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用NaOH溶液鉴别硫酸铝和硫酸镁两种无色溶液 C.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两种无色气体 D.用焰色反应鉴别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两种无色溶液 20.要想证明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入铁粉 B.滴加KSCN溶液 C.通入氯气 D.加入铜片 21.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A B C D A.A 应物是( )
A.FeCl3 B.FeCl2 C.S D.HCl
23.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Na2CO3稳定性大于NaHCO3
B.相同条件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
D.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
C.相同条件下,盐酸分别滴入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后者先产生气泡 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前者产生沉淀,后者无现象 24.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百炼成钢 B.碘的升华 C.氨气液化 D.滴水成冰
25.已知:Cu2O+2H=Cu+Cu+H2O;3Cu+8 HNO3(稀)=3 Cu(NO3)2+2NO↑+4H2O,为检验某金属铜粉末样品中是否含Cu2O,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A.将足量CO通过灼热样品,冷却后称量,若固体质量减小,则含有Cu2O
B.将干燥的H2通过灼热样品,再通过无水硫酸铜,若无水硫酸铜变蓝,则含有Cu2O C.取少量样品,加入稀硝酸,充分振荡后若观察到溶液显蓝色,则含有Cu2O D.少量样品,加入稀硫酸,充分振荡后若观察到溶液呈蓝色,则含有Cu2O 二、填空题
26.化学计量、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等在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回答下列问题: (1)0.3molNH3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与_________个H2O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含0.3 mol 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4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12.4 g Na2R含Na+0.4 mol,则R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有以下物质:①硅石 ②Al2O3 ③稀硫酸 ④NaOH溶液 ⑤Al2(SO4)3 ⑥FeCl3,写出①与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①中含少量杂质②可选择____进行除杂(填序号),将④逐滴加入⑤溶液中直到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可以用来腐刻铜箔制造电路板,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的化学方程式为:KClO3+6HCl(浓)=KCl+3Cl2↑+3H2O。浓盐酸在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填写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反应中,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0.1mol,则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三、推断题
27.A、B、C、D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
+
2+
3+
实验结论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 D.D 2-2+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 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 B.B C.C 22.在某体系内有反应物和生成物5种物质:H2S、S、FeCl3、FeCl2、HCl。已知H2S为反应物,则另一反
条件及其他物质已经略去): A
B
C
D
(1)若A为H2S,D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B为刺激性气味气体,写出B→C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若A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的稀溶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A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实验室制备气体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A→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若A为活泼金属元素的单质,D为强碱,焰色反应显黄色,则B是(填化学式)_____,C可作为呼吸面具的填充剂,C与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四、综合题
28.为探索工业中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废料的再利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回收方案: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滤渣B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合金废料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从滤液D中得到绿矾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4)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漏斗 坩埚 烧杯 玻璃棒 B. C. D.试剂Y应该是一种_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它不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5)A.H2O2 B.H2 C.O2 D.Fe 五、实验题
29.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在装置A和装置B中都用到玻璃棒,装置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装置C中冷凝水从____通入。
(2)装量C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D中的分液漏斗在使用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蒿素是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是一种高效的抗疟疾药,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乙醇、乙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
已知:乙醚沸点为35℃。提取青蒿素的主要工艺为:
若要在实验室模拟上述工艺,操作Ⅰ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
A.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B.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
30.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Fe与硫酸的反应并验证其产物的性质
已知:浓H2SO4的沸点为338.2℃。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加热实验Ⅱ中的试管A使温度保持在250℃~300℃,要观察到A中产生大量气体,此时B中的现象为________;通过C中出现的现象证明该气体具有________性;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装置E的作用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3)实验Ⅱ结束后,冷却试管A中的溶液至室温,检验其中既有Fe3+又有Fe2+,F处始终未检测到可燃性气体。
①产生Fe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若要检验Fe2+,下列试剂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KSCN溶液 b. 酸性KMnO4溶液 c. KSCN溶液、氯水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19 D 2 B 20 B 3 B 21 A 4 A 22 A 5 C 23 D 6 A 24 A 7 B 25 C 8 D 9 D 10 A 11 B 12 D 13 D 14 B 15 A 16 A 17 C 18 A 2+
二、填空题 26.4NA 0.45mol 16g/mol SiO2+2OH-=SiO32-+H2O ③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2Fe3+ + Cu = Cu2+ + 2 Fe2+ ② 0.25 三、推断题
27.2SO2+O24NH3+5O2四、综合题
2SO3 NH3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4NO+6H2O, Na2O 2Na2O2+2H2O=4Na++4OH﹣+O2↑
28.过滤 Fe、Cu 2Al + 2NaOH +2H2O 五、实验题
2NaAlO2 +3H2 ↑ CO2 + AlO2-+ 2H2O HCO3- +
Al(OH)3↓ 蒸发浓缩 B 氧化剂 BD
29.引流 下口 蒸馏烧瓶 检漏 打开分液漏斗上方玻璃活塞 A 蒸馏 A 30.Fe+2H+=Fe2++H2↑ 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还原 SO2+2H2S==3S↓ +2H2O SO2+2OH=SO32-+H2O Fe+2Fe3+=3Fe2+ 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