备
? 仔细查阅施工合同的工程资料上有关技术要求及说明,一次系统图上柜体结构、
开孔及规范表上元件型号及要求。
? 对柜体元件布置图进行核对,确认后进行施工。
? 按二次接线图上注明的开孔图号(与一次系统图上所注开孔图进行校对),正确
地找出开孔图。
2. 二次回路导线的下线。
3. 按统一考虑好的走线方式,遵循“合理”、“美观”、“省料”的原则布线,根据实际尺寸适量裁取所需导线长度。
? 用剥线钳剥去导线端头的绝缘层,剥头长度比接线端头套筒部分长1~2mm。 ? 将号码管套在导线上,套入方向规定:当导线水平放置时,号码管的标号应从左
读到右;当导线竖直放置时,号码管的标号应从下读到上。号码管孔径大小应与所套入的导线相适应,使号码管既能套入又能贴在导线上不致随意滑动。
4. 将绝缘套管套在导线上。
5. 将导线已剥头的部分插入接线端头中,用冷压钳将端头紧固在导线上,压痕在合缝处。(如采用新型号压线钳,压痕位置可作适当调整)
6. 用冷压钳把绝缘套管与接线端头压紧。
7. 将导线的接线端头插入元件的接头中,并拧紧螺钉。
8. 按考虑好的走线路径布线。行线空间较大的用行线槽布线;行线空间狭小的用塑料缠绕管绕扎后布线,也可不用缠绕管绕扎而以线束适当绑扎后走线,但均应在安装孔和固线座上固定。
第 3 页 共 8 页
重庆长江工业炉制造有限公司专用 精品长江 服务中国
9. 二次元件(指示灯、按钮、继电器、表等)的安装及题名框、印刷标志的配置应符合设备电气原理图的要求。
五、 装配及接线:
1. 二次线的电流回路绝缘线截面积应≥1.5mm2;其它回路应≥0.75mm2;电子元件件回路、弱电回路采用≥0.75mm2的绝缘导线。不同合同产品的具体要求详见规范书和图纸的明确规定。 2. 接地线
? 接地线的截面应符合规程规定。
? 以多股绝缘软线作为接地线时,应使用黄绿双色线。
? 螺栓组合接地时,接地标志处应采用弹垫圈,以保证可靠接地。
? 有多个接地点时,不应串联接地,可以采用接地小母线,但每个接地点到接地小
母线应分别压接。
3. 使用多股绝缘软线时,必须采用适当的压接(或焊接)接线端头,不得以导线直接与设备(含端子排)端子连接。
? 接线端头的形状应与被接设备端子相适应。必要时本公司应自制设备端子。 ? 接线端头应与所配用的导线相适应,对每种接线插头,均应规定所配导线的规格。
不明确时,必须先行查清,方可使用。
? 每种接线端头均应规定所允许的通流量(考虑到端头压接或焊接工艺的分散性,
规定通流量时应留有必要的裕度),使用时应先了解回路电流并查清接线端头通流量。不允许使用通流量不够的接线端子。
端头型号 UT-1.5 UT-2.5 UT-4 UT-6 IT-1.5 IT-2.5 IT-4 IT-6 OT-1.5 配用导线规格 RVR-1.5 BVR-2.5 BVR-4 BVR-6 RVR-1.5 BVR-2.5 BVR-4 BVR-6 RVR-1.5 第 4 页 共 8 页
最大流通量 19A 25A 33A 43A 19A 25A 33A 43A 19A 重庆长江工业炉制造有限公司专用 精品长江 服务中国 OT-2.5 OT-4 OT-6 BVR-2.5 BVR-4 BVR-6 25A 33A 43A 4. 导线剥头不允许损伤铜芯,绝缘导线外层不允许破裂,同时导线中途不允许有焊接或损伤铜芯,或绞接接头。
导线剥头长度 (允许+2mm)
导线面积(㎜)2 剥头长度(㎜) 0.5 5 0.75 5 1.5 5 2.5 5 4 6 6 7 10 8.5 5. 二次回路允许的电气绝缘要求。
辅助回路两导体间、导电体与裸露的不带电体间允许最小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mm)
电气间隙 额定绝缘电压(V) 额定工作电流 ≤63A ≤60 60<U≤300 300<U≤660 3.0 5.0 8.0 >63A 5.0 6.0 10.0 爬电距离 额定工作电流 ≤63A 3.0 6.0 10.0 >63A 5.0 8.0 12.0 辅助回路导线及线束与不同电压等级主回路导电体间最小空气距离(mm) 电压等级 距离(㎜) 0.5 ≥15 3 ≥75 6 ≥100 10 ≥125 95 ≥300 柜顶小母线不同相或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之间,允许最小电气间隙12mm,爬电距离22mm。
6. 元件及其进出线的电气距离和爬电距离决定于它自身的技术条件和设计参数。 7. 产品的二次接地线,小母线以及搭接在一次母线的二次线,将导线螺旋环绕4圈后接到接点上。二次线接至一次母线上,应在三相母线等高左右一致基础上钻φ6的通孔,用M5螺钉连接;仅在使用螺母有困难时,才允许螺孔连接。
8. 导线与元件的外引线焊接时,用焊锡丝焊接,焊接点要光洁牢固,焊渣必须清除干净,然后将焊点和导线套上适宜的塑料套管。
9. 元件每接点接线不允许超过两根,否则应加过渡端子。 10. 所有接点必须连接牢固,不得松动。符合拉拔力检测表的要求。
11. 条件许可时,大电流一次回路应使用硬质母线;当大电流一次回路或其他辅助回路采
第 5 页 共 8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