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学年 人教版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作业 Word版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12:00: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自主梳理夯实基础】——课前填写落实温故知新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 调整

(1) 产业比重下降, 产业比重上升。

(2) 产业比重下降, 、 产业比重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3.良好的区位条件:毗邻 ,靠近东南亚,有利于接受港澳产业的 ,参与 。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答案】产业结构 第二 第三

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 技术 知识密集型 港澳 扩散 扩散

【注意提示】图示法记忆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工业化进程呈现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0年)

主导产业: 型产业

优点:一些工厂迅速成为 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缺点:吸引的外资额及 的增长相对较慢 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

主导产业: 产业

面临问题: 优势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需进行产业升级 2.城市化

(1)现状:我国城市分布最为 的地区之一。 (2)表现

城镇 猛增,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城市 迅速扩大

【答案】劳动密集 国内 工业增加值 高新技术 政策 密集 数量 规模 【注意提示】 1.城市群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或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它具有一下四个特征:①高密度的聚落;②一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枢纽;③拥有发达的网络结构;④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 2.工业化

工业化是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展并达到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以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的转变,它使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现代化工业国。 三、问题与对策 1.问题产生的原因

(1)受地区 和 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2)缺乏合理的 。 2.问题表现

(1) 面临困境。 (2) 相对落后。 (3) 问题日趋严重。 3.对策

(1) 调整:发展重工业和 ,推动产业升级。 (2)构建 城市群。 (3)加强 。

【答案】产业基础 市场腹地 规划与管理 产业升级 城市建设 生态环境

产业结构 机械制造业 大珠江三角洲 规划与管理

【拓展发散思维练习】——问题思考发散学生思维

1.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2.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 3.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4.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一般会出现哪些问题? 5. 不同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何不同? 6.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大产业所占比重有何变化? 7.城市化水平越高,是不是工业化水平就越高?

8.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自然环境优越(地势低缓,气候条件好,河网密布,交通便利,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劳动力

优势和侨乡优势;文化、教育科技发达;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2.(1)矿产资源和能源缺乏;(2)位于我国南部沿海,经济腹地较小,辐射的国内市场范围有限。 3.城市化和工业化密切相关,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城市有较高的收入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对农业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

(2)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科技、文化、交通,以及各项经济活动向城镇集聚,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4.环境问题,城市发展空间不足问题,水资源供给问题,就业问题等。

5.因为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产生的问题也各不相同。 6.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渐上升。 7.不一定。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即工业化水平还不算高,但城市化水平已经偏高了,如南美洲许多国家。另外还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城市化水平明显落后于相应的工业化水平。

8.①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②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③(受南岭影响)国内市场腹地狭小。

【典题探究变式练习】——课堂讲解针对提高训练

(2019·广东省惠州市调研)下图示意2019~2019年中国工业废水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转移路径。据此完成1~3题。

注:我国大陆几何中心位于103°50°E,36°N。 1.据图可知,2019~2019年我国( ) A.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B.南方废水污染情况比北方严重 C.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于中西部 D.鄂州市废水污染情况最严重

2.导致2019~2019年我国经济重心移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C.市场需求

B.技术水平 D.人口迁移

3.工业废水重心2019年后主要向北移动,原因可能是( ) A.北方地区水资源利用率提高 B.南方地区水资源消耗量减少 C.南方地区大力治理工业废水 D.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增加 【答案】1.B 2.A 3.C

可能是南方地区大力治理工业废水,废水排放量减少,C对。北方地区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南方地区水资源消耗量减少,不能表示废水排放减少,A、B错。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增加,不是废水重心北移的原

因,D错。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读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4~5题。

注:(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指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

重,城镇常住人口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指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上述图文材料表明( )

A.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快速融入了城市社会

B.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享受了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 C.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D.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减轻,有利于社会稳定 5.下列措施与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不相符合的是( ) A.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B.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 C.大幅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 D.各城市大力发展地铁,有效保护城市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 【答案】4.C 5.D

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聚集效应的关系。读图,回答第6题。

6.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聚集效应增强 B.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聚集效应

C.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 D.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城市聚集效应减弱 【答案】D

【解析】注意纵坐标中临界点以下与以上的含义,从图中可看出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后,城市聚集效应减弱。

(2019·河北衡水中学月考)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是指某个地区在某个时期的人口增长率与同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反映该地区经济每增1%所带来的人口规模变化幅度,常用于衡量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程

度(人口相应增长0.10%为协调)。左图为京津冀地区2019~2019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变化图,右图为京津冀地区各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图。读图完成7~8题。 7.有关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和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19~2019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不断上升,京津冀地区人口不断增加 B.2019~2019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波动上升,带来京津冀地区人口随之波动 C.2019~2019年经济增长带来大量人口的增长,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D.2019~2019年和2019~2019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有明显的下降,人口明显减少 8.为推动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均衡发展( ) A.北京应遏制人口过度增长,引导人口向天津转移 B.促进地区产业错位发展,引导人口多中心分布 C.唐山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度高,无需产业升级 D.石家庄经济和人口增速都较低,应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 【答案】7.C 8.B

(2019·江西赣州模拟)全要素生产率(TFP)是用来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它有三个一是效率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在计算上它是指总产出除去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后的“余值”,下图为1980~2019中国资本、劳动、TFP贡献率统计图,据图完成9~11题。

1980~2019中国资本、劳动、TFP贡献率

9.1980~2019年间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拉力是( ) A.资本投入 C.TFP

10.图中甲处特征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大量廉价劳动力进城 B.国际品牌代工厂涌入 C.国家大力发展轻工业 D.国有骨干企业破碎化

11.促进中国未来经济效益高速增长主要依靠( ) A.调整消费结构,扩大内需 B.改造升级传统大型企业 C.优化煤电油气供需关系 D.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

B.劳动力 D.国家政策

学年 人教版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upe93fdff9vfqx3d4pq7px008twst015d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