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中考·分项详解『三年中考·分项详解』『2018-2020·真题试炼』真题汇编·备战中考三年中考·分项详解考点13 内能一.选择题1.(2020?鄂州)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C.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大D.“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2020?仙桃)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B.温度越低,分子的热运动越缓慢,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分子的热运动会停止C.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D.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3.(2020?宜昌)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清晨湖面上雾气腾腾C.汽车驶过后尘土飞扬B.百花绽放时花香四溢D.寒冬腊月里大雪纷飞4.(2020?宜昌)下列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双手互搓手掌变热C.用热水洗手时手掌变热B.烤火时手掌变热D.抱热水袋手掌变热5.(2020?荆门)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变化小B.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C.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6.(2019?恩施州)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寒冷的冬天,人们搓手后感到暖和B.晚上睡觉用热水袋取暖C.在鲜榨的果汁里放些冰块,喝果汁时感觉凉爽D.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真题汇编·备战中考三年中考·分项详解7.(2019?十堰)小红帮妈妈做饭时,发现厨房里涉及许多物理知识,部分归纳如下。其中不合理的是( )A.煎翘嘴鲌鱼时闻到鱼的香味,是扩散现象B.把鸡蛋往案板上一磕,蛋壳就破了,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西红柿炒鸡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鸡蛋和西红柿内能增加的D.炒锅一般用铁制造,是利用铁善于传热8.(2019?咸宁)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A.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C.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9.(2019?黄石)如图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缓慢打气,突然塞子跳起来,同时瓶内出现了“白雾”,关于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白雾是水蒸气C.瓶内气体内能增加B.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10.(2019?鄂州)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B.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11.(2019?宜昌)下列现象中与分子运动无关的是( )A.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B.拆除老旧建筑物时,灰尘飞舞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真题汇编·备战中考三年中考·分项详解12.(2019?咸宁)如图所示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 发烧时B. 钻木时C.天晴时D. 煮茶时13.(2018?随州)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B.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14.(2018?宜昌)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B.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C.冬天人们在室外晒太阳感觉暖和D.医生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15.(2018?孝感)对以下各种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B.寒冬,草木上有白霜﹣﹣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液化C.深秋,清晨河面上冒“白气”﹣﹣是因为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D.往手臂皮肤上涂些花露水,会感觉凉爽﹣﹣是因为花露水蒸发时吸热二.填空题16.(2020?黄冈)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的温度高,最高温度超过2000℃.如果得不到有效冷却,将影响其正常工作。为此,常使用水冷式冷却系统对汽车发动机降温。水冷的原理是通过流动的冷却液(由水、防冻剂、添加剂组成)包裹缸套和缸头,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使发动机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冷却液的特点是比热容 、凝固点低。17.(2020?咸宁)咸宁有竹,海若星星。如图所示,小红和几个同学散步在星星竹海,到处能闻到翠竹的清香,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 ;沿途看到排排翠竹向后移动是以 (选填真题汇编·备战中考三年中考·分项详解“自己”或“大地”)为参照物;春天里,挖上棵春笋,能做一顿美味,炒笋的过程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笋的内能增加。18.(2020?襄阳)今年5月18日复课后,为了保障每位师生的安全,学校每天都要对公共场所喷洒84消毒液来进行消毒杀菌。消毒杀菌过后,同学们都闻得到消毒液的味道,这是 象;在治疗高烧病人时,可以采用敷冰袋的方式来退烧,这实际上就是采用 变物体内能。19.(2019?咸宁)水是生命之源,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自用水作为工作物质,是利用水的 大的特点;夏天在地上洒水可以降低温度是利用水 (填 后形成 现 的方法来改物态变化)吸热的特点;向空气中喷洒水雾,可制造彩虹,彩虹是太阳光经水珠 的。20.(2019?孝感)如图,是“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图中相同的烧杯所装水和食用油的体积 (选填“相同”或“不同”),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观察和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实验结果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不同,我们引入一个物理量 来反映物质的这种吸热能力。在电加热过程中,电能转化为 。21.(2019?襄阳)襄阳的清晨,大街小巷都飘散着浓郁的牛肉面香味,这属于 现象;在寒冷的冬季,人们通常采用搓手的方法来暖手,这是通过 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22.(2019?黄冈)非物质文化遗产﹣﹣画“糖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其作画过程是:艺人先将红(白)糖放在热锅里,由于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糖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而熔化。然后用小勺子将糖汁淋在玻璃上或刻画有戏曲人物、小动物等的造型模板上,待糖汁 真题汇编·备战中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