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梁式上部结构常见病害原因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梁桥病害类型 病害原因 施工工艺控制不严所致。集料得级配、混凝土蜂窝、麻面;剥落、掉角;空洞或孔洞 配合比设计不合理,使集料之间有较大得空隙,凿除表面松散混凝土,采用环氧树脂小混凝土拌合物与易性欠佳,影响混凝土施工操作,使拌合不均匀,运输时间较长易分层离析,浇筑时不易捣实. 露筋 保护层垫块设置不牢固,振捣时垫块移位造成钢筋紧贴模板,形成露筋。 保护层受到破坏或保护层厚度不足,在周围有钢筋锈蚀 害环境作用下产生,钢筋锈蚀产生得裂缝均沿钢筋方向。 主要由荷载引起,随着汽车技术得发展单车质量有逐渐增大得趋势,特别就是一些私自改装车辆,单车重量远远超过设计荷载。 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非结构性裂缝 素引起变形,当此变形得不到满足时,在结构构件内部产生自应力,当此自应力超过混凝土允许拉应力时,产生裂缝. 1)小于0。15mm得裂缝采用甲凝(粘度小,有很好得渗透性,易于灌入细微得裂缝)表面封闭处理; 2)对于数量较多、宽度在0。1mm~0。由外荷载产生得裂缝,其裂缝分布规律与外力结构性裂缝 荷载作用相对应,预示结构承载能力不足或外力荷载过大. 15mm得裂缝,采用环氧树自动低压渗注法处理,环氧树脂粘度大,需掺入适量稀释剂,提高流动性; 3)大于0。15mm得裂缝,采用水泥浆灌注。 4)对于超过规范限值得裂缝,除灌浆处理外,应加强定期观测,必要时采用粘贴钢板或碳纤维布进行加固处理. 采用环氧树脂或水泥浆表面封闭处理。 采用环氧树脂小石子混凝土恢复或增加混凝土保护层。 凿除锈蚀钢筋表层混凝土,涂刷渗透性阻锈剂;采用环氧树脂小石子混凝土或膨胀水泥混凝土等材料采用灌注、挤压、涂抹等方法修复;混凝土表层采用丙烯酸或环氧树脂等涂料进行防护。 跨中变形;构件变形;结构位移 加强对结构变形得监测,若变形进一步发展,则采取相应得加固措施。 石子混凝土或膨胀水泥混凝土等材料采用灌注、挤压、涂抹等方法修复。 技术处理方法 拱桥结构常见病害原因及处理方法
构件 拱肋 拱桥病害类型 主拱圈变形、拱顶下沉 主拱圈裂缝 横系梁与拱肋连接处松动、开裂 病害原因 技术处理方法 1)双曲拱桥采用增大截面或改变1)产生主拱圈变形得主要截面形式、粘贴钢板与纤维复合材原因就是桥台得水平位移,料,以及增加横向联系等方式进行拱桥产生水平位移得主要原因就是桥台抗水平推力不足与稳定性差。拱顶下沉加固。 2)圬工拱桥采用增大主拱截面、调整拱上建筑恒载以及增强横向整体性等方法加固。 3)桁架(刚架)拱桥采用增强横向整体性、粘贴钢板与纤维复合材料、施加体外预应力,以及增大构件截面等方法进行加固. 横向联系 横向联系连接部钢板锈蚀、断裂 常伴随产生主拱圈开裂. 2) 原结构设计荷载等级较低,不能满足车辆荷载载重量增加得需求。 实腹式拱桥拱上建筑 实腹拱侧墙与主拱圈脱裂 侧墙变形、位移 拱上填料沉陷或开裂 空腹拱得腹拱、横向联系变形、错位 1)因主拱圈变形而导致拱上建筑开裂; 2)拱上建筑强度较低产生病害; 3)原结构设计荷载等级较低,不能满足车辆荷载载重量增加得需求. 对拱上建筑采用锚喷、增大截面等适当方法进行加固处理. 空腹式拱桥拱上建筑 立墙或立柱倾斜 微弯板裂缝、露筋、穿孔、塌陷 桥梁下部结构常见病害原因及处理方法
构件 病害类型 病害原因 技术处理方法
位移 锥坡、护坡 冲刷 1)桥台前侧填土不密实导致锥坡、护坡沉降. 2)桥台滑移、倾斜导致锥坡、护坡位移. 1)挖沙导致桥位处河床标高严重下降; 2)受洪水作用; 3)防冲刷构造物失去作用或达不到预定得防护功能。 夯实填土,常水位以下应砌筑水泥砂浆砌块、片石,并勾缝。 1)采用浆砌片石(块石)修复锥坡、护坡,浆砌片石铺砌范围:桥墩上游6~8m,下游8~12m; 2)增设或修复防冲刷构造物。 翼墙、台鼓肚、砌体后挡土墙 松动 1)由于桥台台背填土遇水膨胀而鼓肚,1)台背填土遇水膨胀产生鼓肚; 应挖除膨胀土,检修排水设施,填以砂砾2)砌体强度不足; 图,修好损坏面; 3)超过设计荷载得车辆荷载所2)属于砌体质量不良得,应凿去或拆除鼓致。 肚部分,重新砌筑。 1)以砌石或小石子混凝土等修复掏空部分; 2)增设或修复防冲刷构造物,若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则浆砌片石铺砌范围:桥墩上游6~8m,下游8~12m;。 1)梁式桥台背土压力大,造成向桥孔方向得位移,可挖去填土,加厚桥台胸墙,或更换填土减小土压力; 2)拱桥可在桥台两侧加厚翼墙,翼墙与原墙牢固结合为一整体,增加桥台截面与自重,借以抵抗水平推力; 3)从台背打入斜向排桩,以增强台背填土得密实度与摩擦力。 4)对桥台位移进行监测。 1)挖沙导致桥位处河床标高严重下降; 冲刷、掏空 2)受洪水作用; 3)防冲刷构造物失去作用或达不到预定得防护功能。 墩台基础 滑移 与倾斜 1)基础部均匀下沉或桥台背高填土影响产生滑移、倾斜; 2)由于河床疏浚,减少桥台前土压力而产生侧向滑移; 3)基础受洪水得冲刷产生滑移; 4)荷载作用所致. 基础沉降 基础裂缝 1)采用扩大基础或增补桩基等方法对地1) 地基松软,承载能力不足; 基基础进行加固; 2)超过设计荷载得车辆荷载所致. 2)封闭裂缝; 3)基础沉降不均所致。 3)对基础沉降情况进行观测。 竖向裂缝由桩基不均匀沉降或局部应力所致 1)采用扩大基础或增补桩基等方法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固; 2)封闭裂缝; 3)对基础沉降情况与承台裂缝进行观测. 1)采用扩大基础或增补桩基等方法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固; 2)封闭裂缝; 3)对悬臂桥墩角处斜向裂缝采用粘贴钢板等方法进行加固 4)对基础沉降情况与盖梁裂缝进行观测。 承台 裂缝 盖梁 裂缝 竖向裂缝多为桩基不均匀下沉所致; 悬臂桥墩角处斜向裂缝由局部应力引起。 桥梁附属设施常见病害原因及处理方法
设施 病害类型 病害原因 技术处理方法
老化变质、开裂 1)橡胶支座橡胶老化性能达不到要求; 2)橡胶支座达到使用寿命。 1)橡胶支座力学性能达不到要求; 2)车辆荷载所致。 施工工艺控制不严。 1)钢垫板未做防锈处理。 2)未涂抹硅油或未及时更换硅油; 3)施工工艺欠佳。 钢垫板未做防锈处理。 橡胶老化; 结构水平位移导致。 车辆荷载冲击作用所致. 剪切超限 支座 局部或全部脱空 活动支座滑动面不平整,生锈咬死 钢垫板锈蚀 伸缩缝内杂物 伸缩缝 橡胶止水条破损 锚固混凝土开裂、破损 钢构件破损、松动 栏杆 护栏 栏杆锈蚀 栏杆破损 栏杆撞坏、缺失 排水系统 照明 泄水孔堵塞 缺失 标志不清晰、污损 标志标线 标志脱落、缺失 松动、损坏 标志不齐全 桥面铺装 (混凝土) 磨光、脱皮、露骨 错台 坑洞 变形(车辙、推移) 桥面铺装 (沥青)
波浪拥包 泛油 坑槽 1)检查、处理原支座垫石得缺陷,使结构完好,顶面高程及平程度符合要求; 2)钢垫板做防锈处理; 3)更换支座。 钢垫板做除锈处理,并涂刷阻锈剂. 采用喷嘴压力大于50kPa得高压喷枪以水或空气清除杂物。 更换橡胶止水条破损。 凿除破损混凝土,重新浇筑。 修复或更换。 对锈蚀得护栏栏杆进行除锈处理,及时粉刷防锈漆。 修复 增设。 清除泄水管中得堵塞物,使泄水管能正常工作。 增设。 修复或增设。 采用适当得方法进行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