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方法
作者:陈薇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4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027-02 《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教育的目的绝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音乐家,教育的目的是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走近音乐,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和终身热爱并学习音乐的愿望。”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大力推行,高中音乐教学迎来了新的教学机遇和挑战。对此,高中音乐教师需紧跟课程新改革的时代形势,合理转变以往的音乐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实施新教学方法,进而真正符合新改革课程下的音乐教学的要求指标。立足当前音乐教学实践,深入研究高中音乐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的教学方法。笔者多结合年的高中音乐教学实践,浅谈对新课标下的高中音乐教学的一些体会。
目前,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高中音乐教学方法的转变,要求运用多种途径进行音乐教学,有效引导学生贴近音乐,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多方面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内心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鉴赏音乐艺术之美,逐步养成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并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针对此情况,基于新改革课程背景下,本文通过深入研究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应用的实际情况,合理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一、立足实际,加强高中生音乐体验的重视力度
开展音乐教学时,重视学生内心世界丰富的情感体验,也即新改革音乐课程的关键点,并将体验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程中,脱离了过程,体验也即毫无意义可言,特别是体验音乐内在蕴藏的情感。音乐是集合音响时间、情感为一体的一门艺术,音乐艺术,换句话讲,时间流动的音响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时间流动的缺失,也即无法释放音乐情感。
基于音乐多种形式活动组织与开展的基础上,高中学生通过一定的聆听、鉴赏以及表现、律动、创造等实际体验,碰触音乐旋律,培养音乐情感的感悟能力,领会音乐所蕴含的艺术之美的学音乐习过程,也即体验音乐情感的全过程。对此,在流动的音响内,学生在教师积极引导下,直面音乐,触碰音乐作品释放的情感,彼此交流情感,音乐作品的情感因素在全身心感受、吸收下得到全部的升华释放,达成音乐与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共鸣。同时,新改革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并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重视的方面有:多聆听、深领会、多积累、多创新。 二、提供优越的情境教学条件
相关推荐: