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专练(人教版专用):(七)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基础演练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主要分配方式。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A.张师傅在国有企业上班获得的工资收入 B.小王开个体饭馆获得的收入 C.小张任外资企业顾问获得的收入 D.小李出租房屋获得的收入
2.2012年9月25日发布的《2011中国薪酬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使得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升反降。引发这一现象的可能因素是( )
①劳动者失业率的增加 ②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行 ③企业“用工荒”的发生 ④我国居民投资市场不完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从2012年起,农民人均纯收入2 300元成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有利于( )
A.体现按劳分配,提高经济效率 B.协调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 C.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D.消除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4.解决漫画《差距》中的现象,必须( )
①统筹城乡发展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③建立公平市场环境,限制垄断行业发展 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做大”社会财富蛋糕,也要通过合理的
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这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 )
A.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B.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C.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D.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能力提升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承包土地种植水稻获得的收入 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分配收入 ④孙某在国有企业的工资和奖金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下表是李某一家的月收入来源情况。
来源 收入 李某 国有企业职工工资 2 500元 儿子 合伙经营一家食品加工厂 20 000元 女儿 外企 保姆 上班 6 500元 3 500元 妻子 李某一家当月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是( ) A.32 500元 B.10 000元 C.26 500元 D.30 000元
8.某科技企业除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说明( )
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②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④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9.2012年,山东将积极进取,量力而行,巩固完善已出台的民生政策,继续兴办一批
惠民工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更有尊严。为此,应该( )
A.发挥政府在扩大就业中的基础性作用 B.大力发展经济,完善分配制度 C.实现降低房价的宏观调控目标 D.反对平均主义,鼓励创业致富
10.初次分配不公影响突显,收入分配改革迫在眉睫。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4.1%,两位数的增长看似令人欣喜,但在国民经济收入中仍然垫底。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比重的是( )
①建立正常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 ②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 ③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④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下图中的边际效率曲线表明( )
A.收入差距越大,经济效率越高
B.经济发展效率越高,社会收入差距越大 C.收入差距越大,激发效率成本越高 D.伴随激励成本的增加,经济发展效率越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收入差距现状
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基尼系数为0.275,而2010年已达到0.438。蓝皮书援引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信息?如何防止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
材料二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中国改革的重要策略与突破口。邓小平这一观点教会了更多的中国人去追求富裕,但却忘记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邓小平同志还一再明确提出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先富则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重温南方谈话,正确处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才不会偏离社会主义改革方向。
(2)联系材料二,请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先富”和“共富”的理解。 选做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4月1日起,上海市第18次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2006年至2011年上海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如下图。
材料二 国务院于2012年2月8日印发了《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 (2011-2015年)的通知》,这是首部由国务院批转的促进就业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合理较快增长,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受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公平性、社会生产目的等因素的影响。请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它们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