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弱电系统集成的实施过程
智能化系统集应实现在一台中央管理计算机上,可以得到所有弱电子系统的运行状况,并将所有关系到智能中心正常运行的重要的报警信息聚集上来,得到统一的监控。并可以定期地输出对运行状况的报告,为智能中心的经济运行提供可靠、完整的依据。
实工准备工作包括技术、材料、设备等几方面问题。 一、技术准备
1、明确系统实施的类型,了解有几个子系统需要集成: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和功能需求,完成智能化集成系统的网络规划和配置方案、集成系统功能和系统性能文件及系统联动功能需求表,并经会审批准;
了解各子系统是否需要集成,是否能向外提供通讯接口。包括但不限于:楼宇自控系统、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无线巡查系统、一卡通系统等。明确每个子系统的网络环境〔各子系统通过何种网络方式与系统总效劳器相连〕,能向外提供何种通讯接口;
了解每个子系统大致需要监控的设备及工艺参数、各子系统所提供的监控点数,掌握大致的监控点数,了解联动需求。 2、智能化集成系统功能:
? 应能集成子系统数据的采集、转换、存储、条件判断、数值运算、图
形化实时显示、综合查询等;
? 当集成子系统可以进行控制时,应实现对集成子系统手动控制及自动
的运行优化控制、定时控制和节能控制;
? 应能多个集成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控制、权限管理和应急预案管理; ? 应能集成子系统和集成系统的运行故障及报警提示和处理;
供学习参考
? 应实现各集成子系统的信息数据共享;
? 智能化集成系统不得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控制,并不得影响火灾
自动报警系统的独立运行;
? 宜具有建筑物能耗统计、分析、报告功能,并可通过国际标准标准接
口向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提供能耗统计数据功能。
3、集成子系统的通信接口和通信协议应满足集成功能和性能要求,物理接口宜采用以太网和国际标准标准接口;
为配合弱电各子系统的集成,系统集成商必须责成子系统集成商,在合同约定时间内,提供相应的接口通讯方式和通讯协议文本。
如果通讯协议不完整或不能据此实现通讯,接口开发人员不承担相应责任。
4、需要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控制的子系统,应提供符合数据访问标准的工业标准效劳器通信接口,以及子系统工业标准效劳器参数说明和效劳器软件的测试版等资料;
5、需要进行历史运行记录采集的子系统,应提供符合标准的多用户数据库访问接口,以及子系统数据库访问接口说明和数据库样例〔含测试数据〕;
6、需要进行视频图像采集和监控的子系统:
? 模拟视频矩阵应提供不少于一路模拟复合视频信号端口,该端口应能
通过切换依次输出所有视频图像;
? 模拟视频矩阵应提供通信端口及其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控制命令应包
括输入/输出切换、镜头控制、云台控制、预置位控制等;
? 数字视频系统应提供控件形式的软件开发包,应包括显示实时视频、
录像回放、录像检索、输入/输出切换、镜头控制、云台控制、预置位控制、拍照、录像等功能;
? 数字视频系统的设备和软件应具有多用户同时访问功能。 7、集成子系统的通信协议:
供学习参考
? 通信协议应包含对数据格式、同步方式、传送速度、传送步骤、检纠
错方式、身份验证方式、控制字符定义、功能等内容的说明,并应包含样例;
? 串口通信协议应包含对连接方式、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
等参数的说明;
? 以太网通信协议应包含对传输层协议、工作方式、端口号等参数的说
明。
8、通信接口应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
9、集成系统涉及到两个以上子系统的连接时,应防止系统之间的互相干扰。 二、材料与设备准备
1、设备和软件必须按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进行产品质量检查,应符合进场验收要求;
2、集成子系统提供的技术文件应符合以下规定:
? 应包括系统图、网络拓扑图、原理图、平面图、设备参数表、组态监
控界面文件及编辑软件;
? 应为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文件内容应与工程现场安装的设备和软件
一致;
? 文件内容与通信接口的设备参数标识应一致。 3、集成子系统的产品资料应包含以下内容:
? 系统结构说明、使用手册、安装配置手册; ? 供测试用的集成子系统效劳器、工作站软件;
? 集成子系统通信接口的使用手册、安装配置手册、开发参考手册、接
线说明。
集成子系统具备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 50339有关规定的验收条件。
供学习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