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三)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社会保险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还具有的特征有社会性、互济性和( )。
A 规范性 B 保障性 C 补偿性 D 抗风险性
答案:C
2.
劳动关系法、劳动标准法、劳动保障法和劳动监督检查法构成( )。
A 劳动合同法 B 劳动权利法 C 劳动法体系 D 劳动保障体系
答案:C
3.
劳动法律事实包括劳动法律行为和( )。
A 劳动法律事件 B 劳动法律关系 C 劳动法律效力 D 劳动法律后果
答案:A
4.
( )在于保障劳动者的物质帮助权,其功能是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和生育等情况下能够获得帮助和补偿。
A 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B 劳动标准制度 C 职业培训制度 D 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答案:D
5.
( )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A 劳动法的体系 B 劳动法的渊源 C 劳动法的原则 D 劳动法的内容
答案:A
6.
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 ),雇主和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
A 劳动关系 B 法律关系 C 劳动合同 D 双务关系
答案:D
7.
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进行制止、纠正和追究违法行为人法律责任采用( )。
A 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B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C 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D 劳动法的制约制度
答案:C
8.
正常情况下,每月依照法定程序延长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 )。
A 34/小时 B 36/小时 C 38/小时 D 40/小时
答案:B
9.
( )是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A 劳动合同关系 B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 劳动法律渊源 D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答案:A
10.
( )不具有法律效力。
A 立法解释 B 任意解释 C 司法解释 D 行政解释
答案:B
11.
( )即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A 劳动合同关系 B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 劳动法律渊源
答案:A
12.
劳动法律关系是以劳动关系和( )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A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B 劳动合同关系 C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 劳动法律规范
答案:D
13.
( )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的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A 劳动法律行为 B 劳动法律渊源 C 劳动法律体系 D 劳动法律事件
答案:D
14.
将①宪法、②劳动法律、③行政法规按照法律效力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③② B ③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①③
答案:C
15.
( )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
A 劳动合同 B 雇用规则 C 司法解释 D 集体合同
答案:D
16.
适合于调整劳务关系的法律是( )。
A 刑法 B 民法 C 劳动法 D 各地行政规章
答案:C
17.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 )。
A 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B 宪法 C 劳动法律 D 劳动规章
答案:D
18.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 )。
A 基本规范 B 指导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