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7:08: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微计算机技术》课程教学一体化方案

第一部分教学实施要求

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微计算机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以当今主流微处理器80X86为结合点, 分析它的结构特点、操作原理、指令系统以及汇编语言设计的基本方法。然后讲解80X86主要外围支援芯片的功能、结构、编程方法以及基本外部设备的接口技术。在此基础上, 对键盘、LED数码显示器、AD与DA转换器等基本外部设备的原理与接口技术进行讨论。此外对微计算机系统总线、其它微处理器结构也给以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 要求学生掌握80X86及主要支援芯片的功能、结构、编程方法以及基本外部设备的接口技术,具备对微机系统的设计、维护与软硬件开发能力。

二. 先修课要求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

三. 课程的教学要求

使学生掌握8086微处理器的结构、操作原理、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能够对8086主要外围支援芯片进行编程,掌握基本外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接口技术。

四. 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整个教学过程由面授(教师导学)、实验、小组学习、自学(包括:远程教育、自主学习)等环节组成。

五.教学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和学分 1.学时:36课时 2.学分: 学分 (二)教材 1.文字教材

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用书,是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本课程的主文字教材是《微计算机技术》马群生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直播课堂

重庆电大已录制有直播课堂。就各章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使学员能够对整个课程体系有一个较好的把握。

3. 配套学习光盘

为了便于学员复习,重庆电大录制了与教材配套的学习光盘,供学员自学时使用。

(三)教学环节

1.面授(导学)

《微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

的基础上,熟练掌握8086微处理器的结构、操作原理、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要达到这一教学要求,除学生自学外,面授辅导课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辅导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配合文字教材、录像课,对学生进行辅导,负责教学答疑并按统一教学要求布置并批改作业。

2.自学

自学是开放教育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在自学状态下,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认真阅读文字教材,充分利用电大所提供的各种媒体,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学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定期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适当增加自主学习课时,积极组织学生收看录像课和直播课堂,参加网上答疑活动。

3.网上辅导

重庆电大利用计算机网页发布网上教学辅导,内容包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课程学习重难点指导、期末复习要求、知识问答、学习辅导、方法指导及往届试卷等。网上内容依据实际需求及时更新。同时推出网上集中答疑和不定期答疑、电子邮件答疑及电话答疑等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4.直播课堂

为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本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重庆电大配合教学进度,对该课程进行直播。各分校工作站课程指导教师应组织学生收看。

5.作业

本学期学生必须完成4次大作业。除此以外,各分校也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数次作业。 四次大作业进度安排:

第一次作业:第一章-第二章 第二次作业:第三章

第三次作业:第四章-第五章 第四次作业:第六章-第九章

学生必须按要求完成全部作业。辅导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并有针对性地写个性化评语,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作业成绩,使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巩固学习内容,掌握所学知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

6.社会调查

根据的教学要求,本课程安排有社会调查,学员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选题。各试点分校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实施。

学员必须完成全部作业、社会调查及参加小组活动。形成性考核成绩及格方能参加期末考试。

7.期末考试

考试是对教与学的全面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本课程考试由中央电大命题。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

考试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难度适中,题量适度,对未作具体教学要求的内容不作考试要求。具体的考试要求及题型以中央电大下发的本课程考核要求为准。

六. 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1. 熟练掌握: 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 并能够用其分析、初步

设计和解答与应用相关的问题, 能够举一反三。

2. 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 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3. 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所学内容。

第二部分 教学一体化总体设计方案

一. 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课内学时28, 实验学时8 教 学 内 容 课内学时 实验学时 一.绪论 2 二.微处理器结构及微计算机组成 2 三.8086指令系统及寻址方式 4 四.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4 4 五.输入输出系统 4 六.常用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 4 2 七.常用的简单外部设备与接口技术 4 2 八.微计算机总线 2 九.先进的微处理器介绍 2

二. 多种媒体教材

教材: 《微计算机技术》 马群生等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 戴梅萼 等编著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论 (2教学内容:

1. 微计算机的特点, 学习方法

2. 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计算机系统 3. 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概况 教学要求:

掌握: 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计算机系统这三个名词术语的内涵。 了解: 微处理器及微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历程。

第二章 微处理器的结构及微计算机的组成 (2教学内容:

1. 8086微处理器系列概况 2. 8086微处理器的逻辑框图 3. 8086/8088微处理器引线说明

4. 8086/8088总线操作、总线请求及中断请求 5. 8086最大、最小方式的基本组成 6. 8086存储器访问特性

7. 80386微处理器结构及特点。

学时)

学时)

教学要求:

掌握: 8086片内结构, 各功能部件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引线的功能总线操作的时序、最小方式的系统组成。存储器访问特点及中断结构。 了解: 80386微处理器结构及特点。

第三章 8086指令系统及寻址方式 (4学时)

教学内容:

1. 指令系统与寻址方式 2. 汇编语言程序格式 教学要求:

掌握: 8086基本指令的格式、功能及应用方法。 了解: 汇编语言的基本格式。

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4学时)

教学内容:

1.循环与分支程序结构 2.子程序结构 3.I/O程序设计

4.BIOS/DOS基本调用 教学要求:

掌握: 带有循环、分支、子程序、I/O指令的程序设计方法。 了解: 汇编语言的基本格式。

第五章 输入输出系统 (4学时)

教学内容:

1. 中断系统的基本概念

2. 典型中断控制器 (8259A)的基本结构与编程方法 3. 总线请求的基本概念、DMA的系统组成以及工作过程 4. DMA控制器 (8237A)的结构与基本编程 教学要求:

掌握: 中断与DMA两种控制方法的基本概念。8259A与8237A的初始化编程方法。 了解: 中断与DMA操作过程中的控制方法。

第六章 常用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 (4学时)

教学内容:

1. 定时器8254的结构与编程

2. 并行外围接口8255A的结构与编程 3. 串行通信接口8251A的结构与编程 教学要求:

掌握: 以上各外围芯片的功能, 初始化编程方法及运行中的控制方法。 了解: 以上各外围芯片的应用技术。

第七章 常用简单外部设备与接口技术 (4学时)

教学内容:

1. 小型键盘的结构、接口与识别按键的软件方法 2. 多位七段LED数码显示器的电路结构及接口技术 3. 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4. 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要求:

掌握: 扫描法识别按键的原理。多位七段LED数码显示器的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D/A、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软件实现逐次逼近A/D转换原理。

了解: 小型键盘扫描程序。软件方法实现逐次逼近A/D转换的程序。

第八章 微计算机总线 (2学时)

教学内容:

1. 微机总线的概念 2. 微机系统总线的层次

3. ISA总线与PCI总线的结构、特点 4. IDE、SCSI、USB外设总线介绍 教学要求:

掌握: 总线的概念、总线的层次。

了解: ISA与PCI总线的结构及特点。外设总线的特点。

第九章 先进的微处理器介绍 (2学时)

教学内容:

1. Pentium (奔腾)系列微处理器的结构 2. PowerPC 系列微处理器的结构 教学要求:

掌握: 超标量结构特点, 分支预测的概念 了解: RISC体系结构的特点。

【实验内容】

一、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4学时) 1. 实验目的: 掌握基本指令的编程方法

2. 实验内容: 两个多位十进制数相加、两个数相乘、BCD码相乘、字符匹配等。 3. 实验设备: IBM PC或兼容机。

二、 芯片及硬件实验 (4学时) 1).定时器8253与中断控制器8258A实验

1. 实验目的: 掌握8253与8259A的编程方法、波形产生、中断处理程序设计。 2. 实验内容: 8253不同模式下的波形产生、8253作为中断源的中断处理过程。 3. 实验设备: IBM PC或兼容机, TCP-1实验系统。 2).并行接口8255A实验 1. 实验目的: 掌握8255A的使用方法。

2. 实验内容: 用8255A作为交通信号灯控制接口, 模拟交通信号灯的工作。 3. 实验设备: IBM PC或兼容机, TPC-1实验系统。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tguz6pbce8mpoj7ocb09o8y29wtcx00z2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