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1-2)A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共15题;共30分)
1. (2分)“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以下做法与“五水共治”的内容不符的是( )
A . 推广使用节水器具 B . 实现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 C . 提高废水的重复利用率 D . 用工业或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2. (2分)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做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 . 沸点 B . 熔点 C . 温度 D . 凝固点
3.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B . 泥浆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C . 汽水中,二氧化碳是溶质 D . 高温下的铁水中,铁是溶质
4. (2分)把一个小球轻轻放入未盛满水的杯子里,溢出了100N的水,则小球受到的浮力( ) A . 一定等于100N B . 一定大于100N
第 1 页 共 18 页
C . 小于或等于100N D . 大于或等于100N
5. (2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 ) A . 天气变化 B . 气候变化 C . 温度变化 D . 季节变化
6. (2分)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经过第①步操作,海水中的成分基本不变 B . 蒸发池中,氯化钠溶液逐渐变浓
C . 经过第③步的操作,进入结晶池后,继续蒸发水,有④发生 D . 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7. (2分)下列关于地球大气层中平流层、对流层、中间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 . 自近地面向上,依次为对流层--中间层--平流层
B . 气温随高度增加发生的变化,依次表现为递减--递增--再递增 C . 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自下而上依次为对流运动--水平运动--对流运动 D . 天气变化状况,自下而上依次表现为显著--不显著--显著 8. (2分)下列做法能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A . 将氯化铵的饱和溶液降温 B . 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
第 2 页 共 18 页
)
C . 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 D . 在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少量蔗糖 9. (2分)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 氧元素 B . 氧原子 C . 氧离子 D . 氧分子
10. (2分)同一木块C恰能停留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液体中,图甲中重物A挂在C下面,图乙中重物B放在C上面.A、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则甲、乙两种液体密度大的是( )
A . 乙 B . 甲 C . 密度相等 D . 不能确定
11. (2分)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过滤
B . 天平称量质量
第 3 页 共 18 页
C . 读取液体体积
D . 加入块状固体
12. (2分)一只装有两块石块的碗漂浮在某未装满水的容器中,现在将其中一块石块取出投入水中, 则容器的水面将( )
A . 上升 B . 下降 C . 不变 D . 无法判断
13. (2分)医院给病人输液时,应使药液均匀地滴下,再注入血管,为使整个输液过程药液都保持匀速下滴,如图所示的各装置中应采用的装置为( )
A .
B .
第 4 页 共 18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